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遷民軍屯(1 / 2)

有一說一,陳祗這個主意.雖然想的有些簡單,但弄好了的話,確實挺損的。

世家大族們沒有那麼好對付,不是你想挑撥他們關係,他們就會乖乖上當的傻子。

這幫人賊著呢,他們的眼光和處世經驗可一點都不比一般的地方官吏差。

但把左馮翊的世家和百姓遷徙到右扶風去,那幫左馮翊世家們確實是沒有這個底氣來造反的。

如今的關中,留下來的世家,大多是些擺不上台麵的歪瓜裂棗,早就沒有前漢時期豪強林立,甚至敢跟孝武皇帝硬碰硬的硬茬了。

也就是說,遷徙這事兒,是可行的,挑撥的事兒.以後慢慢再說就是了。

隻是這樣遷徙的話,多少也有些問題。

如今已經是八月份,馬上就九月了,距離戰事平定,百姓歸鄉已經有半年左右的時間了,你突然讓左馮翊的百姓們遷徙到右扶風去,多少是個勞民傷財的事兒。

眼看著就要入冬了,劉備集團又不能學習滿寵的榜樣,拿著環首刀逼著百姓出發,勢必要進行一定程度的動員,那就不是兩三個月能搞定的事情,如果再加上冬天,這次遷徙時間,可能長達半年。

現在的左馮翊加起來,可是有足足一萬多戶,七萬多人呃,要從這個角度考慮,好像也不是什麼難事兒哈。

左馮翊的百姓和世家真的是有點太少了。

左馮翊的大小跟右扶風不相上下,相當於安定郡和北地郡兩個郡加起來那麼大,如今入籍丁口卻隻有一萬八千戶,七萬多人.那可是十三個縣的總人口數啊。

雖然這裡麵免不了還有一些躲入山林未出的百姓,以及被世家隱匿掉的丁口,但即使如此,人口也確實少的可憐。

縱使不是“千裡無雞鳴”,平均到一個村子裡,估計也不會超過二十個人。

隔壁右扶風經過滿寵遷徙之後,尚且能剩下五萬戶,二十二萬丁口呢,這麼一比較,左馮翊確實丁口數量太少,遷徙到右扶風,充實右扶風人口,完全是正確的選擇。

再一個,左馮翊的地理位置,跟右扶風還有些不一樣。

右扶風位於長安南側,可以直接連接上庸三郡,又有渭水為依托,距離曹魏占領的武關有足足五百裡之遙防守起來方便啊。

左馮翊雖然也是背靠北地郡和安定郡,也有涇河作為依托,可它距離潼關不過三百裡。

而且潼關的地理位置和武關還不一樣,武關那地方,地勢險要的關鍵在於山林,要進入武關或者從武關出兵,首先要通過一條漫長的武關道,而武關道完全是在山林內的,易守難攻,但同樣出入也都不方便。

因此,即使曹魏要從武關出兵攻打關中,劉備方隻需要看住武關道,進行重點防禦就可以了。

可潼關就在黃河邊上,雖然地勢也很險要,但這個地勢險要的有利方,從來是對關內中原腹地而言的。

關中進攻潼關,首先要克服惡劣的地勢環境,然後再去考慮如何攻克潼關,但從潼關出兵進攻長安,人家不過是放棄險要防守而已,要出兵,隨時可以出。

要不曆史上哪裡來的那麼多傻缺皇帝,非要主將棄守潼關主動出戰呢,還不是覺得優勢在我,實在打不過咱們還可以回來繼續堅守嘛。

雖然多少是腦回路清奇了些,但紙上談兵看來,並不是沒有這樣操作的餘地。

再加上從關內進攻關中,除了潼關出兵外,其實還有一條路,那就是效仿曹操當年平定關中的手段,從黃河蒲阪津渡河進入關中,直取左馮翊。

因此,對於左馮翊來說,要防守關內的魏軍,不僅要防備潼關方向,同時還必須防守黃河沿線.就靠現在左馮翊的這七萬丁口,防守個毛線啊。

百姓丁口不足,無人耕種土地,就無法在當地支撐起駐軍所需的糧草供給,所有的糧草補給必須從長安調撥,這就等於是人為的拉長了後勤補給線,一旦曹軍真的從黃河或者潼關出兵,都不需要派出太多的兵馬,隻需派出三千左右的遊騎兵,專門負責騷擾左馮翊駐軍的糧草補給線,這個左馮翊都守不下去。

不管怎麼看,左馮翊的防禦方式,是無法照搬右扶風的重點防禦的方式的,必須要重新考慮布防方式。

而陳祗建議遷徙走左馮翊百姓和世家的另一個目的,也就在此——陳祗建議,在左馮翊實施軍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