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鄭子都陷忠 魯羽父弑君(2 / 2)

東周策 陳義虎 25847 字 3個月前

為此,鄭公姬寐生為此揪心不已,假若出兵剿殺,許邑大戰即將開啟,不容多生枝節;如是任其所為,穎水秋糧則將儘入蔡、息府庫。 鄭公姬寐生思前想後,認定許邑之戰,事關鄭室稱霸大業,不容有失。且容蔡、息肆意猖狂兩月,待得許邑攻下,秋後一並算賬。

由是下令邊防守軍緊守城池,助民搶收秋糧,新鄭大營則緊鑼密鼓籌措軍需置辦糧草,全軍備戰伐許。

秋七月轉瞬即至,鄭、齊、魯三軍齊聚許田,三軍合計約六萬餘眾,鄭公姬寐生倡議,稱其未有察覺攻其不備,三軍全力搶城,鄭軍主攻北門,齊、魯二軍迂回兩側,取敵東門、西門,務必於三日之內攻破城門占據許邑,彼時即便強楚來援我亦不懼。

齊、魯二公對此皆無異議,各起大軍開赴許城,鄭公姬寐生率先抵達北門。

離城五百步,鄭軍擺開陣勢,鄭公姬寐生獨騎立於陣前。

舉目望去,隻見許城城上人頭攢動,許字椽旗紛紛樹起,許君薑弗按劍立於城頭。

鄭公姬寐生催馬向前,獨騎行出五十步,與城上許君薑弗四目相對凝視片刻。

繼而緩緩抽出長劍,高舉過頂斜指身後,不約而同許君薑弗亦負手高舉右臂。

見此,鄭公姬寐生率先揮下長劍鋒指許城,身後鄭軍得令擂響戰鼓,傳令號角一聲長鳴,步兵營率先衝出,十人一隊手持雲梯,快速奔向城下,為首兩人持盾護梯。

弓兵營緊隨其後,於兩翼殺出,衝至射程內掩護步卒登梯取城。

中路破門先鋒二十人一隊,手持護盾攜衝城槌殺向城門。

蔡軍則早已備好檑木巨石,步卒全軍戒備,射手展弓搭箭,隻等許君一聲令下。

轉眼間,鄭軍先頭步隊已衝至射程內,許君薑弗大手快速揮下,身後傳令旗手踏步向前,雙旗並舉向前揮下,大吼一聲:“放!”城上城下射手一齊鬆開弓玄,箭雨如雲壓向鄭軍,隨後便是亂箭漫天,不斷飛射而出落向鄭軍。

鄭軍由此而損失頗大,步兵營減員十去其二,曆儘萬難方至城下搭好雲梯。

此時,鄭軍弓兵營亦已衝至射程之內,展弓搭箭射向城頭。

隨後戰車出動,車兵緊跟車後跟進,至離城牆百步外棄車搶梯,戰車掉頭返回。

緊隨之騎兵營出動,中路穎考叔統領,左路瑕叔盈副之,右路公孫子都將之,兵分三路快速奔至城下,繼而棄馬上梯攀登上城。

鄭軍開始登梯搶城,許城守軍亦將檑木巨石不斷仍下,砸向鄭軍頭頂。

鄭軍死傷慘重,軍心為之動搖,士氣逐漸跌落,另一側齊、魯大軍亦陷入苦戰。

緊要關頭,穎考叔一把取過鄭公蝥弧,勇攀雲梯拚死殺向城頭。

幾經波折,穎考叔身披數創,臂掛兩箭即將登上城頭。

突然一支利箭釘入穎考叔後背穿胸而過,僅差一步便可登上城樓,將鄭公蝥弧插上許城城頭,帶領全軍全軍攻破許城。

穎考叔心有不甘,強撐最後一口氣,繼續向上攀登。

不料剛向上踏出一步,背上再又中一箭,穎考叔眼前一黑,心中帶憾墜落城下,一代名將殞命許城!

