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 第31章 午飯
“小雙, 快些,火已經燒旺了。”裴容和孟冬立馬停止了閒聊,三人一同聚集在泥灶麵前。
“冬哥兒, 這泥灶是裴大哥糊的嗎, 我怎麼覺得有些不結實。”秦小雙探著頭繞著泥灶一圈看了看, 果然看到了一些裂縫。
“是嗎?”孟冬一直以為裴大哥做的東西都很好。
裴容哪裡顧得上泥灶壞不壞的事,他捧著這一大堆螃蟹都要累死了, 連忙把兩人喊開, “小雙, 你把鍋架上去。冬哥兒, 等油熱了,你把花椒和蔥頭扔進去。”
“好。”聽裴容這麼指揮著,他們兩人心中也有了些緊迫感。再也不敢耽擱時間, 聚在泥灶前眼也不眨。
火勢很旺, 小鍋裡的油逐漸冒起了小泡,裴容伸手在油上麵探了探,而後示意孟冬把調料放下去。
乾花椒和小蔥一入油鍋,濃烈的香氣立馬四散開來, 孟冬被香味吸引, 不由得多聞了幾口。
花椒爆香之後,裴容讓他們兩人都先離開以免被油濺傷, 他瀝乾竹簍裡的水分,趁著油熱, 把小半個竹簍的螃蟹全都倒了進去。
這些螃蟹早上來時裴容已經處理過, 入油鍋一炸, 螃蟹的青殼很快就變成了紅通通的顏色,看起來十分酥脆。
裴容用竹筷時不時攪拌一下, 讓每一個螃蟹都受熱均勻,不一會兒,炸螃蟹的油香味愈來愈濃,孟冬和小雙對視一眼,兩人都跑到了裴容身後觀看。
裴容的廚藝很好,他用竹筷按了按油鍋中的小螃蟹,便判斷這一鍋螃蟹差不多都炸好了。
孟冬拿過竹簍準備將剩下的一半倒進去,秦小雙用筷子一個個地夾出來放在另一個乾淨的簸箕中,出鍋後他還灑了一些鹽巴。
螃蟹一炸好,秦小雙就迫不及待給他們一人分了一個。
孟冬接過屬於他的那一個,他還是不敢一下子入口,掰下蟹鉗看了看而後才放入口中,外殼已經被炸至酥脆,內裡的蟹腿肉雖然很少依舊鮮嫩,吃起來有一股獨特的風味。
他回頭一看,小雙已經好吃到手舞足蹈起來,繞在裴容身邊轉來轉去。
“好了,嘗一個試試,這還有大半鍋沒做完呢,現在急著吃以後就沒得吃啦。”裴容一邊看火一邊催促道。
孟冬小心放下螃蟹,去給他幫忙。
炸螃蟹的油香味飄出好遠,自然也被趕回來的裴應川給聞到了。
他昨日走得最早,並沒在鎮上停留多少時日,因此今日回來時剛好中午,一回來便看見草屋門前的三個人正圍著泥灶做些什麼。
這味道很香,他甚至聞出了花椒的香味。
據他所知,這裡的人多用花椒作為調料,他來之後並沒有看見過辣椒植株,應當是還未引進。看著那邊熱鬨的三人,他提著剛買的瘦肉,加快了回去的步伐。
第二鍋螃蟹下鍋時,孟冬和小雙也不怕了,兩人都聚在油鍋旁邊看裴容動作,談論起這螃蟹的吃法。
“隻要不讓它受潮,這些炸螃蟹可以放很久的。”裴容提醒道。
孟冬接過竹簍,認真詢問道:“那我可以把螃蟹包起來掛在房梁上嗎?”
裴應看了看草屋,“也可以,不過夜裡有露水,要不把它放在火堆旁邊吧,能保存得久一點。”說罷,他用竹筷一個個瀝了油裝起來。
泥灶裡火漸漸小了,等油涼去掉花椒便可以裝起來繼續用。
秦小雙接過所有炸好的螃蟹,倒出一大堆放進了裴容的籃子裡,而後和孟冬平分了剩下的一些。
三個人等著油涼,順便給螃蟹撒鹽,秦小雙已經偷偷吃好幾個了。
孟冬還拿著他剛才那一個沒吃完的猶豫著要如何下嘴。
“冬哥兒,我回來了。”裴應川拎著東西出現在了孟冬身後。他將瘦肉和工具都掛在了土牆上,同裴容和秦小雙一一打著招呼。
孟冬正學著秦小雙的樣子大口咬下,聽見他的話音便立刻停了手。
“螃蟹性涼,千萬不要多吃。”裴應川不放心地叮囑道,他其實是怕孟冬吃多了受不住才特意開口,並不是故意要掃他們的興致。
“裴、裴大哥。”秦小雙費勁地咽下一大口。
孟冬同他點頭示意後立馬跑去洗了手,他的手油乎乎的一點也不舒服。
“裴大哥,借你的泥灶一用。”裴容笑著說道,這幾日他與冬哥兒這大哥也算是相熟了,便覺得他人也不似之前那樣冷淡,是個性子十分沉穩的人。
“你們儘管用,不用特意告知我。”裴應川回答道。
“裴大哥,你既然回來了不如和我們一起吃午飯。我來下廚。”裴容今日來的時候就有此意。這鍋有了菜也有了,不如中午就在草屋這裡吃飯算了。
孟冬不想麻煩裴容連忙開口:“裴容,你忙了一上午了,還是我來吧。”
“好啊,冬哥兒,我來給你幫忙。”秦小雙立刻往快要熄滅的泥灶裡塞了些柴火。
眼看著孟冬他們都忙了起來,裴應川哪裡還能拒絕,隻能洗了洗手,做起了切肉的活。
於是又是煙熏火燎地一頓忙活,半個時辰後,他們四人便做出了四個菜。一道木耳炒瘦肉,一道野菜乾雞蛋湯,一盤炒青菜,外加剛剛炸好的螃蟹,主食是雜糧米飯。
