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早就知道在魯肅麵前展現才能會引來麻煩,卻沒有想到那個周都督是真的夠狠,一點情麵都不留。
三天造十萬支箭,根本不可能。
三天想辦法搞回十萬支箭,這個事兒倒是有辦法,但得看老天配不配合。
雖然說諸葛亮久居荊襄,熟悉長江氣候,但.有些時候老天也是會耍脾氣的。
早知道就不該裝逼說什麼三日,要是十日,弄回這十萬支箭就穩了。
可現在話也說了,軍令狀也簽了算了,等魯肅來了,再做打算吧。
沒一會兒的功夫,魯肅就來了,順帶還把張溪從軍營中帶來回來。
本來張溪是在軍中,幫著周瑜查看軍中士卒訓練的情況的。
雖然給了練兵之法,但周瑜還是生怕軍士練的不到位,所以請張溪幫忙看看。
而張溪也不想跟諸葛亮似的天天宅在船上,所以就答應了周瑜,有空去軍寨中溜達溜達結果就被魯肅給拉回來了。
一路上張溪已經聽魯肅說了,說周瑜要令諸葛亮督造十萬支箭.張溪一聽就明白是怎麼回事,草船借箭唄。
這又是一個羅貫中融合了孫權樓船查敵營和張巡草人借箭兩個典故,編出來硬安在諸葛亮身上的故事,曆史上並不存在。
但現在不是走演義線嘛有好戲看了。
張溪可是一點都不緊張,畢竟知道這事兒的前因後果,更知道諸葛亮最後真的借來了這十餘萬支箭,當然不擔心。
但張溪對這個事兒吧,他還是有點小疑問的,所以想看看,這個時空的諸葛亮到底是怎麼操作的。
因此,魯肅很急,諸葛亮有點急,但張溪是一點都不著急,還有心思樂嗬嗬的看諸葛亮演戲。
但諸葛亮這會兒是真的沒演戲.借箭這事兒他雖然當時在周瑜軍帳中就想到了,但具體能不能成功,他其實把握也不大,得看老天配不配合。
結果張溪居然還在一邊樂嗬嗬的看自己笑話不想搭理他。
魯肅跟諸葛亮聊了一會兒,發現諸葛亮一個勁的埋怨自己嘴不嚴,導致周瑜起了殺心.魯肅也冤枉啊,這種事兒,他怎麼可能不告訴周瑜,難道真的把自己當成劉備的人了?!
但諸葛亮這麼說,魯肅還真不好說什麼,畢竟兩個人交情不錯,也算是朋友,魯肅自己想想這事兒自己乾的也有點不厚道。
所以,一咬牙,魯肅就勸諸葛亮,實在不行就先回夏口吧,反正周瑜也不至於為了這個跟劉備軍翻臉。
魯肅為了維護孫劉聯盟,也是煞費苦心。
但諸葛亮怎麼可能會走,這要是跑回夏口了,那他的名聲也就全毀了。
見魯肅已經有了憐憫之心,諸葛亮也知道差不多了,因此希望魯肅能夠將江夏水軍調撥給他使用.也不用全部的江夏水軍,隻需要一半就夠了。
這種涉及到調兵的事兒,肯定是要上報周瑜同意的,畢竟周瑜是聯軍最高指揮官,盟約裡也寫了,江夏水軍歸周瑜調配。
但魯肅一方麵是心裡有愧,另一方麵則是有了周瑜“全力配合”諸葛亮造箭的軍令,因此調船這事兒,其實魯肅也不是不能調。
再一個.江夏水軍,雖然名義上說是歸周瑜調遣,但如果諸葛亮真的下令江夏水軍配合自己行動,江夏水軍可不會鳥周瑜,該出兵還是會出兵的。
現在無非就是一個名義而已,省的將來扯皮。
既然如此,魯肅配合一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魯肅走了,忙著去協調江夏水軍的事兒。
而諸葛亮嘛.一見魯肅走了,頓時沒好氣的瞪了張溪一眼,說道,“適才元長也不幫我說話,怎的在一邊看熱鬨?!”
張溪頓時樂了,回答道,“軍師已然胸有成竹,子敬兄亦答應幫忙,還需溪說什麼?!”
諸葛亮一聽這話,頓時饒有興趣的看著張溪,問道,“元長此言何意?!三日督造十萬支箭,亮實無頭緒,還請元長教我?!”
張溪笑笑,說道,“軍師莫要誆我。若是十日,那溪或許有法可想,但三日還是依軍師之計行事便可,溪幫不上忙。”
諸葛亮更好奇了,也不問張溪怎麼知道自己有辦法,而是
“若是十日,元長有法可督造十萬支箭?!需知軍中可隻有三百餘匠人而已啊,元長當真有法?!”
諸葛亮真心比較關心這個。
十日督造十萬支箭,軍中隻有三百餘工匠.這怎麼可能做到?!
張溪開心了,還有諸葛亮也不知道的事兒。
但這事兒,張溪真的有把握。
“軍師可知,秦時軍械製造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