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楚州刺史(1 / 2)

庶子奪唐 江謹言 3782 字 10個月前

“破家縣令,滅門刺史。”

大唐立國之初,吏治倒還算清明,但在這不為朝中袞袞諸公所熟知的山陽縣城內,李恪倒也看到了州縣府衙昏暗的一麵。

一個縣尉尚且如此,那他屬下的那些個上行下效的差役豈不更是張狂?

李恪原本以為鹽行勢大,隻是在其豪富,可沒想到他們的手竟伸的這般長,膽子也長的這般大。

李恪此前是自仙娘口中得知鹽行蠻橫,但倒也沒有儘信,本還欲待到了揚州再好生查探一番,可還沒等到他到揚州,他已經清楚地看到了淮南鹽行之勢。

山陽雖不屬揚州,但亦在淮南道之內,多半與揚州那些鹽行拖不得乾係,也正是如此,李恪也生了其他的心思,欲在行抵揚州之前先行敲打一番。

因為李恪此去揚州可不是為了做一個任人擺布的木偶,抑或隻是表麵上的揚州大都督,他既去了,便要掌揚州大權,成為真正的揚州之主,而鹽行勢大,是李恪必須跨過去的絆腳石。

“方才你在酒館大堂之中,公然阻撓本尉執法,可還知罪?”剛一到了縣衙的內堂,縣尉便指著李恪,冷聲喝問道。

李恪看著縣尉,反問道:“鹽行李越濫用私刑,欲斷人手腕在前,我仗義執言,打抱不平在後,縣尉不先問鹽行之罪,反倒先論我之過,不知是何道理?”

縣尉道:“鹽行李越與吳六之衝突,本尉並未親見,故而尚需人證,本尉已經命人去傳了,你阻撓本尉執法,確乃是本尉親眼所見,證據確鑿,莫非你還能抵賴了不成?”

李恪輕哼一聲道:“我不過是路見不平,替吳六說了幾句公道話罷了,難道也有罪過不成?”

縣尉道:“路見不平?依我之見,說不得你同那吳六便是親眷,兩人相互勾結,故意要壞鹽行的生意吧。”

李恪笑著回道:“我初到山陽,與鹽行之人素不相識,為何要壞人生意,更何況你說吳六是我的親眷,與我勾結,你又可能拿出證據來。”

李恪乃皇帝親子,那他的親眷又該是何人,縣尉所言自然荒謬無比。

可縣尉見李恪分毫不讓,心中已然被李恪激地生怒,他一來隻當李恪年少氣盛,二來當李恪自小嬌縱慣了,故而有些脾氣,於是冷聲道:“證據,你既來了我府衙,自然就有證據。”

縣尉說著,擺了擺手,身後的衙役上前,大有要動手拿人的意思。

方才是李恪自願想要雖縣尉回衙,席君買自然不會插手,可如今竟有衙役想要對李恪動粗,席君買哪還能待得住,他握拳站在了李恪的身前,渾然不懼看著正欲上前的衙役,朗聲道:“今日誰若敢動我家公子一根毫發,我便要了誰的性命。”

席君買有搏虎之能,尋常十餘名精銳禁軍尚且近不得身,更何況是眼前這些武藝稀鬆的衙役。

這些衙役對付平頭百姓或許尚可,但在席君買的麵前卻著實不夠看了。

旁人不知席君買的本事,但李越是在他手中吃過虧的,李越對縣尉道:“尉督小心,此人頗有幾分蠻力,橫地很。”

縣尉聽了李越的話,倒是不以為意,在他看來,席君買不過是比常人高大些,壯實些,就算本事再大,難不成還能敵他十餘名衙役不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