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同樣出身不高, 都是男人,李廣利和衛霍沒有一點相同之處。首先說衛青,衛青很小就已經做了平陽侯的騎童, 衛子夫進宮後又到建章營服役。二十二三歲首戰龍城固然年輕, 但實際是童子軍出身,騎射從小學的童子功,軍中也待了許多年,沒有打過仗,但熟悉軍務。”
“霍去病首戰比舅舅早,但也是從小學習騎射, 又是舅舅一手養大。漢武帝早早就丟了羽林陪他玩,從小習慣了進出軍營,妥妥學院派軍校生。首戰是給了他八百人主打一個戰場實習,並沒有打算讓他出戰。以‘實習生’身份一戰成名,漢武帝這才逐漸給他增兵。”
“霍去病一戰封侯,漢武帝開始重用,領兵一萬到領兵五萬這樣遞增。然在結果出來之前, 也不是沒有人質疑、擔憂。然李廣利——倡門即音樂世家出身。你讓軍校生帶八百人去戰場實習是大膽,從音樂學院挑了個學生去當主將, 說腦子沒進點水,都說不過去。”
“且早年軍中沒有能為將者, 或者說沒有能贏匈奴的將領,所以需要提拔新人。可這個時期, 早年追隨衛霍的許多將校都還在。說他們弱那是相較於衛霍, 若參照對象是不知軍事的李廣利,李廣、蘇建、公孫敖這些人都能稱王者了。畢竟,這群人打敗仗都是在劣勢情況下。”
“所以不管怎麼想, 我都想不明白,漢武帝怎麼會以李廣利為主將。此時大漢朝廷需要一個汲黯啊!汲黯啊汲黯,你就是生得太早,死的太早,但凡你晚幾年和李廣利一個時代多好,晚年漢武帝需要頭鐵的你啊!”
汲黯:……
“不過這個需要可能對汲黯不太友好就是了,畢竟晚年漢武帝殺心挺重的。對於汲黯來說還是生在了一個相對安全的時期,但對於這會兒的大漢可太需要一個汲黯這樣敢說的大臣了。然汲黯比衛青還早六年就走了,而權利愈盛的漢武帝怕也已容不下第二個汲黯這樣的大臣了。”
“此番西征,貳師將軍李廣利率六千騎兵以及據說是因品行惡劣被征發的少年數萬。計劃到貳師城奪取良馬,即傳說中的汗血寶馬,貳師將軍的稱號也是源自於此行目的地。漢軍以浩侯王恢為向導官,這個王恢不是馬邑之謀的倒黴大行令王恢。”
“這個王恢在此之前是跟隨從驃侯趙破奴出征的將校。當然此時,趙破奴已經不是從驃侯了,前麵提過趙破奴與衛伉兄弟一起因酌金案失侯。趙破奴失侯後,曾經擔任匈河將軍,深入千裡尋找匈奴人求戰,但直到匈河水,都沒找到匈奴人,隻能無功而返。”
“直到元封年,樓蘭攻劫漢朝使節,梗阻絲路,趙破奴率軍數萬攻破姑師,俘虜樓蘭王,受封浞野侯【注1】,王恢就是在輔佐趙破奴打樓蘭封的浩侯。王恢是個很會帶路,且善於輔助的將軍,但誰讓他遇到的上官是李廣利。”
“李廣利帶著漢軍一路過去,沿途小國都禁閉門戶,不願供給漢軍糧食。若是衛霍估計就直接攻城了,但凡打下一城,士兵自然就有飯吃了。可李廣利這個戳不動,那個戳不動,換了一城又一城,到達鬱成城,隊伍早就散了,就剩下幾千又饑又渴又累的士兵。在這樣的情況,他開始下令攻打鬱成城了。”
“結果可想而知,漢軍大敗。李廣利一琢磨鬱成城都打不動,就不要說大宛王城了,要不撤軍吧!於是撤軍敦煌,活著回來的士兵不到十分之一。”
“我嚴重懷疑漢武帝用李廣利就是讓大家知道霍去病到底有多厲害。隻說霍去病厲害,可能大家想象不出來是怎麼個厲害法。你再看看李廣利帶了幾萬人,大多餓死路上,那大概就能明白,霍去病帶著五萬人輕騎出征,能沿途解決補給問題是有多厲害了。”
“李廣利這一西征,往返就用了兩年。再想當年霍去病一年內春秋兩次出征,還有休整時間,我就明白為什麼霍去病被譽為古代閃電戰祖宗了。李廣利此行耗時兩年,仗沒怎麼打,士兵十不存一,怕漢武帝斬了他就留在了敦煌不敢入關。”
“然後給皇帝上了個奏折,說路程遙遠,沿途缺乏糧食,士兵太少,才不能攻取宛國。那可是古代,古代遠征西域,你不會指望國內後勤送軍糧吧?就李廣利這行軍速度,後勤運糧的都得餓死路上。”
“然此時,朝廷其實也是危機四伏。”
“衛霍死後,匈奴又時常南下騷擾,浞野侯趙破奴出征匈奴,所部兩萬遇上了匈奴左賢王主力八萬。漢軍戰敗,全軍覆沒,浞野侯趙破奴父子被俘。朝中大臣都覺得應該暫時擱置遠征大宛的計劃,專心對付匈奴。”
“朝廷在朝鮮和南邊都有戰事,這兩邊雖然打得比較順,但漢時這些地方都沒怎麼開發,打下來,收益卻不高,而打仗總會死人,所以百姓的徭役賦稅都非常沉重。暫時擱置大宛那邊,對付有死灰複燃跡象的匈奴才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