如此,兩個小木凳拚在一起成了飯桌,四人一人一邊吃起了米飯。
今日這瘦肉是他去了肉攤買的,瘦肉價格比肥肉便宜,他買了一斤多一些,花了三十幾文。
他們三個哥兒有說有笑,時不時便與裴應川搭幾句話,這一頓飯自是和和樂樂。
飯後,裴容和秦小雙還不願意離去,他們用孔春良留下來的鋤頭幫孟冬把韭菜根和蘿卜種子都種了下去才肯離開。
幸好今日是陰天,中午種植也沒有問題。
孟冬待他們離開後便同裴應川一起給這方小菜地全都澆了水,至於新挖上來的那攤土,兩人都還沒動。
整個下午的時間,孟冬一直在忙著編那個大竹筐,裴應川去找了秦二郎,同他又進山采了藥,隻是今日何大夫和溪哥兒仍未回來,他們采的藥都先拿了回來。
裴應川這次去才知道他和秦二郎上次采藥賺了那麼多純屬是運氣好,何大夫和溪哥兒每次收購到一定量的草藥後便不收了,那日恰逢溪哥兒要的分量少,他們回去地最快,這才把草藥都賣了出去。
不過秦二郎說今日采的這些藥也可以先曬乾儲存著,等到過些日子城裡的商戶會來收購,到時候各人的草藥記了分量拿到村裡,再由村長交涉全都賣給城裡的商戶,最後按量分錢。
既然如此,裴應川便打算時不時進山一趟,除了草藥也能順便找找有什麼彆的東西。
晚上裴應川又去了林子一趟,孔春良並不在屋裡,他問孔大娘,她便閉口不談,一個字不肯透露孔春良的下落。
不過他去了灶房查看了一番,這孔大娘仍做了兩個人的飯菜,便知曉這孔春良一見他來就躲了出去。
裴應川倒不意外,以後日子還長,慢慢來。
待他回到草屋天已經蒙蒙黑了,屋頂上用來壓住茅草的石頭不知為何掉下來了幾個。他一一撿起堆在了牆角處。
晚飯時孟冬告訴他這泥灶已經有了裂縫,他還未來得及查看,便趁著這最後一點光亮,按照孟冬說的地方一一檢查,幸好縫隙還小,一時半會不會裂開,等到哪天糊牆就用泥巴一起糊一遍。
屋內,孟冬不知在做些什麼,一陣接一陣的響聲傳來,裴應川掀開簾子走了進來。
火坑裡的火明明滅滅,孟冬正在擺弄那個水壺。
“怎麼了?”裴應川走到他對麵坐下。
“裴大哥,這水壺好像被火燒脹了。有一處凸出來了。”
裴應川伸手接來水壺,用手摸了摸水壺外壁,那裡確實有一處凸起,不過整體依然十分結實。
“無礙,還能用。”
裴應川右手使力將那一片凸起給掰了回去,隨手從火坑裡掏出幾根木柴,塞進水壺,他又遞還給了孟冬。他接過水壺,起身去了草屋最裡側。
裴應川掏出一節木頭,加快了速度削削磨磨,那節木頭越來越光滑,有了些形狀,和之前那個粗糙物件已經大不相同。
看來新工具確實是順手些。
簾子後的草床裡,孟冬聽著那時有時無的削砍聲,很快就睡著了。
裴容房間。他剛端起洗漱的木盆準備去屋外將水倒了,然而還未走到門口就聽見灶房裡他爹正在和他後娘商量些什麼。
雖然話音很小,他依舊聽了個七八成。
“裴容年歲不小了,你是個什麼打算。”這是他後娘林梅月的聲音。
“我也想有打算,可是容哥兒哪裡能聽我的話呢,你也少說些。”他爹話語裡也有些不耐煩。
“我是為容哥兒好,村裡那些年歲合適相貌端正的漢子早就被挑完了。”
裴容一時不明白他後娘這是什麼意思,他也懶得深思,索性將木盆裡的水嘩啦啦潑了出去。
水聲一響,那邊的話音立刻消失了。裴容轉身進了屋內。
第032章 第32章 學堂
翌日清早, 收拾齊整且手拿板凳的裴應川正站在小河邊的土路上,猶豫著要不要繼續前進。
此刻時間還早,他怕去得太早打擾了徐夫子的清靜。左右思慮一番之後, 他還是提起腳步走進了竹林裡。
清晨露水稍多, 還未等他走近學堂便聽見一聲接一聲的朗誦聲, 已有四五個孩童起早來朗讀文章了。
裴應川沒有看到徐夫子的身影,便從另一扇門走進了學堂後排。
他將板凳放於後排空地, 轉而拿出沙盤, 撫平沙子, 等待徐夫子到來。
然而徐夫子未等到, 先等來的是一群好奇的小孩兒。後來進門的孩子們,一個個總要從他的身邊路過,時不時好奇地打量他幾眼, 也有一些一直盯著他看, 似乎是在疑惑他一個大人為何到了學堂。裴應川隻覺得他如今好似動物園裡被人參觀的小動物。
不過很快這群孩子都加入了誦讀之中,倒是沒空來看他了。
裴應川不知曉他們讀的是什麼,隻好在沙盤裡仿寫他之前在書店裡看到的那些字。
“裴叔叔,你怎麼來了。”葉思流來得晚, 坐的位置離裴應川很近, 因此他才開口問了這麼一句。
“同你一樣,自然是來學習的。”裴應川回答道。
“那你有書嗎?”葉思流盯著他手中的沙盤繼而問道:“這是什麼?”
