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吧,張溪其實有心,把交州,最少也得是交州南部的那些地方,想辦法給它占據了,用來種甘蔗。
但諸葛亮卻想了一會兒,表示不能這麼乾。
一者,是因為孫劉雙方重新簽訂了盟約。
今年年初的時候,諸葛亮親赴巴丘,跟徐庶一起合作,對付江東的周瑜,張昭,雙方在不停的勾心鬥角,各種討價還價後,再次達成了協議——以江夏郡作為賠償條件,雙方重修盟約。
這個條約是諸葛亮代表劉備去談的,也是劉備親自同意的劉備集團跟江東集團可不一樣,劉備可是要臉的人,這種情況下,張溪要打交州的主意,諸葛亮也覺得不是很妥當。
另一個留著士燮,才方便搞事情啊。
雖然武力攻取交州不可取,但用其他的手段打主意,這個倒不是不行。
諸葛亮可從來不迂腐的,當初孫權借著南中內亂的時候給劉備添堵,難道劉備就不能用同樣的手段給你還回去?!
士燮這個人,雖然表麵是臣服了江東孫權,但那是因為士燮實力不行,如果有足夠的實力可以自保的話,士燮作為一方諸侯,也不是那麼好惹的。
不能硬攻士燮的領土,這樣隻會讓士燮徹底倒向孫權但可以利誘啊。
諸葛亮瞬間想出了一個主意——可以用南中的銅礦和鐵礦,換取交州的糧食和甘蔗。
這個想法,瞬間就說到張溪的心裡去了。
本來張溪給南中尋找的規劃出路中,就有尋求外部糧食的想法的,而目標也是士燮。
沒辦法,誰讓士燮的交州,稻米可以做到一年三熟呢,那地方產糧啊。
現在諸葛亮一說交換,張溪頓時來勁了,兩個人湊在一起合計起來。
諸葛亮的意思,就是用南中的銅礦,鐵礦,跟交州的士燮換稻穀和甘蔗。
這種事情,哪怕是孫權知道了,大概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一方麵士燮在交州還是有一定自主權利的,哪怕是孫權也無法阻止。
另一方麵孫權難道就不缺銅礦和鐵礦麼?!
這兩樣東西,鐵礦還好點,江東範圍內還有,但銅礦,孫權都缺的快哭了不然也不至於在後來財政崩潰後,發行什麼“大泉當千”,那玩意兒可是比劉備的直百錢還狠。
可問題是,銅鐵這兩樣東西,天下諸侯,誰會給他孫權?!
所以,如果士燮能有辦法從劉備那邊弄到銅礦和鐵礦,孫權說不定不會反對,還會調集江東的多餘糧草,讓士燮多換一點呢。
至於甘蔗麼這是諸葛亮為了引誘士燮種植甘蔗的一種手段。
一旦蔗糖打開市場,價格又這麼貴,士燮不可能意識不到,肯定會在交州南部大量種植甘蔗的。
畢竟甘蔗對土地的要求不高,隻是對光照和溫度要求高,交州西南部不適合種水稻,但適合種甘蔗啊。
用糧草換取銅鐵礦,可能士燮和孫權還會有些顧慮,但這個甘蔗,除了能做灰糖外,一無是處,能換銅鐵礦不是更好麼?!
而且士燮作為中間商,都未必會把甘蔗可以換礦石的事兒告訴孫權,自己悄咪咪的換來一批,打造軍械錢幣,擴充自己的勢力不好麼?!
這樣的話,士燮和孫權之間的關係,早晚會變的越來越不和睦。
而以交州的人口和經濟體量,在現在三足鼎立的情況下,想要自立的能力又不夠,如果沒有野心也就罷了,如果有野心嗬嗬,那就有好戲看了。
交州北部的南中地區可都是山路,而且瘴氣彌漫,打這邊可不容易。
交州的南部是大海,除非士燮提前知道對麵有個相當大的海島,到那邊去發展,否則士燮絕對不會往南看一眼。
而交州的西部,在這個時代,那就是真正的蠻夷和野人聚居地,士燮可是漢人世家出身,可不會去跟蠻夷共處。
那麼士燮剩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往東部發展,跟孫權翻臉,攻打江東。
到了那個時候,諸葛亮就可以一邊看戲,一邊坐觀成敗,隨時尋找介入交州的機會了。
要不說諸葛亮這個人他壞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