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應災準備(2 / 2)

數量太少的話,等你的雞鴨吃完了蝗蟲,蝗蟲也把莊稼都啃完了。

在中國古代任何時期,一下子能拿出幾萬乃至幾十萬鴨子的人家,皇帝看到後第一時間想到的,絕對不是為你鼓掌,感謝你平定了蝗災,而是應該琢磨一下,你家是不是該被謀反,然後株連九族了。

太特麼有錢了。

更彆說現在是亂世,人都吃不飽的,上哪兒去養雞鴨?!

哪怕是荊州的四大世家加起來,恐怕也養不起幾十萬隻雞鴨啊。

所以這年頭治蝗,隻能靠人力。

一說到這個人力吧,特麼又是一件麻煩的事兒。

就說那年啊,漢武帝為了中央集權,精心挑選了一個董仲舒,試圖用儒家理論,為自己的中央集權背書。

董仲舒那個坑貨,非常了解漢武帝的想法,因此提出了“三綱五常”,用來幫助漢武帝中央集權背書,本人也因此受到了漢武帝的重用,借助大漢的平台,讓儒家成為了這個時代的顯學。

但大概董仲舒也覺得這麼做有點太過於拍馬屁了,生怕漢武帝好大喜功的坑人,所以又提出了所謂的天人感應的理論,認為世間的災禍都是上天給予的警示,又或者是帝王做錯了事情,因此上天給予了懲罰。

漢武帝是什麼人呐,一下就聽出這貨的弦外之音了——這家夥打算限製皇權。

漢武帝瞬間翻臉,就把這貨給扔到了一邊,坐涼板凳去了。

漢武帝是沒上這個當,但架不住他的後世子孫們上了這個當啊.鬨到現在,隻要一有什麼災禍,那就肯定是皇帝做錯了事兒,大臣們想的不是救災,而是上奏天子,讓天子反省,祭祀天地,請求上天收回懲罰或者警示。

本來有些小災小難的,及時處理影響還不會太大,但這幫當官的和皇帝來回一拉扯,小災都變成大難了。

而更搞笑的是,民間百姓對於這種事情居然習以為常,甚至他們都覺得,如果有蝗災,那肯定是皇帝做了什麼缺德事兒,又或者是上天降罪,寧可在田裡磕頭求老天爺收回懲罰,也不願意下田地去撲殺蝗蟲。

所以這些年蝗災越鬨越厲害,一半是天災,一半是人禍。

張溪就算做好了一係列應災的準備,如果百姓們不配合,一樣是白搭。

真的,這年月當官,真不是坐在府衙裡喝茶,下班了去後院調戲一下妻妾.很煩的。

再加上本地的掾史都派駐到了地方,讓本來就捉襟見肘的郡一級中層官吏出現了大幅度的空缺,這時候張溪,鄧艾兩個人,就得挑起十幾個人的工作量,每天都是批閱文書到好晚好晚。

對了,還有李球。

之前李球被人給排擠了,回到江陵,跟張溪訴苦了一大堆,最後向張溪提議,辭去了他南郡郡丞的職務,希望去軍中帶兵。

這個耿直的益州漢子,實在不想跟一群部下們玩勾心鬥角的遊戲了,覺得還是軍營更適合他。

軍中的人,相對來說比較直接一些。

隻要你能打,能讓大家按時的吃上飯,那麼大部分人都會很聽話。

如果還能帶著大家打勝仗,又或者能帶著大家活著回來,大家就會非常的佩服你。

再如果你還能帶著大家一起接受賞賜,得到田畝錢糧賞賜,那大家就會非常的擁戴你。

這不比跟世家子弟們說話,講一句要猜十句來的簡單。

同樣是益州人,張嶷這個郡司馬在軍營中就混的很不錯,李球也打算,在軍中尋找自己的出路。

人都這麼說了,張溪能說啥。

正好呢,武陵郡徐庶那邊,遇到了一點小麻煩。

去年冬天不太冷,所以蠻族們還能出來活動,加上準備的過冬糧食不夠,所以武陵郡外圍的蠻族就攻入了武陵郡的縣城,燒殺劫掠了一番,退回山區去了。

徐庶琢磨著,得報複回來,正好手頭缺將,問問張溪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推薦一下.張溪就把李球給推薦到武陵郡去領兵了。

這麼一來,張溪手頭的人手更加的少了。

連著好幾天加班到深夜,師徒兩個人都能明顯的感覺到,對方臉上的很眼圈越來越重了。

這樣下去可不行.張溪琢磨著,得給自己挖掘的人才才行。

一方麵也算是擴大一下自己的勢力,另一方麵,也是為了自己不需要這麼累的工作,找點幫手。

就是吧.張溪仔細巴拉了一下自己穿越的這十年,好像真的沒有遇到什麼超級牛人。

畢竟這個時代,稍微像樣一點的人才,都讓各大勢力瓜分完了,尤其是北麵的曹操,簡直是喪心病狂的囤積人才,連崔州平這樣的人才都不重用。

這要是換到荊州來,張溪高低得把這個南郡郡丞的位置給他,過幾年時機合適了,那也就是地方郡守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