“這便是我的書。”裴應川輕聲回道。時間不早了, 預計徐夫子快到了,他也沒有同這孩子多說。
“我的書可以給你看。”葉思流很默契地小聲回應。
兩人正交談著, 屋子前門處徐夫子拿著一遝書本端坐在了書案旁。誦讀聲也在此時停止。
徐夫子摸了摸自己的胡子, 一眼就注意到了坐在角落裡的那人, 他微微點頭,露出滿意的神色, 作為一名夫子他自然喜歡好學的人。
“甲乙兩班先自行完成昨日的課業,丙班隨我溫習文經。”
原來徐夫子將學子按照年齡分成了三個班級分開教課,看樣子甲班學子年齡最大,不過裴應川很識趣地把自己分到了丙班裡。
葉思流年歲雖小,已是乙班學子,用不上丙班的文經,於是便悄悄地遞給了坐在他旁邊的裴應川,遞過去的時候還眨了眨眼睛。
裴應川倒也沒有拒絕,葉思流把書遞了過來便說明他已經用不上了。既如此他也不需要扭捏,何況他與這孩子還有些交情。
他們倆的一舉一動自然也被徐夫子全都看在了眼睛,不過他沒說什麼,特意從頭開始溫習,丙班的學子大都七八歲,那姓裴的漢子自然能跟上。
如此,他便逐字開始講解。
裴應川低著頭,一邊拆解筆畫一邊記住字形,好在這些字他都很熟悉,邊認邊記,速度倒是比徐夫子講解得快一些。
如此約一個小時過去了,丙班的授課結束,徐夫子便去同甲乙兩班的孩子講解文章,不過他放短了講解的時間,留出了更多用於思考和提問的時間。
裴應川一邊聽著一邊溫習今早所學的知識。一早上他差不多學了兩三頁,按照這個速度下去,兩個月他便能學完整本文經了。
上午課程學習完畢後,下午徐夫子開始講解算經上裡的內容,裴應川自然也一一聽了,隻是很快他就發現,丙班要學的隻是些簡單的加減乘除,乙班內容更難一些,甲班則涉及到了應用題和各種定理。
不過就算是甲班的題裴應川略微思考一番就能得出答案,算不上難,如此他便專心溫習起上午的文經,並打算此後上午來學習下午就留在草屋做活。
中午他也沒有回到草屋,而是吃了幾個昨日進山采摘的野梨子。山裡的野梨子很小,味道也算不上很甜,但是吃起來自有一股清新的味道。
下午放學的時間倒是比上午早一些,他也沒有回去,找出了之前做的簡陋魚竿坐在小河邊釣起魚來,葉思流這孩子也不願回去,同他一起坐在了小河邊。
他沉默釣魚,這孩子就在一旁給他挖著蚯蚓,不一會兒就找出來了四五條細長的紅色蚯蚓。見到草繩被拽動他比裴應川還興奮。
然而前幾次魚兒都是咬了蚯蚓就跑,他倆等了許久也沒釣上來一條。
“裴叔叔,你把魚鉤往那裡甩,那裡有小魚,我看見了!”葉思流急得恨不得親自上手。
“魚鉤大,魚兒小,是釣不上來的。”裴應川解釋道,順便把魚竿向一旁的水草叢裡甩了甩,兩人又等了好一會兒終於等到了動靜。
裴應川小心地提起,隻見乾麻繩做成的漁線被完全繃緊,水麵不停地蕩起波紋,用力一拉,一個魚影就顯現了出來,他立刻把魚竿拖到了岸上,以免魚竿承受不了重量斷裂。
魚兒被摔到了岸上,葉思流扔了手中的蚯蚓立刻跑出去看,“裴叔叔,是那種魚,可以燉湯的。”
裴應川走近觀察,這魚通體偏黃,個頭偏小,是野生的鯽魚,肉質鮮美卻多刺,拿來燉湯確實合適。
他用草繩把魚兒穿好遞給了葉思流,“拿著,快回去吧,時間不早了。”
“好,謝謝裴叔叔。”葉思流接過魚兒看了又看,開心得不得了,把挖來的蚯蚓放好之後便一路小跑著回了家。
裴應川迎著晚風又在小河邊坐了半個小時,最終收獲了一大一小兩條野鯽魚,他走時還記住了這次下魚鉤的地方,預備著過段時間再來一趟。
然而等他提著魚回到草屋,卻沒見到孟冬的身影。
將鯽魚放在竹筒裡,他又沿著草屋繞了一圈,仍舊未找到人。
裴應川有了不好的預感,他掀開草簾進了屋。屋裡的東西仍舊整整齊齊擺著,和他走的時候沒有變化。
此時正是吃晚飯的時間,泥灶裡的火早就涼透了,說明人離開後一直未回來。
短短一瞬,裴應川的腦海裡湧出許多猜想,屋子裡的東西全都完好,孟冬如果準備離開不會什麼也不帶的。他同樣也知曉,依照孟冬的性子,定然不會這樣不告而彆。
或許是去了村裡。他這般想著,卻控製不住地向著林子那邊走去,路還未走到一半,自身後傳來的話音讓他立刻止住了腳步。
“裴大哥,你怎麼要往林子裡去。”
是孟冬的聲音。
裴應川轉身看去,隻見他懷中抱著一捧乾草正站在草叢中間,身上還沾著許多草籽和細碎的乾草屑,整個人看起來像是在草地裡滾過一般。
“我去找孔春良讓他明日來做活。”見他安好,裴應川也沒把他剛才的猜測說出來。
“好,這是我去小雙告訴我的地方找到的野雞蛋,有好幾個,今晚炒來吃吧。”孟冬為自己的收獲感到高興,言語中的歡喜快要溢出來。
“嗯,你小心些,我去找孔春良。”裴應川溫聲回道。
見孟冬一瘸一拐地走到了草屋門前,裴應川才收回目光,他剛才注意到他脖子上的傷痕已經快要消失了。
孟冬這幾日試著不用樹枝行走,慢慢地走路已經比之前要穩多了。他把撿來的野雞蛋帶著乾草放在了竹籃裡,正準備倒水煮粥的時候卻驚喜地發現竹筒裡擠著兩隻小魚。
應當是裴大哥帶回來的。孟冬摸了摸魚身上的鱗片,聞到了一股腥味。
這種魚他之前倒是見過,煮的湯味道很香,據說吃了還會變得聰明。
靜靜地看了一會兒之後,孟冬輕車熟路地準備起晚飯,等到泥灶的火燃燒起來時,修理過孔春良的裴應川也趕了回來。
孟冬燒粥,他便準備起今晚的菜。
“今日做蒸蛋可好。”他在泥灶的另外一邊蹲下身,詢問孟冬的意見。
“好!”蒸蛋孟冬隻見過卻沒吃過,自然很是期待。
兩人一人燒火一人炒菜,配合十分默契。
……
次日,昨晚被裴應川“修理”過一頓的孔春良早早地就來到了草屋報到,他縮著手腳站在門前等待孟冬吩咐。
他不知道裴應川去了學堂,還以為人還在下麵的窯洞乾活。
不過經過昨日裴應川的“好心勸告”就算他真的不在,孔春良也不敢亂跑。
“上次你隻做了半日的活,今天就先補齊這半日吧。”孟冬坐在石頭上吩咐道,“裴大哥在修整窯洞,你就把這黃泥和一和,把土牆外麵破損的地方都糊平整。”
