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 八陣圖(2 / 2)

所以,不僅是秦朗下令讓這些騎兵往前突擊,就是陷在陣中的騎兵們自己也有這個覺悟,還是左右呼應,準備突破長槍陣的阻攔,徹底衝出出再說。

然後衝出去了。

騎兵到底是騎兵,以步兵對抗騎兵,同等兵力下,步兵想要徹底困住並吃掉騎兵.除非是陌刀兵。

但很顯然,大漢現在既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財力來製造陌刀,就算是讓張溪開掛,但張溪也不知道陌刀實際長什麼樣。

後世的陌刀,其實都是根據史料描述後儘力還原的,並不是真品。

這玩意兒跟木牛流馬一樣,早就已經失傳了,也沒有任何出土文物,誰也不知道陌刀實際長什麼樣。

因此,就算有了鉤鐮槍,但鉤鐮槍也不是萬能的,兩宋時期的大宋對戰騎兵,鉤鐮槍雖然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大宋也是需要用優勢兵力堆出來這個勝利的。

同等兵力下,鉤鐮槍也攔不住騎兵,最終還是讓曹魏的騎兵給衝出去了。

可衝出去歸衝出去,現在曹魏騎兵,一邊忙著收攏兵力,重整進攻陣型,一邊也有點猶豫,不敢擅自進攻,都在等待秦朗的命令。

無他,五千騎兵的一次衝擊,最後跑出來的,甚至不到四千人.一次衝擊就損失了五分之一的兵力,誰還敢往蜀賊那個詭異的陣型裡鑽?!

而秦朗,也非常的猶豫,他也有些吃不準,是不是要繼續進攻。

眼前的情況,已經徹底顛覆了秦朗的軍事認知了——這年頭居然真的有人可以用步兵擋住騎兵的衝鋒的?!

彆說秦朗想不通,就是郭淮也想不通.他甚至沒有來得及在騎兵衝鋒之後,下令自己的步兵跟上夾擊。

這太不符合常理了。

秦朗和郭淮有點被嚇到了,一時間沒有做出進一步的進攻命令,而此時的吳懿吳懿是又心疼,又後悔。

心疼的是,這次用五千北軍去應對騎兵衝擊,自身的傷亡也不小。

雖然無法在戰場立刻清點人數,但吳懿以多年的從軍經驗稍微瞄一眼,大概就能得出結論——自家北軍傷亡同樣在千人以上。

按理來說,以步兵對騎兵作戰,能做到一換一的比例,已經是相當不得了的事情了可吳懿還是心疼。

這可是北軍精銳啊,不是征召不到兩年,訓練不足一年的郡兵這批北軍精銳都是脫產的專業士卒,他們已經進行訓練了五年了。

雖說士卒戰死沙場是最後的歸宿,但吳懿還是心疼不已,這些士卒,可都是他五年時間裡,和張飛一起一點點訓練出來的。

一戰就戰損一千多人.魏軍那邊要是再衝擊幾次,自己帶來的這八千北軍,恐怕一個都回不去了。

而吳懿後悔的是.其實本來可以不用這麼大的戰損的,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是自己對北軍戰法的不熟練,以及自身指揮能力的缺失。

這個作戰陣型,其實並不是吳懿或者張飛想出來的,真正訓練北軍操練這個陣型作戰的人,是諸葛亮。

這是一種多兵種配合作戰的戰法,可以通過陣型運轉,在局部營造多打少的局麵,而且應對兵種範圍非常的廣泛,從步兵到騎兵,從平原作戰到山地作戰,隻要有足夠擺開陣勢的空間,這些北軍就能在各種地形下應對各種兵種。

諸葛丞相把這種陣型稱為——八陣圖。

這個八陣圖,真的是讓吳懿和張飛大開了眼界,但同樣,這個八陣圖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對將領的臨機決斷和指揮水平,有著非常高的要求。

八陣圖的陣型是始終在變化當中的,這樣才能在短時間內營造多打少的局麵,才有可能以步兵對抗騎兵.但這個變化,是需要領軍將領隨時做出正確的調整才行的。

士卒們最多能做到熟悉陣型變化,知道在什麼樣的軍令中應該采取什麼樣的行動,但怎麼變化,還需要將領來決斷完成。

吳懿真的已經儘力了,他做出了自認為最合適的應對,做出了自認為最正確的指揮,但依然還是讓魏軍的騎兵給衝了出去。

如果,真的,如果換成是諸葛丞相來指揮這支北軍的話,即使這些騎兵能衝出去,估計也不會剩下這麼多人。

再一個.如果當初自己等上兩天,帶著三萬北軍來到槐裡城下的話彆說這些騎兵,就是郭淮本人,他也跑不了。

但現在,沒有這麼多的如果,還是想想,該怎麼繼續阻擋魏軍騎兵的衝擊,更加有效的殺傷敵軍吧

關於八陣圖,《唐李問對》中說,就是一種多兵種聯合作戰的陣型,並沒有傳說的那麼玄妙,李靖認為自己也可以做到可具體怎麼配合作戰,李靖隻給了一個大方向,他和李世民都是軍事家,這種奏對裡也不會說的那麼細,因此小黑其實根本不懂八陣圖是怎麼運作的。作為一個撲街寫手,知識量也有限,因此隻能憑借自己有限的想象來描述,要是寫的不對,求各位放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