此事前後經過儘被瑕叔盈看在眼裡,穎考叔背中兩箭皆為公孫子都自下射之。

瑕叔盈衝上前去,抱過穎考叔屍身靠牆座定,強忍淚水申手閉其目,繼而仰天一聲長嚎。

聞聲,鄭室三軍目光齊聚瑕叔盈,無不目閃淚光,瑕叔盈回轉其頭,惡目緊盯公孫子都,對其唾以口水於地,繼而拾起地上蝥弧,對之三軍切齒言道:“不懼死者,隨我登城!”說罷,覆手上梯縱身上攀。

鄭室三軍見此,怒目喊殺聲震雲霄,爭先恐後攀梯取城,弓兵營側翼護衛,萬箭齊發淹沒城頭,令敵不敢露頭。

一陣猛攻,瑕叔盈率先登上城頭,隻見左手護旗,右手持刀揮砍圍攏之許兵,口中連連大喝勇猛異常,無人近得其身。

鄭軍望見蝥弧樹立城頭,眾皆鬥誌昂揚愈戰愈猛,不多時紛紛攻上城頭,趕殺城上許兵。

瑕叔盈也已殺推圍上之許兵,由是棄刀許地,登上城頭高地,揮舞蝥弧朝向許軍喊道:“聯軍已登城樓,城門亦被攻破,許軍大勢已去,速速棄刃歸降,有罪者許君一人也,餘眾皆不論罪,如有不從者,殺!”

聞聲,許軍心驚不止,再觀四周,鄭軍由如猛虎撲殺過來,由是鬥誌全無,紛紛拋戈棄甲由南門撤出,向南逃散至楚地。

得此之便,聯軍亦紛紛攻上城來,殺向南門驅趕許軍餘部。

許君薑弗見許城被破,欲尋短見與城同亡,得眾臣救下擁逃出城,奔往衛地而去。

大局已定,許城鏖戰停歇,瑕叔盈高舉蝥弧,奮力釘於城上,繼而拖著疲憊身軀,轉身緩緩走下城樓,來至穎考叔屍身前邊。

瑕叔盈為其拭去臉上血汙,而後將其抱起走向本陣。

鄭室三軍見之,紛紛積聚於後,齊聲吟唱:“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羔裘豹飾,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彥兮。”

鄭公姬寐生見之不明所以,詢問甲士方才得知穎考叔戰死,隨即喉頭一甜,噴出一口鮮血,險些墜下馬來。

得近臣上前扶其下馬,休憩片刻,神誌稍有回複。

此時,瑕叔盈業亦已走近身前,彎腰輕放穎考叔遺體於其前,繼而退後三步跪伏於地,身後鄭軍從其然,儘皆彎腰跪伏。

鄭公姬寐生雙眸閃爍淚光,踉蹌上前,雙膝一軟直跪於地,朝其三拜,繼而用儘全身氣力,抱起穎考叔,放置於先鋒戰車之上,身上覆以鄭室蝥弧,著全軍裹素為其帶孝回軍新鄭。

許城攻破,鄭軍反而退兵,又見鄭軍全軍裹素批麻,齊、魯二公疑以為鄭公有恙,遂領衛隊前往查看。

行至近處,見鄭公執馬先鋒戰車,並於大恙,由是於後大喊留步。

鄭公姬寐生聞聲止步,離隊查看,原是齊、魯二公策馬趕來,猛然想起退兵之時,還未與二公辭彆。

待得二公行至身前,鄭公姬寐生拱手施以一禮,對其言道:“孤之大將戰死許城,欲領其遺體返回新鄭安葬,事先未與二公告辭,孤之過也!”

聞言,二公翻身下馬,齊公薑祿甫上前言道:“人之常情,何過之有!然有一事需邀鄭公相商,許城已為聯軍攻破,許君薑弗逃往衛地,許邑之地如何處置,還請鄭公為之謀劃!”

待其說罷,鄭公姬寐生拱手回道:“孤失鄭室之棟梁,此際心亂如麻,此事齊公做主便罷!”

說罷,轉身歸隊領兵而去,齊公薑祿甫無奈,隻得與魯公姬子並肩而立,站於路邊望其走遠。

回得新鄭,鄭公姬寐生以王侯之禮下葬穎考叔叔。

葬禮過後,得瑕叔盈奏報,言及穎考叔殞命許城,並非許人所為,乃子都畏其搶功,自下射之所害。

聞之,鄭公姬寐生掌劈桌案,怒言罵道:“匹夫豎子,損我鄭室棟梁,孤定生啖其肉!”言訖,下令甲士抄沒子都家產,捉拿全族斬首市曹。

瑕叔盈上前攔住,諫言道:“眼下已失大將穎考叔,加之蔡、息聯軍屢犯邊境,正值用兵之際,萬不可再生殺戮,斬首軍中大將,更將寒徹軍心!”