孔春良也知曉這哥兒雖然腿瘸也是個心狠的人,上次還用燃著的樹枝燙他,此刻隻能期盼著趕快做完活,最好能早點回去。
見到今日要做的隻是糊牆的活計,他倒還覺得好受些。
裴應川這邊,他聽完早上的課就去後山砍樹,去除樹枝後分段挑出最合適的帶回草屋。
這幾日孔春良每日都來做活,他身上的擔子也輕了些。
如此他就過上了這樣的生活:早上去學堂上課,下午回來倒騰那些木材。傍晚時或是去釣一會兒魚,或是同孟冬一起去矮草叢裡找一找野雞蛋和菌子,又或是時不時與秦二郎約好去後山采草藥,夜裡回來繼續趕工,總之每日都過得十分充實。
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過後,那些木材都被他分割開來做成了一些玩意兒,他也琢磨出了一個賺錢的法子。
第033章 第33章 買賣
入夜, 裴應川拿出一遝樹葉挑挑揀揀後遞給了孟冬,這是他這幾日學習的成果,一些較難的文字他都刻在了樹葉上, 孟冬見他溫習也會一起跟著看, 時間長了他也認得了幾個字。
裴應川知曉孟冬聰明, 因此溫習時也會順便教他,若是他無空就把沙盤和樹葉都留給孟冬, 讓他一個人寫寫畫畫。
譬如他今晚就沒有時間複習, 隻好先讓孟冬隨便看看之前的。
他起身看了看放糧食的地方, 那裡的雜糧已經所剩無幾。算算手中的銀錢, 賺錢的事已經迫在眉睫,再不能等下去了。
裴應川抓起地上削了一半的木材,抓緊趕工。
這些日子孔春良每隔一日回來做活, 有裴應川看著他也不敢偷懶, 不僅幫他們平整了草屋的外牆,還修了泥灶,挖了窯洞,總之當初約定好的做十日的話他都已經完成了。
與此同時這幾日裴應川除卻學習就是留在草屋做東西, 木材有限, 他做了二十幾把木梳,還有一些小玩具。
這些玩具有他之前在博物館看到的鳩車和七巧板之類的傳統玩具, 還有一些寶劍,大刀之類的木製武器玩具。總之除了那個鳩車費了他一點心思研究, 其他的製作還算簡單。
那二十幾把梳子都是他用來練手的, 前幾把十分粗糙, 到後來熟練了他便給其中一些刻上了花紋,又給梳子柄部設計了獨特的形狀, 比如遠山形狀和兔子形狀。
除了留了一把普通的放在草屋他自己用外,也給孟冬準備了一把小些的刻有花紋的,剩下的二十幾把他都打算帶去城裡賣掉。
之前他在城裡各家鋪子閒逛時,並沒有看到在買梳子的路邊攤販。他這些練手之作定價低些也是有一定市場的,日後閒暇時間可以多做一些就當是多一門生意。若是做熟了還能嘗試多弄些花樣,也不知葉大哥收不收。
裴應川原來還想多做些玩具,但是這些小玩具不僅費時費力,價格也不好定,也不是城裡人生活的必需品,隻能滿足他自己的創作癮罷了,就先做了幾個出來試一試水。
賣力氣的活不能日日乾,但是做木工他倒是十分歡喜,隻是不知道做的時候舒心,賣的時候能不能一樣舒心。
眼下這一批夠他未來一個月賣的了,裴應川停下了打磨的動作,他不祈求能一下子全都賣出去,但願能夠賺回買器具的錢。
孟冬知曉他明日要去鎮上,便把他做的那個大竹筐拿了出來用來裝那一大堆的梳子和玩具。裴大哥做東西時也不避諱著他,孟冬也知曉他的意圖。
……
第二日清晨,徐夫子依舊往常的時間進了學堂,隻是他一眼就發現原先那個來旁聽的漢子今不知為何並沒有來。
這個姓裴的漢子,剛來那些日子聽課還算認真,奈何過了一段時間後下午便不來了,今日早上也不見了人影。
如此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不知他為何要來旁聽。徐夫子搖了搖頭,沿著屋內踱步一圈,他停下腳步,在葉思流的身邊停留了一段時間。
這孩子素日與那姓裴的漢子交好,這幾日的課業倒是進步了許多,尤其是算術一門,也不知是不是突然開了竅。
他捋了捋胡子,短歎一聲。作為小溪村的夫子,他自然希望能夠更多孩子能走出小溪村,識字成材,考出個功名,隻是大多數孩子都想要多認識一些字,好找些糊口的活計罷了。
若是真有那成才之人,倒也能圓了他一番心願。
與此同時,裴應川已經來到了離城門口不遠的地方,他背的這一大筐東西屬實有些重,若是按照往日的速度,這個時辰他應當早就到了城裡。
不過今日似乎是大集的日子,路上的人和他第一次來的時候差不多多。
緊趕慢趕又走了半個小時,他終於看到了賣胡餅的老伯。
裴應川照舊買了一個胡餅當做早餐。
“你這小子又帶的什麼東西。”攤主老伯今日忙多了,不過仍要擠時間看一眼他的竹筐。
裴應川看他找錢結錢還有空來看他,倒也沒有隱瞞,這老伯沒什麼壞心眼可以結交。
“老伯,我這是一筐木梳,不知道能不能在你旁邊擺個攤。”
“成啊,你來這裡擠擠也行,隻是這攤位是交了銀錢的,你可得補我一些。”老伯邊忙邊與他商討,“少說也要六文錢。”
他這話一說,旁邊來買餅的攤主就開始拆台道:“李老頭,你一日也就交六文的銅錢,還讓這個年輕漢子全都給你出了不成。”
老伯也就是李老頭聽他這話也有些不好意思,遂改口道,“你做半日生意,就給我兩文罷。”
他們這攤擺在城門口,攤位費自然也低一些,主要是和那些進城的村民做生意,城裡人一般不會特意出城來買,賺的自然要比城裡的攤販少一些。
既然這老伯姓李,裴應川也知道了為何那日李老頭非讓他在李鐵匠那裡買東西,兩人應當是一家人。
裴應川此前就觀察過這裡的人流量,花兩文錢擺攤還算劃算。
於是他便遞了兩文錢給李老伯,抖了抖薄布,掏出了幾把木梳和玩具。
李老伯這會兒也忙完了,遂坐在他的身邊拿起這些木梳一個個看起來,裴應川拿了個最便宜的遞給他看,“李老伯,可要買一把,四文錢。”
這種最便宜的隻是沒有花樣,且形狀方正了一些,隻是看著不如他後做的那些好看,並沒有什麼質量問題。
李老頭看了看他手中的,搖了搖頭。“這種三文錢還差不多,這個倒是有趣,要幾個銅板。”
