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楚州刺史(2 / 2)

庶子奪唐 江謹言 3782 字 11個月前

縣尉倒是不怕他動手,隻要一動手,便是對抗公堂之罪,這可是鐵證如山的。

可縣尉預料中的事情卻並未發生,因為就當縣衙的衙役們準備動手的時候,門外有人一路急奔著傳來了消息,這人跑的倒是極快,既是叫縣尉的計劃落了空,也是救了他的性命。

蓋因依大唐律例,對抗公堂雖是大罪,但有些人卻不在其內。

“啟稟縣尉,刺史大人來了。”來人一邊跑著進了大堂,一邊對堂中的縣尉道。

刺史大人?

縣尉萬萬沒想到刺史竟會突然來此,著實叫他措手不及。

報信之人進門不過片刻,楚州刺史方安便快步走了進來。

“刺史大人,不知何事大駕光臨。”縣尉見方安入內,忙上前拜道。

縣尉上前欲獻殷勤,但刺史方安卻對縣尉置之不理,反倒上前對李恪拱手道:“方某不知公子在此,未能親迎,還望公子勿怪。”

縣尉官卑職微,不曾見過李恪,但方安乃楚州刺史,每歲均需進京稟職,在朝堂之上見過李恪不止一次,自然記得李恪的模樣,不過李恪未露真名,自然就是不想暴露身份,方安上前也不稱李恪王爵,隻是口稱公子拜道。

方安識得李恪,李恪也還認得方安,李恪見得方安入內,扶起方安,笑道:“原來是方刺史,方刺史何過之有,今日若非方刺史在此,聽著這位縣尉的意思,我怕是都未必能完整地走出這山陽縣衙了,改日我若得閒,還當回書家父,告知方刺史之功才是。”

李恪的話聽著客氣,似是在為方安請功,但方安的臉上卻絲毫不見輕鬆之色。

李恪極得李世民寵愛,不同於尋常皇子,李恪在他楚州的地盤,就在他的眼皮底下被拿進了衙門,若是叫李世民知道此事,哪還會有他的好果子吃。

方安聞言,忙道:“公子實在是折煞方某了,此間之事實在是方某禦下不嚴,哪敢勞公子玉筆,還望公子高抬貴手。”

方安不是庸吏,頗有些本事,今歲是他在楚州待的第三個年頭了,此前兩載的吏部歲末考課他均被選為“上”,若是他今歲再被選為“上”,便可調任高升。或是調上州刺史,或是為兩京要員,運氣再好些,甚至有調入六部九監為正堂官的可能。

若當真是李恪的一封書信進了京,莫說是高升了,他的項上人頭能否保住都是未知。

一旁的縣尉見了方安的話,哪還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方安,楚州刺史,堂堂正四品大員,是他往日看著宛在雲端,都不敢高攀的人物,可如今竟唯唯諾諾地站在了李恪的身前,以門下自居,李恪的身份又該是如何?

不消再多說半句話,這縣尉頓時感覺自己全身的氣力已被抽光,站立不穩,栽倒在了地上。

方安回頭瞥了倒在地上的縣尉,仿佛看著一個半死之人一般,頓了頓,對李恪道:“公子放心,今日之事方某必給公子一個滿意的交代,不使公子難做。”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