待其說罷,鄭公姬寐生見其言之有理,遂納其諫。

然子都禽獸之舉不可不懲,遂下令以其怠戰為由,奪其功名貶為士卒。

三日後,鄭公姬寐生接獲齊公書信,信中言道:“得君所托,受理許邑之地處置事宜,孤以為,齊處東還之濱,距此片裡之遙,難受許邑之地;欲受魯公,然其拖言得君慧識,揭許通楚之嫌,故従君討之,無功無過不敢受祿。孤與魯公商議,許邑之地由君暫領最為妥當,望君速遣守軍前往接防。”

鄭公姬寐生閱罷齊公書信,即令近臣傳喚眾臣廟堂議事。

且說,按理許室原本乃魯室之屬邦,拿下許地理應當儘歸囊中才是,魯公姬息為何會一反常態將許邑之地儘授鄭室?

個中原因有二:

一者,許邑地處鄭南,臨靠陳蔡,於魯室而言是為飛地一塊,治理管轄甚難,心中雖有萬千不願,亦隻得忍痛割愛;

二者,三邦聯合功下許城,齊公薑祿甫寸地不占,鄭公姬寐生更是攻下許城,便退兵返邦,魯若趁此侵吞許地,定為天下諸侯所不恥,以成眾矢之的。

基於以上兩點考慮,不若順水推舟做個人情,即可穩固魯鄭盟邦關係,亦可未雨綢繆,他日魯室危難之際,可令鄭室解圍還此人情。

話再說回鄭地,半個時辰過後,文武眾臣齊聚議事大廳行過參拜之禮,鄭公姬寐生言道:“今邀眾卿前來,是為商議許地戰後安置,並鄭室今後稱霸之路。先議許地一事,日前齊公授書於孤,言日許邑全境儘皆奉送與鄭,諸卿如何看待?”

話音未落,堂下眾臣便已議論開來,片刻過後,公子呂出而奏道:“齊言予我,魯亦有此願,君上納之何妨?況占許邑,為我稱霸中原至重一步,臣請君命,願即刻領軍前往接防!”

待其言罷,鄭公姬寐生回道:“孤覺此舉不妥,毀人社稷,滅人宗廟,天下必不服我,談何稱霸天下!眾卿之議可有更善之策?”

聞言,眾皆搖頭私相竊語,忽聞謀人言道:“吾有一策,眾士議之可否!”

待其音落,眾卿止言,但見列中走出一人,乃是上卿祭足,聞其言道:“鄭欲稱霸,許邑之地定當納之,如何納之乃成關鍵,臣意許君雖逃,許叔仍在,可使許大夫百裡奉許叔為君,居之許東一隅,續其宗廟,另使公孫獲持兵居許西,可防許叔心生異誌!”

聞其所言,鄭公姬寐生低頭默思一陣,而後言道:“卿之所言甚慰孤心,依此法而占據許地,天下諸侯將無異言,可免使鄭室成人眼中之釘,謹慎起見,卿再草擬檄文一篇,以天之意使我伐許,報孤審閱而後布告天下!”

上卿祭足拱手領命,轉身退回隊列,鄭公姬寐生則續言道:“許邑既歸我地,據此可窺天下之變,鄭室霸業大進一步,眼下中原,此後鄭室該當何為?”

公子元出而言奏道:“眼下中原,除卻宋、衛與我反目外,餘皆非我盟邦,便已為我征服,臣意今後鄭室重心仍外宋、衛,如若臣服二邦,鄭室霸業則成也!”

聞言,鄭公姬寐生輕點其頭,回言道:“孤意亦是如此,宋、衛數戰於我已成死敵,文謀定難使其臣服,隻可武伐使之不敢再與我交鋒,方能使之折服!”

待其說罷,祭足出而再諫道:“伐之可也,需得師出有名,君上可利卿士之職求取王命,以勤王之名伐之!再有前方用兵,後方不可生亂,我欲東征宋、衛,需先廓清後方,剿平諸如蔡、息之流者!”

聞言,鄭公姬寐生讚道:“祭卿謀事周全,明日孤便前往洛邑麵往請命,著祝聃、泄甲各引精兵五千,於孤返歸新鄭之前,蕩平西南蔡、息匪亂!”

