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九蟒五章,九梁冠(2 / 2)

……

前院大堂之中,霍王李元軌,舒王李元名,魯王李靈夔,滕王李元嬰,越王李貞,紀王李慎,嗣鄭王李敬等朝中諸親王郡王以及世子,全部都站列左側。

歐陽氏,劉瑾瑜,李誌昭,李誌明,李錦霞,還有歐陽幼明,其母胡氏,劉元朗,周氏,趙鞏,崔氏等一乾站在左側。

大堂之外,狄仁傑,何以求,來遂,丘貞沐,周乾,蘇寶同,姚崇,宋璟等人,在稍近處看著。

更遠處,還有更多長安各家的親眷,友人踮腳張望。

就在此時,一身紫色九蟒五章圓領袍的李絢肅然走進中堂。

李元嘉手捧黑色九梁冠,走到了中堂右側,宗正寺卿韋思謙則是站到了中堂之下。

武承嗣站在中堂左側,目光平靜的看向韋思謙。

韋思謙從袖中取出一封聖旨,然後高高舉起,肅然道:“南昌王李絢領旨。”

“臣領旨!”李絢站在中堂正中,拱手,然後跪拜在地。

“大唐皇帝令:南昌王絢,器量深識,寬而有謀,夷滅吐蕃,平定西疆;折衝千裡,鎮守經製,可嗣彭王,食邑五千戶。”

“臣領旨。”李絢再度叩拜。

韋思謙看向一側的韓王李元嘉,沉聲道:“授冠。”

韓王李元嘉微微頷首,然後走到了李絢麵前,蘇藏手裡手裡捧著托盤,跟隨側畔。

李元嘉從托盤上取下黑色九梁冠,緩緩戴在李絢頭上,同時開口道:“奉授爵弁,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鹹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耇無疆,受天之慶。”

李元嘉係上李絢下顎的細繩,退後半步,看著李絢,神色複雜的道:“彭王!”

“臣謝陛下隆恩。”

李絢目光向前,仿佛一眼看到了家廟上供奉的許多牌位,最後沉沉的叩拜在地。

韋思謙再度張開新的聖旨,沉聲道:“大唐皇帝令:晉金昌郡公誌昭,為金昌郡王;晉福昌縣主,為福昌縣主;南昌王妃劉氏,為彭王妃;彭王妃歐陽氏,為彭國太妃,諸餘如製,欽此!”

歐陽氏帶著劉瑾瑜,還有昭兒,霞兒,同時沉沉的叩拜在地:“臣等領旨謝恩,陛下萬壽無疆。”

“臣等恭領聖旨,陛下萬壽無疆。”院中所有人等,同時跪拜。

武承嗣上前站出,高喝道:“禮成,諸人順起。”

“喏!”院中眾人同時站了起來,然後微微的鬆了口氣。

……

李絢向前,對著韋思謙沉沉拱手,然後左向,對著武承嗣,還有諸王拱手,最後右向,對著霍王李元嘉,還有眾家親眷拱手。

“彭王。”眾人齊齊回禮。

李元嘉上前半步,對著眾人說道:“前院有宴席,諸人入席。”

眾人拱手,然後緩緩退出大堂。

李元嘉對著李絢點點頭,李絢點頭回應,然後目光看向兒子李誌昭,肅然說道:“金昌郡王,隨為父來。”

李誌昭下意識看了母親一眼,劉瑾瑜笑著點點頭,李誌昭這才拱手道:“遵父王令。”

李絢深吸一口氣,然後邁步走向後院。

李誌昭緊緊跟上。

來到家廟之前,李絢推門而去,等到李誌昭進入之後,他才轉身,將房門關閉。

李絢站在牌位之前,看著上麵的先祖牌位,沉沉躬身道:“彭王子,嗣彭王絢,攜子,金昌郡王誌昭,拜見先祖。”

起身,走到左側,李絢目光看向剛剛滿四歲的兒子,點頭道:“跪下。”

“喏!”李誌昭走到了蒲團之上,然後跪倒在地。

李絢從供桌上拿起兩支高香,點燃,轉身看向李誌昭,沉聲道:“吾彭王一脈,源自汝祖父,高祖皇帝十二子,彭王元則。

汝祖生於高祖皇帝武德四年,初封荊王,貞觀十年,改封彭王。

汝父,生於皇帝顯慶三年,龍朔二年,封南昌王,於昨日,皇帝永隆元年,嗣彭王,共六十一年,

汝,生於皇帝儀鳳二年,生封金昌郡公,於昨日,皇帝永隆元年,晉金昌郡王。

今日祭告先祖,他日必繼承家爵,嗣彭王,不令家爵旁落。”

李誌昭下意識抬頭看向李絢,李絢伸手將高香遞了過去。

李誌昭拱手接過,然後才看向前方,沉聲道:“吾,金昌郡王誌昭,告先祖,他日必繼承家爵,嗣彭王,不令家爵旁落。”

沉沉三叩首之後,李誌昭在李絢的示意下,將高香插入香爐。

也就在這個時候,李絢之前插入香爐中的高香燃儘。

……

走在庭院之中,李絢伸手抱起兒子,鬆了口氣,說道:“為父一年中,有大半時間不在家中,你要常聽你母妃的話,也要常聽你阿姐的話,要多讀書,不要閒玩,等到伱成年之後,整個天下有的是你可以肆意玩樂的地方。”

“昭兒知道了。”李誌昭的臉上努力的嚴肅。

李絢笑笑,說道:“你如今已經是郡王了,和為父當年不差分毫,平日做事情的時候,多想想你母妃,若是家中有什麼事情,你要擋在你母妃的身前,替他分憂。”

“昭兒記住了。”李誌昭認真的點頭。

“最多也就五年之間,為父就調回長安了,到時候,為父再好好教導你的學問,為父雖然學識不足,但為人還是能夠看透一些,不會屈待你的。”李絢笑了起來。

李誌昭有些含糊的點頭,很明顯他並沒有完全聽明白李絢話裡的意思。

前院的喧囂已經傳了過來,李絢停步,看向李誌昭說道:“記住,從今日起,吾家也是一家二王了。”

李誌昭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李絢不由得大笑了起來,隨即邁步進入前院的喧囂之中。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