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論(1 / 2)

庶子奪唐 江謹言 3896 字 10個月前

魏王李泰,與李恪年紀相若,前後差了不過一歲,李恪之官大都督,外鎮地方已近三載,但魏王李泰卻一直留在長安,未曾出京。

楊妃聽了武媚娘的話,起初也覺得甚是訝異,楊妃沒想到武媚娘竟會這麼說。

楊妃問道:“我兒怎的想起此事的?”

武媚娘回道:“皇子在京,難免在朝堂生亂,隻要魏王還在長安,便會一門心思想著如何對付三郎,若是他之官地方,到時州務纏身,無心他顧,京中之事又鞭長莫及,父皇耳邊自然就安靜了。”

楊妃點了點頭道:“我兒所言不錯,隻是魏王因皇後的緣故,得陛下寵愛,更兼寬胖體弱,不便遠行,要讓魏王外放出京,恐怕極難啊。”

李泰之所以可得留京,其中的緣故無非有二:其一,李泰乃長孫皇後所出,是為嫡次子,為李世民所愛,特所寵異;其二,李泰身材寬胖,身子骨也弱,若是遠行恐多有不便。故而李世民特準魏王留京,不必之官。

武媚娘問道:“阿娘所指可是貞觀六年,群臣議諸王外放之官之事?”

貞觀六年,李世民曾借漢王枉法之事力推廷議,促太上皇諸子,李世民諸弟離京之官,那一次,漢王李元景、荊王李元景、徐王李元亨等都因此外放出京,不過那一次李恪和李泰仍舊得以保全,留於長安。

楊妃道:“不錯,貞觀六年、貞觀七年,朝中都曾有過親王外放之議,貞觀六年,上皇諸子外放。貞觀七年,白虹貫日,天降異象,群臣又於朝中諫恪兒外放,時陛下庇護,本欲硬留恪兒在京,但恪兒為父分憂,便自請了外放,這才離京。魏王得陛下寵愛,不在恪兒之下,而且魏王還有皇後庇護,若是魏王自己不肯如恪兒那般自願離京,要逼魏王離京,恐怕難了。”

李泰本就和李恪一樣,極得李世民寵愛,再加之李泰更兼體胖,又有長孫皇後庇護,若是李泰自己不願,想要使李泰外放出京,自然難比登天。

武媚娘道:“魏王其誌不小,要他自願離京,絕無可能,需得另想法子。”

楊妃看著武媚娘的模樣,似乎也不是無的放矢,於是問道:“我兒可是有法子了?”

武媚娘一雙柳眉尾簇,思慮了片刻,而後對楊妃問道:“阿娘以為魏王能得留京,主因何故,是皇後庇護,還是身形寬胖,不便遠行呢?”

楊妃不假思索地回道:“上皇之子年幼,尚且外放之官,在京諸皇子中,以魏王最是年長,魏王能留京中,多賴皇後庇護。”

武媚娘道:“阿娘所言極是,所以要使魏王離京,關鍵不在魏王本身,而在皇後。”

楊妃回味著武媚娘的話,想了想,臉上緩緩地竟露出了一絲訝色,她沒想到,以武媚娘的年紀,竟會有這般見識。

武媚娘所言分毫不差,李泰能否留京從來都不是他自己能定奪的,能定奪他能否留京的是長孫皇後,這看似簡單,卻是朝中多少人都沒看透的事情,竟被武媚娘這個小女子輕飄飄地點了出來。

原本,楊妃力主為李恪迎娶武媚娘是因武媚娘乖巧懂事,行事大方得體,其母楊氏與他又是同宗,可如今看來,她的這個兒媳似乎比她所想的還要了得地多。

同樣的年紀,一瞬間,楊妃似乎能從武媚娘的身上看到四年前李恪的模樣,那時的李恪同樣年少,但心思卻也同樣的通透。

一時間,楊妃甚至都很難想象,以武士彠謹慎卻又敦厚的性子,是如何生出這樣心思靈巧的女兒來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