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溪表示,實在沒辦法,那就從流民中雇傭願意冒險養家的人,前往山中采礦。
畢竟是逃難的流民,如果實在活不下去,能有一份錢糧收入,讓他們乾什麼都校
馬良頓時又是一陣心塞.又要錢啊?!
咱們家守著的,就是原本荊州的三個郡,其中隻有南郡算是荊州的精華所在,武陵郡和零陵郡能做到自給自足就已經很不容易。
一個郡的錢糧稅收,卻要乾這麼多的事兒.真不是馬良氣,實在是真的錢不過。
然後張溪就表示,除了這個辦法,他沒有其他的好主意了。
馬良想來想去,最終還是同意撥出一批錢糧來,交給張溪招募流民。
一方麵,礦石必須開采,關係到軍中軍備,關羽可不會管這事兒難度有多大。
另一方麵,去年淮南大戰,又有不少的流民從東麵的江夏來到荊州,不把這些流民安置下來,一旦爆發出民亂,對地方也是一個威脅。
所以,還是出錢為好。
不過馬良還是提醒張溪,招募流民可以,但必須管控好了,不能在地方上生事。
這點,張溪是很清楚的,畢竟當初在下雉縣的時候,張溪可是主持過流民安置工作的。
正經的流民還是希望能去種地的,能為了錢糧來冒險采礦的流民,大多不是啥好鳥,所以管理上得跟上,省的有人組織流民鬨事。
張溪把這個活交給了張嶷。
張溪非常相信張嶷的手段,這畢竟是將來在南中管蠻族的人,要是連這些流民礦工都管不好,那才真的是見鬼了呢。
而張嶷的做法很簡單,直接把這些流民收編成隊,以半軍事化的方式管理。
再之後,張嶷砍了幾顆桀驁不馴的人頭威懾,又提拔了幾個有能力的流民當隊長,恩威並施之下,很快的,流民礦工的生產效率就提高了不少,可以給軍中提供足夠的鐵礦石和煤炭了。
總之,這個事兒,也算是有了專門的人負責。
再然後吧張溪把自己手頭上的事情盤算了一下,發現好像還是有點人手可用的.
那為什麼自己現在依然忙的跟條狗一樣?!
哦,原來是自己把郡丞的活也給兼職了.話我的郡丞呢?!
自打張溪同意了李球的辭職,並且把人送往武陵郡幫徐庶去打蠻族後,南郡郡丞這個位置,就這麼空了出來。
這個職位,荊州世家是真的盯的很死,要是再放個外鄉人上去,恐怕也坐不長久。
張溪想來想去,還是給徐庶寫了一封信,希望他把在武陵郡當郡丞的習宏,習珍兩兄弟,分一個給自己當郡丞。
早年劉備平定荊南的時候,習宏和習珍兩兄弟就投靠了劉備,作為劉備的幕僚活動。
後來孫權偷襲荊南,劉備和孫權議後劃界,劉備回返益州,習宏習珍兩兄弟就被劉備留在了武陵郡幫徐庶處理政務。
張溪琢磨著吧,習宏,習珍兩兄弟都是有大才的,兩人放在武陵郡一個地方有點浪費了,不如分一個來南郡,幫自己處理政務。
但這事兒,得徐庶點頭才行,所以寫信給徐庶,讓徐庶安排。
然後徐庶表示,自己馬上要出征平定武陵郡的蠻夷作亂,習家兄弟倆暫時都不能離開武陵,等到自己回軍後,再跟兩兄弟商議也就是,起碼在年中前,張溪還得繼續兼任這個南郡郡丞的職務。
張溪那個鬱悶的,那不是還得當至少兩個月的寶?!
張溪的腦海裡,再次浮現了給自己尋找人才,分擔壓力的想法。
現在這個時代,培養自己人,擴展勢力啥的,真不犯忌諱,畢竟是二元君主製的時代。
即使是諸葛亮,也是會培養人才,舉薦人才的。
隻是諸葛亮是一心為公,所以他的人才最後都是為國所用,而某些人,不管是姓曹的還是姓司馬的,他們的人才隻是為了給自己家服務而已。
就光這一點,丞相就甩某些貨好幾條街,不知道某些貨哪裡來的底氣來抹黑指責丞相。
嘛,扯多了。
現在張溪缺人才嘛,為了讓自己不至於繼續當寶,張溪開始回憶,自己穿越過來將近十年的時間裡,到底有沒有遇到一些對人家有恩義的人才。
然後吧,張溪就想到了一個人。
趙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