35.與老師的談話(2 / 2)

隻要對方不是精神病,他都能準確識彆出謊言。

“我們當年的測試結果或許不絕對。”

“在監獄進行犯罪心理側寫的時候,我接觸到一個職業騙子,他或許能顛覆結果。”

兩個問題問完,孟孔把它們串聯到了一起。

“顛覆結果?”

雖然這件事可能與裴珠泫帶來的問題無關,但既然跟能力有關,王承言還是有些好奇。

“一直以來有一種說法,高超的騙術必須先騙己,隻有騙到自己才能完美騙到彆人。”

“而這個人可以說是把騙己做到了極致。”

“他以航空飛行員身份享受過車船航空的全球定航旅行,以FBI身份參加過探案。”

“他虛構出過一個莫須有的國家,描繪了島上的地理環境以及自然資源,售地盈利。”

“他還應聘過監獄獄警,並且獄警工作乾得十分出色,兩年後即被提拔為副典獄長。”

“他一共有幾十種不同的身份,有幾十種和身份對應的出身故事,而且全是真實的。”

“全是真實的?”

聽到這兒,王承言忍不住打斷。

“對,普通測謊方式、催眠、測謊儀都測不出他哪句話是假話,他所說的句句為真。”

“另外,他沒有任何精神上的疾病。”

的確很匪夷所思,可這就是孟孔眼睜睜看到的。

“他是怎麼做到的?”

畢竟不在現場,更沒有和對方接觸過,王承言也拿不準自己的能力會不會對他有效。

但他仍想聽聽原理,或許把原理反推可以刺激到能力?

“據他所說,他三十五歲才開始行騙,十歲到三十五歲之間,他一直在給自己洗腦。”

“他用二十五年的時間不斷給自己灌輸,這就是他,這些就是他。”

“如果他說的是真話,那麼潛意識下的堅固認知是不是可以導致你的能力失效?”

解釋著無法確定真實性的結論的同時,孟孔直接幫忙推出了結論。

“......”

王承言沒立即說話。

“有可能,但應該跟我的情況無關。”

安靜了差不多五分鐘,他開口否定道。

先不說在潛意識裡將虛假認知為真實這一點,其實當年的測試有或多或少涉及到。

光是這幾年當“謊言獵人”為彆人測謊,他就有碰到一些做到了騙己這步的高級騙子。

可那些人依舊被他測出來了。

裴珠泫隻是一名愛豆,她不可能比高級騙子還會騙人,再說了,她沒有騙自己的理由。

“你碰到的是什麼問題?”

聽到他這麼說,孟孔感覺還是要結合實際情況。

“一件事情做與沒做,性格好與不好。”

王承言簡單地說出兩個問題,等待老師繼續詢問或給出建議。

“一件事情做與沒做或許不好判斷,不過性格好與不好倒是不難探索出一個真相。”

“我的建議是,你自己摸索出一個答案,然後去尋找出現問題的原因。”

孟孔給的是建議,和李擇明幾乎一樣的建議。

“我正在做。”

不知怎麼的,許是正在聊的事情和裴珠泫有關,王承言眼前忽閃了她的臉。

“是女生?”

而孟孔仿佛有觀察到什麼,合上本子,好奇地問道。

“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