言訖,當堂授予祝聃、泄駕兵符,繼而宣告退朝,君臣依序而退。

次日清晨,上卿祭足依命上呈許邑安眾檄文。文日:“天禍許室,皆因許君之為鬼怒神怨,而假手於鄭加以懲戒。諸侯倚此言孤欺許,孤實難當之,孤仰仗父兄基業,得以立足中原,豈敢伐許爭功於天下;且鄭處中原腹地九戰之所,四方是維存續罹艱,何有閒暇思之久占許地,此皆天意耳!許君薑弗遭天所棄難再為君,孤請百裡奉許叔薑新臣為君,使之宗廟得以存續。另使公孫獲佐之以撫軍安民也。若孤得沒於地間,上天消弭其禍,茲許薑弗複奉其社稷,唯我鄭室之有請謁焉,若其如舊昏聵故作妄為,鄭室亦能再授天意降罪其身。無滋其他實逼至此,以免不王之徒,如荊湘蠻楚者,與我鄭室爭據許邑,危及天子。若使蠻楚侵入中原,孤之鄭室存亡尚未可知,而況許室弱小之邦,孤使公孫獲處許,非為侵占許邑之地,實為中原安危計,授天之意固守邊境。”

閱畢,鄭公姬寐生即命祭足布告天下,隨之使人召見公孫獲,對其言道:“凡而器用財賄,無置於許。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於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孫日失其序。夫許,大嶽之胤也,天而既厭周德矣,吾其能與許爭乎?”

公孫獲應諾而往。

此時,祝聃、泄駕東征大軍亦已上路。

諸事皆畢,鄭公姬寐生亦起車駕,望洛邑進發。

來至洛邑,鄭公姬寐生見過周王姬平,施過君臣之禮,鄭公姬寐生開門見山直言道:“宋室不王,行離經叛道之舉,臣請天子詔令,許臣出兵伐宋,甫以王師相助最善!”說罷,俯身一拜。

鄭室日益強盛,崛起於洛東,周王姬林對此深敢恐懼,更是不喜鄭公姬寐生,然又不無力予以製裁,見其有求於己,遂出言嘲諷,冷笑回言道:“宋室有否叛周,寡人心中自有公斷,爾欲求天子詔令,寡人因何助汝耶?”說罷,大笑不止。

見說,鄭公姬寐生直起腰身,隨其一陣大笑,繼而言道:“王既諸事皆明,臣亦不妨直言。方今成周孱弱無力主導四方,天下諸侯皆有稱霸之心,中原諸侯又以鄭、宋實力最盛,使宋製霸,若其西出便可直搗洛邑,王上何以擋之?若使臣領中原,可保洛邑東門無虞,兼領詢道諸侯向周,中原盛世王不見乎?另臣可於王前起誓,王不犯鄭,臣必事王!”

聞其如是說,周王姬林竟無言以駁,若非此世道如此,周王姬林豈容鄭室虎居在側。

見其所言有理,遂問道:“空口無憑,何以為證?”

鄭公姬寐生笑顏回道:“料知我王有此一問,臣知王上心儀蘇邑已久,為佐臣之誓,願取蘇邑之地溫、原、絺、樊、隰、攢茅、向、盟、州、陘、聵、懷十二城予王,置王鄔、劉、功蒍、邗四城貧瘠之地。”

周王姬林見說歡喜不以,故作鎮靜對其言道:“卿有心也,寡人便授爾天子詔令,著鄭室出兵伐宋勤王,著虢公忌父領王師兩千隨往!”說罷,轉身退去。

鄭公姬寐生取得天之詔令,亦起車駕返邦,虢公忌父並兩千王師同行。

待鄭公姬寐生到得新鄭,祝聃、泄駕東征大軍亦已返營,此行與蔡、聯軍大戰於竟地,蔡、息聯軍大敗而還,祝聃、泄駕領軍於後追擊五百裡而返。

鄭公姬寐生知獲東征大勝,著令全軍嘉獎,另告諸卿天子詔令,敕令全民備戰,冬十月舉兵伐宋,並將天子詔令通告天下。

時光轉眼即至冬十月初旬,風雨瓢潑,三軍齊聚校場待君檢閱。

於辰時等候至午後,仍未見鄭公姬寐生漏麵,一眾將士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午時三刻,戰鼓響起,較武場上推出斷頭台百座,行刑官手持鬼頭刀站立在側,刀口寒光閃閃。