他拿的是裴應川做的鳩車,隻有三個。
“這個是鳩車,前麵套根繩子便能拉著走,是給四五歲的孩童玩耍用的。李老伯若是把那把梳子一起拿著,一共就算三十五文錢。”
裴應川這鳩車形狀特彆,中間是一個圓頭圓身有著長長尾巴的木鳥,鳥的兩側裝上了可以旋轉的木輪,輪子上刻有花紋,鳥頭鳥身都刻有羽毛等紋樣,還算可愛。
隻不過這裡所有的東西都沒上桐油,看著顏色不太好看。他原本準備今日賺了錢就去村裡買些桐油。
李老伯把那鳩車放在薄布上推了推,說道:“你這車要是有個鈴鐺就好了,年歲小的孩子準會喜歡。”
“加了鈴鐺可就不是這個價錢了。”裴應川回答道。
李老伯猶豫了一會兒最終還是沒有掏錢。三十五文,他要賣二十個餅才能賺回來。
裴應川沒說什麼,把東西一一擺開,等待來客。
很快就有一個被鳩車吸引的孩童拉著大人來到了他的攤子上,隻是可惜兩人都覺得這定價太高,沒有購買。
過後一個小時內,他倒是賣出去了七把不同價格的梳子,全都賣給了十三四歲的少年,進賬四十八文錢。
李老伯趁著閒暇時間又來與他搭話。“年輕人,我看你這小玩意應該拿到城裡賣,就去酒樓那一條街的後街,那裡孩子大多都在那裡玩耍。木梳子不如讓我給你看著,你給我一把貴些的木梳子當做報酬如何。”
裴應川也知道他這樣等下去不是辦法,進城的村民們會花錢買梳子卻不會花大價錢給孩子買個玩具。如此這老伯的提議倒也可以采納。
他與這老伯也做過了幾次生意,也能看出這老伯雖然有些小心思卻沒什麼壞心眼,應當不會做出拿東西跑路之類的事情。
而且這老伯的餅攤在這裡擺了那麼長時間,周圍也有攤主也看見他交了攤位費,也不用怕這老伯翻臉不認人,眛下他的東西。
裴應川略微思考後,挑出了一把他定價十二文的梳子,而後又給老伯講解了這不同的梳子的定價。
“行,這一把如何。其他的梳子是這樣定價的,這些四文一把,這些九文,這些十二文,剩下的二十文,這把最漂亮的四十文,都不改價。”若是改了價就不好計算銀錢了。
他說完還請了剛才出聲提醒的那個攤主做了個見證,對方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他這些梳子裡,九文和十二文的最多。四十文的那一把就是兔子形狀且有鏤空雕花的那一把,梳子尾部也就是兔子尾巴上開了一個小洞,可以綴上自己親手做的繩結。
裴應川知曉梳子也可用作定情信物,便想著往定情信物那個方向製作。
這次二十多把梳子若是全賣出去能有三百多文。
李老伯接過那梳子看了看,有些糾結,“若是我添點銀錢,能否把這個梳子換成那個鳩車。”
“都行。要是您能幫我都賣出去,我免費給您留著。”裴應川不知道他要添多少錢,隻能先給李老伯留著,不過這老伯看起來是真的喜歡那鳩車。
如此他便把梳子放在薄布上鋪好,不過還是把最貴的那把帶在了身上,收拾了一番便帶著竹筐進了城。
裴應川走後,卻見那老伯招招手,對麵攤鋪上立刻跑來一個人,兩人對著那一堆木梳算了半晌也沒算出多少銀錢。
“爹,這些咱也算不明白啊。等那人回來咱拿的銀錢萬一不夠數怎麼辦。”李老伯身旁的那個男人回答道。
李老伯挨個數了數,他也不會算術,“不如這樣……”
第034章 第34章 生意
“不如這樣, 你就假裝來買,我來賣,咱一個個對。”李老伯商量道。
“哎呀, 快些吧, 我那邊的攤子隻有小童看著, 走不得人。”李二毛回答道。
“急什麼,慢慢來。幸好那年輕人不懂事。這麼多梳子, 你大哥收了, 不管是帶去城裡巷子還是拿到下麵的村子裡, 一個加兩文, 少說也是五十文,還有剛才你收的那些……”
李二毛這才沒有繼續焦急下去。李老伯又隨便抓出來一些放到了另一側,兩人匆匆算了剩下那些該賣多少銀錢。算夠了之後便把剩下的梳子一包, 帶到了李二毛的攤位上。
想著還能多拿一個鳩車給自家的小孫子, 李老伯臉上也是止不住的笑意。他之所以沒收那些玩具是因為那東西確實不好賣。
李家大兒子整日走街串巷,專門收購低價的物件,再由其他方式提高價格賣出去,以此掙些銀錢, 他什麼都收, 經手的也能很快賣出去。
李老伯每日也不隻在城口賣餅賣茶水,還負責打探消息。
有些離得遠的農戶或是村民走到鎮上已經是大中午了, 城裡的人都散了大半,東西不好賣又得趕著回去, 因此就有了他們這些撿漏的人。
小到雞蛋青菜這樣的食物, 大到牲畜家具這些東西, 他們都會收,價錢也是好商量, 因此做了這麼些年也沒出過事,也算是方便了那些老遠來一趟的村民們。
裴應川剛來不久,自然不知道還有這樣的事,不過若是他知道,倒會感謝李老伯快把他的木梳全都包圓了,省得他還得費勁多來幾趟。
那邊裴應川帶著東西來到了老伯所說的酒樓所在的那一條街上。這條街十分熱鬨,大多數都是吃食鋪子,來往人流量很大,街頭巷尾凡是個空地都擺滿了小攤。
他不知道這裡要不要收攤位費,便就近找了個小哥問了一番。
“這裡不收,誰來得早誰便有位置,不過若是你占了人家商戶的位置就要拿錢,還是趕早來好一些。”小哥給他指了指兩人背後的一家麵店。
“多謝。”
小哥見他麵容和善還背著一個大背簍,心中難免好奇,“你要賣些什麼,常來這裡的人都是來買吃食的,彆的東西都不好賣。”
“我不是來賣吃食的,我要往後街去。”裴應川解釋道。
“後街,那裡一點也不熱鬨,都是些賣書畫的窮書生,還有滿街亂竄的小娃娃。”
裴應川也沒解釋,謝過之後便繞到了這條街的後方,嘈雜的聲音立刻消失了大半,雖然比前街冷清許多,但街上的行人也不算少,確實也有許多玩耍的孩童。
他放下背簍,找了個明亮寬敞的地方放下了那些玩具。
旁邊賣字畫經書的書生見有新人到來也很是好奇。這條街極少有人來,隻有他們這群窮書生想來賺錢,又拉不下臉去街口賣字,才會躲到這裡來謀求生意。
裴應川的玩具一經展示,立刻吸引了那些纏著書生給他們念故事的娃娃們。
