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曬鹽(2 / 2)

庶子奪唐 江謹言 3575 字 10個月前

鹽池不深,李恪放探到手腕處便已經觸了池底,李恪伸手在池底摸了摸,摸了片刻,竟從池底摸出了一撮細細的,如沙般的東西。

池底的沙土早已夯實,他摸到的斷不會是沙子,李恪緩緩將手邊摸到的東西掐起,緩緩地從池底拿了出來。

李恪攤開手掌,烈日陽光的映射之下,李恪仔細地看去,他的手掌之中躺著的竟是一小撮淺色,透著光的,如白沙一般地東西。

李恪當著眾人的麵前,將手掌湊到自己的嘴邊,張口嘗了下去,入口之後,李恪覺出了一種苦澀,但就在這苦澀之中也還帶著明顯的鹹味。

許是因為日頭尚未曬足,許是因為尚未過篩,李恪掌中的東西自然還遠不能稱之為鹽,但李恪的臉上已經露出了難掩的笑意,李恪知道,他的法子對了。

李恪嘗了口池底之物,便麵露了笑意,周圍正在攪和的鹽工看著眼前這個本該高高在上,但卻舉止怪異的楚王殿下,臉上也滿是好奇之色。他們也想知道,這位楚王殿下究竟在鹽池之中嘗到了什麼,竟能叫他展顏露笑。

李恪看著一旁的鹽工都看著自己,也都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於是指著鹽池,對鹽工道:“你們若是敢試,也都可以一試。”

一旁的鹽工得了李恪的話,連忙放下了手中的木棒,對李恪道“殿下尚且不怕,我等還怕些什麼。”

說著,也學著李恪的模樣,探手下去,緩緩地在池底撮了一小撮,緩緩地放入了口中。

“鹽,竟然曬出了鹽。”嘗過之後的鹽工,臉上滿是興奮之色,指著鹽池激動道。

但凡食鹽,也有粗鹽、細鹽和飴鹽之分,這些鹽工雖然產鹽,但他們平日家中所用的鹽卻是作價最低的粗鹽,多少也帶著些苦澀,比起他方才所嘗的也好不太多,故而有此一言。

不過李恪笑了笑,卻道:“這鹽中還帶著些鹵味,還算不得是鹽,這要想成鹽,還需再曝曬上兩三日,仔細地篩上一篩才行。”

鹽工聞言,卻道:“殿下天縱之才,自千年前有煮鹽一說以來,有誰人能想到曬竟也能曬出鹽來,有殿下此法,隻需再將這鹽場擴大,興建鹽田,淮南百姓用鹽便不再為難了。”

李恪看著鹽工激動的模樣,擺了擺手笑道:“何止是淮南,此法若是能成,本王將在淮南大興鹽田,屆時鹽田所占當在萬畝,莫說是供應淮南了,就算行銷天下亦非難事。”

以眼下常見製鹽之法多為煎煮,煎煮所耗無非有二,一為水,二為柴,鹽城臨海,海水取之不儘,自不緊缺,千百年來製約著淮南鹽營的一直都是柴。

煮海為鹽,耗柴甚巨,而且鍋釜更是有限,能煮出來的鹽自更是有限,這也是鹽價一直居高不下,百姓食鹽不易的緣故。

而如今李恪卻把曬鹽之法生生提早了七百年麵世,自此製鹽不必皆賴煎煮,製鹽的耗費少了,鹽價自然也就會慢慢地降了下來。

王玄策看著眼前的一幕,看著蹲在鹽池邊,真正地像一個少年笑地真誠的李恪,一瞬間王玄策似乎知道了李恪為何要對此事如此上心。

以李恪的權勢,要奪鹽行不難,大可不必與鹽工同列,又耗費上這般心神,李恪現在在做的,卻是借著眼下的這個時機,為天下萬民多謀一分生機。網,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