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沙匪(2 / 2)

庶子奪唐 江謹言 3451 字 10個月前

李恪說著,嘴角突然露出了一絲笑意,接著道:“而且終晉一代,六百五十六載國祚,國君四十一任,先為候,而後稱公,其間竟也無一人能稱王稱帝的,我想要的,他們縱是庇佑,恐怕也給不了吧。”

武媚娘聽著李恪的話,不禁也笑了出來,武媚娘掩嘴笑道:“三郎說的也是,終晉一代,六百餘年,遵循襄王守夷一策,最多的也不過是爭那一個春秋霸主,所求確實小了些,與三郎不同。這既是國策所致,也是時局所限。”

李恪聞言,好奇地問道:“哦?何為時局所限?”

武媚娘道:“時晉文、齊桓之輩,亦為英主,一時之選,但仍舊為蠻夷之族所擾,不勝其煩,在他們看來,燕趙之地已是極北,可他們又怎知,如今我華夏之盛,已兵出漠南,製控磧北呢。”

李恪讚同道:“媚娘所言極是,正和我心。”

李恪說著,聽得武媚娘提及了漠北之事,於是喚過了一旁護衛的薛仁貴問道:“仁貴,本王命你籌備之事準備地如何了?”

薛仁貴回道:“殿下放心,馬匹、糧草一切俱已準備妥當,隻待殿下令下,便可啟程。”

李恪道:“此番北赴戈壁,你欲攜多少衛率兄弟同往?”

薛仁貴回道:“末將欲攜親事府將士一百人。”

李恪問道:“一百人?梯真達官此番南下迎親,至少要有千隨從士卒,你隻帶百人會不會少了些。”

薛仁貴胸有成竹地回道:“一百人足矣,此番北上,末將不是為殺敵,而是為襲擾,隻要不與薛延陀大軍正麵廝殺,百人已是夠了,若是再多了,恐怕惹人懷疑,沿途也頗多不便。”

李恪聞言,點了點頭道:“仁貴說的也是,大漠沙匪總數雖不少,但各自分布雜散,各處勢力人數也不多,百來人,倒也合理。”

聽著李恪和薛延陀的意思,原來李恪此番出城郊遊不過是個幌子,李恪出城的真正目的是為了給薛仁貴打一個掩護,讓薛仁貴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帶著王府衛率北上大漠戈壁,前往伏擊押送牲畜往靈州和親的梯真達官。

李恪為了阻撓和親之事,遣人襲擾和親的薛延陀使團,此乃重罪,若是叫旁人知曉,縱是李恪也難當責任,故而務必要用信得過的人。

薛仁貴李恪自然是信得過的,而楚王府衛率跟隨李恪數載,也是信得過的,可若是楚王府衛率突然少了百來人,難免會叫人生疑,故而李恪尋了個由頭帶著王府衛率出城郊遊,而後再由薛仁貴率眾北上,才可保萬無一失。

李恪道:“梯真達官一眾恐怕就在這一兩日也就啟程了,你晚些時候便帶人去吧,漠北局勢,可就看你這一行了。”

薛仁貴俯身應道:“殿下放心,末將必不辱使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