這些孩子聚在一起商討,最終派出了那個最大的孩子前來察看。
那個打頭的孩子很勇敢,一走近就開始翻看起來,裴應川拿出鳩車和七巧板,給他展示用法,然而這孩子的目光都在那些小木劍和小木刀身上。
他抓起一個小木劍問起價錢來。
“這個多少錢,我的錢很多的。”他信誓旦旦地說道。
這種小木劍裴應川不到半個小時就能做出來一個,隻是打磨用的時間稍多,不過價錢也不高,一把六文錢。
六文錢,能夠買一個大糖人了。那孩子小小地糾結了一番,又看了看自己的小夥伴們,還是從口袋裡摸出了六個銅錢遞給他。
裴應川收了錢,把小木劍擦了擦遞給了他。那孩子接過之後一溜煙跑去炫耀去了。
其他的孩子聚在一起十分羨慕,你一把我一把地摸起那把小木劍。
裴應川邊清理東西邊聽那群孩子講話。原來他們都是這一條街上商戶的孩子,平日上午生意好時家裡人顧不上照看他們,也不放心他們去熱鬨的街上亂跑,便開了後門,讓孩子在這邊玩耍。
商戶們生意好,孩子們手裡也多多少少有些銀錢,不過裴應川不打算常來這邊,畢竟孩子手中的銀錢不多,他也不打算再做玩具了。還是琢磨著做些木凳子木椅子還有木桶什麼的,雖說找木材費勁,但成品也好賣一些。
幸好他手中的這些小玩意不多,若是今日賣不完就送給村裡的孩子們,抑或是問問葉大哥收不收。
小木劍小木刀各有十五把,還有兩架鳩車,七巧板隻有一套,他預備留給嬸子家的小兒子,梳子他也擺了出來。
心態改變之後,裴應川倒也不急著賣了,偶爾還與旁邊的小攤主聊些閒事。他隔壁是一位賣紙筆的年輕漢子,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話語還算投機。
如此過了一會兒,不知為何那群孩子全都湊在一起走了過來,一個兩個盯著他竹筐裡的東西看來看去。
孩子心性簡單,裴應川便拿了一把出來給他們試玩。
小孩子們的嘰嘰喳喳之中,一個女子帶著一個小女孩走近了他的攤位,那女子身上還有油煙味,應當是剛從灶上下來。
“你要哪個,娘給你買。”小女孩指了指鳩車還有小木劍,說她兩個都要。
裴應川報價三十五文。那女子也爽快地付了銀錢,臨走時目光卻放在了那梳子上麵。
她拿起來仔細欣賞,又在小女孩頭上比畫一番,問了價錢,看起來是真心喜歡,隨後痛快地掏了錢帶著孩子匆匆離去。
此後也時常有一些好奇的大人來攤位前觀看,或是停下來駐足把玩,或是也買一把帶回家去。幾個孩子也湊錢買了小刀和小劍。
總之,太陽升至半空之時,除去九把小刀和四把小木劍,剩下的全都賣了出去。
今日這些玩具加上那把梳子共賺了二百文,裴應川覺得還算可以,畢竟都是練手之作,這活做著也不勞累。
他收拾了一番同旁邊的漢子告彆之後就離開了城裡,向著城門出發。
不多時他就看到了正坐著攤位上打著瞌睡的李老伯。
“李老伯。”
聽見這聲音,李老頭立刻醒了過來,連忙把身下的木梳擺放整齊。“是你呀,你這些梳子都賣得差不多了。你數數銀錢。”
裴應川走近,察覺出有些不對勁,他沒想到這木梳竟然賣出去了這麼多,僅僅剩下了三把。
他不動聲色暗自觀察,然而李老伯沒等他開口就把一大串銅錢遞了過來,“年輕人,你數數數目可對。”
裴應川接過數了數,有些小差錯,少了兩文錢,“老伯,少了六文錢。”
“是嗎?”李老伯被他盯著有些慌神,隻好找借口解釋道:“許是剛才和我賣餅的錢弄混了。”
這錢隻少了兩文,他之所以那樣說也隻是為了看李老伯如何回應,若真是一個個賣出去的,銀錢自然不會有差錯。
之前他曾把草繩也賣給了這老伯,裴應川猜想這人可能是把他的梳子也打包買走了。
他原以為這老伯隻收些小玩意,沒想到近三百文的東西他也吃得下,看來這“胡餅生意”也能賺錢。
裴應川倒是不在意,遂又說道:“李老伯,這鳩車你若還想要,那六文便不要了再補我二十文即可。”
李老伯一聽還要補錢才能拿到便有些不想要了,可是他心虛不想被這漢子看出來。這漢子是有些手藝的,若讓他知曉了此事以後再收這人的東西就不好壓價了。
今日他也是看這漢子的木梳價格比城裡的要低才有了收購的心思。
“我這是小本生意,錢不好賺,我這還有一些胡餅都給你可好。”
裴應川隔著蒸籠數了數,一共十個,這胡餅他早晨吃一個就飽,還算劃算。便包起剩下的梳子放到了竹簍裡,把鳩車給了他。
“李老伯,過幾日再見。”裴應川把餅子收好,笑著說道。他倒是還想繼續和這老伯做生意,隻要對方能將他的東西全都收下。
他走後,李老伯才抹了抹額上的汗,他明明沒做什麼,怎麼感覺好像做了什麼虧心事一般。
如此,裴應川來這一趟竟然賺了五百多文錢,這下買米糧的錢是不用發愁了。不過這五百文是他忙了小半個月的時間賺來的,還是不如打短工來錢快。
但是那些活也不是日日都能等到的,如此一想,裴應川也不再糾結了,加快了腳步準備回家。
兩個多小時後他走到了小溪村,不過現下還有另一事要辦。他先是去了村長家裡,把梳子和七巧板分彆留給了嬸子的兩個孩子。而後拐進村裡去了葉長生家裡。
之前葉大哥又出去了一趟,算算日子他應該回來了,此刻約是下午兩點,他應當在家。
裴應川一口氣走到了葉家門前。
葉思流這會兒正關了院門要去學堂,見到是他十分驚訝,悄悄地跑了過來,“裴叔叔,你今天早上怎麼沒有去學堂,徐夫子在我身邊站了好久呢。”
裴應川摸摸他的頭,解釋道:“今早我有事去了城裡,這個給你,快些去學堂吧。”他從背簍裡取出小木劍遞給葉思流。
葉思流攥在手心裡看了看,他和他大哥也有這種小木劍,是他爹用桃木做成的。禮貌地道謝之後他一步三回頭地向小河邊走去。
他實在是好奇得緊,不知道裴叔叔怎麼會突然跑到了他家門前。
第035章 第35章 同行
“葉大哥, 是我,裴應川。”他隔著院子喊了一聲。
葉長生似乎剛剛睡醒,隨意披上了外衣就走了出來。“是裴兄弟, 你這個時辰過來可是有什麼事?”