三軍不知何為,茫然間又見壯士百人,抬出豬、狗、羊百頭擲於斷頭台上。

於此,鄭公姬寐生方才現身,後賬轉出行於雨中,至將台中央,麵朝三軍言道:“許城大戰,孤失賢臣,鄭折棟梁,每遇出征,孤必思及穎考叔,亦對害考叔者恨之入骨。今番伐宋,孤置邢台百座,斬三牲獻祭考叔在天亡靈,亦以此詛射潁考叔者!”說罷,大手一揮,百道寒光閃過,行刑官揮刀斬下牲首。

見此,公孫子都緩緩垂下頭來,眼眶泛紅滴落悔恨之淚。

隨之鄭公姬寐生一聲令下,三軍出征雨中奔往宋地。

行軍三日,遇宋師於滑,鄭軍兵鋒太盛,宋軍不敵,被其圍困滑城。

宋軍據城堅守不出,鄭公姬寐生遂令全軍攻城,如此又是激戰三日,處處殘垣斷壁,城上城下硝煙彌漫,兩軍之爭陷入膠著。

常在此時,孰若稍有懈怠,便將一敗塗地。

此時的公孫子都乃是普通兵卒一員,現已悔過自新,雖被削如官職位,但絲毫無關公孫子都為現下鄭室第一猛將之事實。

三日內,數次殺上城頭,皆因後續無援,被迫退下城來。

現見兩軍膠著激戰,頓生必死之心,遂舞長槍再次獨自殺上城頭。

宋軍知其勇猛,不敢獨自與之對戰,積聚數十猛士一擁而上,圍攻公孫子都。

子都見之全無懼色,揮舞長槍殺將上前。激烈拚殺半個時辰,子都勇斬宋軍猛士五十餘人。

付出代價亦極高,公孫子都左臂為其所斷,身披二十餘創,鮮血浸紅全身戰甲。

殺散所圍之敵,公孫子都棄槍拾刀,轉而輕身殺向城門。

城門守軍又近二十甲士,公孫子都拖刀而往,又曆一番血戰,斬殺二餘人,為此又增新傷十餘處。

宋軍見城門有失,百餘甲士圍將上來。

公孫子都勇斬七十餘人,自知已無氣力再戰百人,由是丟缺手中殘殘刀,拖步行至門前,獨臂掌閂。

忽聽得一聲風嘯,一支長箭自背而入,穿透胸前戰甲,公孫子都眼前一黑險些倒地,心中念道功業未成,由是挺身站起再拔門閂。

隨之又是兩箭釘入後背,公孫子都一口鮮血噴出,自知大限已到到,遂展顏而笑,隨之大吼一聲取下門閂,倒地不起。

城外鄭軍由此湧入城中,宋軍見大勢已去,遂棄城而逃。

得子都之便,鄭軍大部開進城中,驅殺宋兵搶掠財貨。

鄭公姬寐生策馬行至城門前,隻見子都笑顏仰望長天。

鄭公姬寐生駐馬停看片刻,繼而翻身下馬,雙手抱起子都,置於先鋒戰車之上,隨即傳令退兵。

回歸新鄭後,鄭公命人妥善安葬公孫子都,繼而遣人前往洛邑複命,並出檄文通告天下,彰揚滑城大捷。

檄文傳至曲阜,魯公姬息攜羽父行於後庭,言及此事,魯公姬息問道:“鄭軍滑城大捷,卿怎看之耶?”

羽父隨其身後回道:“周室孱弱,天下諸侯儘起稱霸之心,中原諸侯鄭、魯、宋三家獨大,鄭、宋已成水火爭戰不休,中原格局便儘為魯室掌控,親鄭則宋休,親宋則鄭歇,依臣觀之,親鄭之利遠勝利親宋,鄭室數與諸侯爭戰,皆先以禮請魯室,而後聯兵出征,必戰至重至險之地,戰後所得亦必先予盟邦,而後自領,而宋室與我幾無邦交,戰前戰後皆不告予我,視魯如無物。臣之意,君上盟鄭策略甚善,古之賢君如君上者,亦不過成湯、周武也!”

