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己方士卒戰力不足,同時局勢陷入被動防守的情況下,還組織士卒進行反攻.這多少有點違背軍事常識。
因此,當柳隱組織了一支五百人左右的反攻隊伍,對魏軍發動反撲的時候,王昶是真的沒有想到,敵軍會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反攻。
在王昶看來,敵軍能守住防線就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根本不存在反攻的可能。
但柳隱確實反攻了,而且王昶確實沒有任何防備一時間,王昶指揮的中軍被柳隱派出的進攻士卒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不得不短暫的收縮防線,轉入防禦。
確實,柳隱的出其不意,確實起到了打斷魏軍進攻節奏和士氣的作用。
但柳隱也沒討到什麼好。
等到王昶指揮士卒穩住陣線後,柳隱派出的進攻部隊就再也沒有什麼進展,最後不得不選擇後退,而派出去五百人進攻,回來的,卻隻有三百多人。
一次進攻,不到一刻鐘左右的時間,就已經傷亡了將近兩百人了。
這個傷亡,對隻有三千士卒的柳隱所部,已經算是非常大的傷亡數字了。
但柳隱終究是爭取到了這個戰略主動,同時也有足夠的時間調整兵力部署,準備迎接魏軍接下來的猛攻。
柳隱很清楚,這次隻是打了一個出其不意,接下來,以魏軍主將的能力,是不會再給自己這樣的反擊機會的。
接下來的時間,才是最難受的死守時間。
而王昶此時,多少有些羞怒.倒不是對柳隱羞怒,而是對自己的應對不及,有些羞怒。
自己居然這麼大意,完全沒有想到對方還能反攻.從進攻狀態轉入防守,再從防守狀態轉入進攻,這都需要時間。
而時間,現在是王昶最缺少的,也是敵軍最需要的。
這點時間,足夠敵軍主將重新調整兵力部署,重新設置防線,而敵軍這次反攻得逞,也會提升敵軍的士氣.之前自己一直壓製敵軍軍功的戰果,大部分都白費了。
王昶不羞怒才怪咧。
但事情已經如此,王昶還能怎麼辦?!
終究是有名將潛質的人,王昶雖然羞怒,但到底沒有失去冷靜.安排士卒重新轉換成進攻陣型,繼續進攻。
另一方麵,王昶也派出軍中斥候,去聯係之前派去兩側的士卒,讓他們儘快打通跟張老將軍聯係的通道,讓張老將軍能尋機進入戰場。
隻要老將軍進入中央戰場,雙方的戰力就差不多持平了以老將軍的指揮之能,大家一起突圍的概率,就會增大不少。
在此之前,王昶繼續加強進攻,而柳隱則繼續隱忍堅守。
張溪其實也看到了柳隱的苦戰,但這個時候,張溪並不能幫柳隱太多。
與其分兵去幫柳隱,張溪還不如在正麵加強進攻,爭取儘快擊破沒有實際指揮者的魏軍前軍。
隻要擊破了魏軍前軍,張溪就能領兵去支援柳隱了,而到了那個時候,那支在進攻柳隱的魏軍中軍,一樣也跑不了。
當然,還有一個張溪不能分兵的原因是.真沒啥兵可以分了。
張溪手頭原本有一萬士卒,進攻三千魏軍,要想在短時間內獲勝,張溪必須保證有六千士卒在正麵發動進攻。
而在張溪的背後,張合已經出現了,張溪分出了兩千士卒給高翔,讓高翔去接應身後原本用來預警的一千士卒,合計三千人一起暫時阻擋張合進入主戰場。
最後剩下的一千人,張溪捏在手裡,作為總預備隊這是不能輕易動用的部隊。
這一千人,張溪要應對很多萬一。
萬一張合突破了高翔的阻攔,闖入了主戰場。
萬一柳隱真的擋不住魏軍中軍的進攻,而自己還不能及時擊破前軍。
萬一自己擊破前軍後,魏軍中軍選擇了轉向跟張合會師後,一起突圍。
這些萬一,都需要提前防備,張溪手裡必須要有一支底牌,否則就無法斬獲全功。
因此,張溪雖然看到了柳隱在苦戰,但隻要柳隱還能穩住防線,張溪就不會輕易去插手那邊的戰鬥。
相反,其實張溪最擔心的,還是高翔能不能擋住張合的進軍。
畢竟張合的名氣在那兒擺著呢,張溪從來不認為,張合的名聲是吹出來的。
以高翔的能力,如果占據兵力絕對優勢,對上張合,說不定還能打一打.相同兵力的情況下,高翔真不是張合的對手。
所以,這個時候的張溪,除了指揮士卒加強進攻外,最關心的,就是高翔到底能阻擋張合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