“葉大哥, 我是來問問, 我做的這些東西你收不收。”裴應川把竹筐放在了兩人麵前。
“這是什麼。”葉長生蹲下身來仔細翻看,“這些小玩意做得倒是有趣, 你出多少價錢, 這在村子裡可不好賣。”
裴應川思忖片刻, 也蹲下身來同他商議, “葉大哥覺得呢,隻要能賣出去,也不拘於幾文錢的事。”
“這樣, 要不你來挑些東西吧, 這些小玩意村民們大概不會花錢買,都是拿些糧食來換,我也可以給你換成米糧。”
這倒也好,也省得他再去買米了。“葉大哥, 除了換些米糧, 我還想換些油。”
葉長生起身拿起竹筐帶他進了屋,“油也行, 我都給你裝一些吧。”
他們兩人邊走邊商議,最終葉長生決定給他四斤雜糧米加一小碗的豬油。這雜糧米是從村裡收來的, 成色不好, 所以他多給了一些。裴應川離開時還被李嫂子贈送了一把青菜。
忙活了大半個月, 今日下午倒是可以去看看那個未完成的窯洞了。
裴應川把糧食和油小心放好,又向之前買雞蛋的那位老人家買了十幾個雞蛋, 踏上了回草屋的路。
然而,等他走到小河邊時,卻見葉思流不知為何沿著小河一路小跑了回來,他身後還有許多孩童。
難不成是徐夫子給他們放了假。
小路上的葉思流自然也是老遠就看到了裴應川,他抱緊身上的小布包,勢必要在裴應川離開之前追上他。
“裴叔叔!”葉思流緊趕慢趕終於追上了他。“你剛才是不是去找我爹了。”
“我去同你爹商議一些事,可是學堂出了什麼事,今日回來得這樣早。”
“徐夫子說今日讓我們回去溫習,這兩日他要進城一趟。”葉思流乖乖回答道。
“好,快些回去吧。”這孩子聰明為人誠實,裴應川和他也算得上是忘年之交。
“嗯,我走了。”放假的孩子總是開心的,葉思流蹦蹦跳跳地走遠了。裴應川也沒把此事放在心上,轉身離開。
走到村口時他還同背著鋤頭準備出門的村長說了一會兒話,村長告訴他,過些日子城裡的商戶就回來收些夏日裡村民們曬好的藥草,讓他找個時間把曬的草藥送到家裡去,統一稱重,之後再分錢。
裴應川前幾日時不時同秦二郎去後山,所采的藥材越來越少,但是也積攢了一些,就是種類繁雜,數量不多,也不知道能不能賣上價錢。
葉正榮知曉他擔心什麼,“放心,無論什麼藥,那些商戶多多少少都會收一點的。”
既然這樣,裴應川便打算回去好好將那些藥材處理一番。
草屋這邊,自此孟冬腳傷好些了之後,他便時不時去村裡找裴容一起做些閒散的活。
孟冬也是才知道裴容不僅飯食做得好吃,養雞養鴨樣樣都不差,裴車夫的那幾頭牛有時還是裴容照看著。
大半個月過去了,他們幾個小哥兒之間的情誼漸深,每日一起做活一起玩耍,也算得上日日快活。
今日上午,孟冬還在裴容家裡見到了那位桑哥兒,桑哥兒性子溫和,勤快能乾,就是話少了些,不過同裴容他們談起他的婚事時也沒有什麼埋怨,還說他對那位漢子還算滿意。
聽他如此說,三個小哥兒才算是放下了心。
午時孟冬早早地就趕了回來,他記掛著裴大哥,想著提前做好飯食等著他回來。雖然他知道裴大哥一般都是下午才回。
這幾日他前些日子種下的韭菜都長了起來,青翠鮮嫩,隨便炒一炒都很好吃。孟冬割下了頭一茬韭菜,就著雞蛋炒了炒,滋味不錯,他隻吃了一點,剩下的全都在泥灶上溫著,等著裴大哥回來。
餘下的時間他一直在山坡下的洞裡待著,幫忙把洞裡的土運到外麵,然後再裝起來拉到草屋邊的空地上。
這大半個月來天氣愈發冷了,他的腳也好了五六成,若是離開,他或許還能在入冬的時候找到一個棲身之所。
孟冬倚靠著洞壁休息,手指無意識地拂去牆上的泥屑,呆呆地著洞口處出神。
他知道這窯洞是裴大哥專門挖出來留著冬日的時候住的,窯洞很小,差不多剛好能放下一張草床加一個火灶,沒有空間給彆的人。
他之前承諾過,傷好了就會離開。
可是若是離開,他再也遇不見這樣好的人了。他的心情陡然低落下來,小小地歎了口氣。
就算他貪心好了,隻要裴大哥不開口趕他走,隻要小溪村的人不罵他,隻要裴容他們還願意把他當朋友,等下第一場雪的時候他就去村裡問一問村長,再問一問裴大哥,他能不能留下來。
若是不能他就求求村長,讓他在春天的時候離開。隻要撿夠木材,哪怕冬天下雪他一個人住在茅草屋裡也是能活下去的。等開了春他就往南邊走,去找他娘的故鄉。
孟冬整理了情緒,用掃把把窯洞的大土塊全都掃到了角落裡,而後拍了拍手上的灰塵去了草屋。
剛走到草屋前就看見了他親手編織的那個大竹筐,竹筐裡除了米糧和一個小碗的豬油,還有好多餅子。
裴大哥應當把東西都賣出去了。孟冬輕快一笑。
把米糧拿出來,豬油放好,他這才四處尋找起裴應川的人影來。
裴應川也沒讓他等待,將臉和手洗乾淨後便回到了草屋。
“裴大哥,你做的梳子和玩具都賣出去了嗎。”孟冬的眼睛亮晶晶的,劉海似乎是被剪短了一些。
裴應川淺淺一笑,回應道:“今日運氣好,差不多都賣了出去,剩下一些同葉大哥換了些糧食。”
“那就好!”孟冬把還溫熱著的粥菜端了出來,“中午的菜還熱著,裴大哥,你還吃飯嗎?”