魯公姬息聞之一番稱讚言君心大悅,擺手笑言道:“上卿謬讚孤也!成湯周武王者之風,豈是孤一介諸侯可與之比擬耶?”說罷,二人一陣大笑。

羽父見其展顏而笑滿麵春風,由是隨言提請道:“及初惠公駕薨,公子允年紀尚幼,眾卿公推君上暫領魯室,時至今日已有十載之餘,此間君上聖裁明斷,致魯室成九洲強邦,臣請君上廢允儲君之位,以免後生禍亂?”說罷,躬身一拜。

魯公姬息聞其所言,亦止步不前,斂言責道:“孤念汝之忠心,視為無心之過,亦屬初犯不予問責,今後切勿言之!”說罷,起步續行,續言道:“孤本不欲王侯之事,隻圖逍遙自在,常伴青山綠水,奈何先君君早逝,世子年幼,又得眾卿推崇,方拜侯權,孤豈能有負眾望耶?卿既提及此事,孤亦思之日久,今世子允已至成年,孤亦該交還君位矣!”

聞其所言,羽父自知失言,隨其身後維維稱諾。

回至府中,羽父愈想日間之事,愈覺後怕。

魯公姬息意欲退位,其時公子允繼任大位,如其聞得風聲,知羽父曾有謀逆之心,羽父則必死無疑。

思前想後一夜未眠,時至清晨,羽父計定拚死一博,遂以傳命之由,入府拜見公子允。

寒暄片刻過後,羽父故作欲言又止之態,謂其言道:“臣有一語,不知當言否?”

公子允涉世不深,未覺有何不妥,遂拂袖請道:“上卿有言,但說無妨!”

見其上道,羽父又做神秘之狀,對其續言道:“日前君上召臣議事,其間提及公子,言日公子謀短難當大任,有負先君重望,欲廢之予以自立久居君位,臣謹為公子性命堪憂也!”

聞言,公子允頓生驚恐之狀,回言道:“吾居廟堂忠君儘職,兢兢業業未有絲毫非分之想,兄長何故如此薄情耶?”

羽父回道:“先君惠公遺命乃為立公子為君,因之年幼,遂由君上攝政,今公子已至成年,君上欲保君位,豈能不除公子!”

聞其所言,公子允慌忙起身對其一拜,言道:“上卿救我也!”

羽父見狀心中暗喜,趕忙上前將其扶起:“臣思有一計可救公子性命,隻恐公子不忍為也!”

公子允見其有策救己,趕忙言到:“卿快言之,吾定定當從之!”

待其說吧,羽父轉身背對公子允言道:“君上上曾為公子之時,曾領兵與鄭國戰於狐壤,大敗被俘,為鄭人囚於尹氏。得尹氏所救,臨行前於尹氏天神鐘巫之神坻之前起誓,許尹氏永享富貴,返邦後,君上感念尹氏解救之恩,遂於社圃亦起鐘巫神坁一座,逢冬十一月,君上便會前往祭祀鐘巫,今歲亦不例外,臣聞其時君上會於社圃齋戒,宿於寪氏府邸。”

待其說至此處,公子允問道:“兄長歲如此眾卿皆知,與吾性命何關耶?”

羽父回過身來,慰道:“公子莫急,公子性命便寄托於此也,待臣道來!”說罷,便又轉過身去,續言道:“此乃公子活命之機,亦是唯一之機,可趁君上宿於寪府之時,遣死士刺之嫁禍寪氏,公子再以寪氏謀刺之罪,領兵伐之,而後承命為君,倚邦室之危,天下再無人可對公子不利!”

聞言,公子允頓時癱座於位,自顧言道:“出此彆無他策耶?”說罷,抬頭望向羽父,隻見其轉過身來,雙目犀利輕點其頭。

公子允汗流滿麵,緩緩垂下頭來,沉思片刻過後微微點頭。

羽父會意,拱手而退。

轉時時至冬十一月,初五日,魯公姬息齋戒於社圃,三日後行拜鐘巫,夜宿於寪府。

午夜時分,十數天黑影竄入寪府,摸至魯公姬息床前,緊隨之一陣刀光閃過,魯公姬息死於亂刀之下。

行刺得手過後,一眾刺客褪下黑色行裝,變身為寪府家臣模樣,穿行於府中大喊寪氏謀逆弑君。

聞聲,公子允領兵衝入府中,儘伏寪氏全族,未經問罪,將其全部斬首於市曹。

可憐魯公姬息至死不知所犯何錯,三日狗公子允接任魯君,諡日名日隱,後羽父得魯公姬允拜為太宰,隻因錯失一言,因禍得福,隻不過手段太過狠毒。

隨之魯隱公逝去,中原邦交再生微妙之變,尤看鄭、宋,得魯所依者,便可成就千古霸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