裴應川應聲看去,孟冬似乎比他還要激動,便點了點頭,迎合他的話。
“冬哥兒,這是上次你借予我的錢,收著吧。”他從懷裡掏出用草繩串著的一大串銅錢,放在了草屋麵前的大石頭上。
“好。”孟冬把錢收了起來,轉而在不遠處坐下。他這幾日不僅跟著裴容學了許多本事,還試著用挖出來的泥土做些小玩意兒,比如泥盆,泥碗之類的,一來打發時間二來是想試試能不能做出瓦罐來。
裴應川偶爾會和他一起做,這會兒草屋門前已經擺放了許多陰乾的小泥碗。
這泥巴肥力不高,倒是挺結實,拿來糊牆做東西都可以,就是不能種東西,裴應川準備明年春天往泥巴裡摻些河沙和淤泥,增加土壤肥力。
草草吃完午飯後,他同孟冬將之前采摘的藥草全都找了出來再進行晾曬,這些藥草雖然是他采回來的,但是清洗,晾曬的活大多都是孟冬做的,所以若是掙了錢,也有孟冬的一份。
“晚些時間我要進山一趟,冬哥兒,你可要同我一起去。”裴應川知曉孟冬的傷勢已經好得差不多才如此詢問,每次他背著竹簍從山裡回來時孟冬都十分好奇,日後天氣轉涼,就不好再往山裡去了。
去采藥的那條路不算崎嶇,讓他慢些走也是沒問題的。
裴應川之前詢問了村長如今是何月份,他換算了一下,如今大約是十一月初,秋意漸濃,快要入冬,草屋前的空地上落葉也越來越多。也許是因為小溪村所處的地方靠近中原,四季變化還是較為明顯的。
孟冬聽他如此說自是十分開心,他也想去山裡采些東西回來。
兩人商議過後,便一人背著一個小背簍下了小山坡。
也許是今日去的時候不巧,兩人走到秦二郎家時沒有看見他的人影,裴應川稍微等了一會兒沒見來人,想著左右進了山也會遇上他,就先帶著孟冬離開了。
山路到底不比平地,進山後不多時孟冬便覺得腳上有一股酸脹感,速度也漸漸慢了下來。看著前麵給他開路的裴應川,孟冬不想拖累他。
“裴大哥,我走得太慢,還是先留在這裡,你快去找秦二郎吧。”孟冬停下腳步,對著前方正拿刀砍著藤蔓的裴應川說道。
“可是腳傷又疼了。”
孟冬點了點頭,裴大哥都給他找好了借口。
“沒事,就在這裡停下吧。這是一處平地,我們可以采些野菊花。你留在這裡休息,我去附近看看。”
此處算是山林外圍,不會有什麼大型野獸出沒,而且地上的草清理乾淨之後便不會藏蛇,正因如此他才會放心孟冬暫時留在這裡。
裴應川把竹筒裝著的水遞給了他,把周圍的雜草全都砍光叮囑幾句後便挑了個方向去探路了。
孟冬接過水喝了一小口,便把竹筒收了起來。這裡有很多黃色的野菊花,他之前還在裴容家裡的院子裡看到過。從枝乾上可以看出被采摘的痕跡,說明這野菊花已經被村裡人采過一回了。
第036章 第36章 采花
孟冬揉了揉腳踝, 休息了一會又站了起來,既然裴大哥去彆處探路,那他便把這周圍的野菊花都采了。
他放下竹簍, 一棵一棵采摘起來, 這種黃色的野菊花有一種特殊的香味, 聞多了還有一些不舒服,他采幾朵便要緩一會兒。
裴應川安頓好孟冬後就一路向前, 走得稍遠了一些, 然而還沒等他找到采摘的目標, 倒是先發現了一處十分奇特的地方。
距他右前方不遠處, 隻見密密麻麻的雜草處忽然出現了一個裸露的怪圈,那圈裡沒有任何植物,裴應川心下生疑, 折了一根樹枝當作武器緩步走了過去。
十幾步之後, 那怪圈的麵貌也全部顯露了出來,怪圈最外層是一層青灰色的石壁,向下凹陷著,石壁上長著一些苔蘚類的植物, 旁邊還有一棵被連根砍起的樹。
這石圈中有一個巨大的縫隙, 以免萬一,裴應川撿了個小石子扔了進去, 幾秒過後,隻聽“撲通”一聲, 石頭墜入了水中。
根據下墜的時間來看, 這縫隙下麵很深, 沒有流水聲,應當是之前的雨水沿著石壁流到了底部的洞穴裡, 逐漸積累成了水潭。
他用樹枝探了探周圍的石壁,確認石壁十分結實後才靠近了些,林中樹木茂盛,天光昏暗,他蹲下身,向著縫隙裡看去,底部黑漆漆的,什麼都看不清,不過靠近洞口的石壁上卻掛著一件舊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