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過後,大壯從吳都城康回到南埠,帶來餘奎的一封親筆密信。
密信上的字是用食用白醋書寫的,乾後無痕跡,楚朝輝用紅蘿卜皮浸出液噴霧,便見到信紙上的紅色字跡。
信紙上隻有廖廖幾句,餘奎在信上告訴鄭楚兩人,吳王庭兩大勢力中,他已經跟薑左大夫的門人稱兄道弟,此門人答應年底把薑奎推薦給薑大夫。至於驃騎大將軍那股世家勢力,對門人身份地位要求很高,收用的這些門人大都出身不凡,對不是貴族出身的人很排斥,對商賈更加看輕,餘奎無法光明正大使用自己的真實身份,因此到現在還無法接近驃騎大將軍身邊的親信。對於吳太子昭,餘奎隻有一句評價,那就是太子昭還不如公子光。
餘奎對公子光的評價不高,認為公子光不思進取,隻想偏安一隅過他無憂無慮的小日子。不過餘奎的一片負麵評價中,還是讚了公子光一句,讚公子光有容人之量,他信任了魏慎,就對魏慎非常放心,從不相疑。魏慎眼界不開闊,但管理能力很強,公子光靠著魏慎輔助,在達城過了九年的安穩日子。達城也在魏慎的苦心經營下,勢力得到穩固。餘奎對太子昭的這句評價,讓鄭鈺銘和楚朝輝了解到,太子昭氣量狹隘。
從達城到吳都城的行程要三、四天時間,餘奎因為帶的是易碎的瓷器,路上行走都異常擔心,走了六天才到。到了吳都城後,餘奎沒有先去兜售瓷器,而是四處打探消息,摸清薑大夫和驃騎大將軍的親信人物,用一對瓷瓶作禮物,和薑大夫的一位比較受重用的門客搭上了線,利用薑大夫的勢力在都城站穩了腳,銷售了瓷器。如今正和這位門客稱兄到弟。餘奎這次派大壯回來,一是報告活動情況,二是需要鄭楚兩人尋找一件寶物,作為晉見薑大夫的見麵禮,薑大夫很貪財,要讓薑大夫對餘奎印象深刻,見麵禮必須非常珍貴。
鄭鈺銘和楚朝輝細細問了餘奎和大壯在都城的點滴,了解到兩人現在已經把瓷器兜售一空,並在達城買了處居所住下,居所買得很豪華,費了大半瓷器貨款。
“大人,餘東家花錢太大手大腳了。”大壯對餘奎不把錢當錢看的行為非常不滿,這次帶去的瓷器,除去做了禮物的一對瓷瓶,賣出後共計有兩萬多金。餘奎拿到錢後,馬上買豪宅買仆人美姬,每天在豪宅用美酒佳肴歌舞設宴請客,花費把大壯看得心疼得發抖。因為出發前,楚朝輝讓他一切聽從餘奎指揮,大壯隻得暗地裡勸餘奎不要太揮霍,要為主家省錢。餘奎聽了隻是一笑置之,依然如故。心裡憋得難受的大壯,回到山穀便對主人打起小報告。
“這次出去兩個多月,辛苦了!你下去好好休息一下,過兩天還要派你去康城。”鄭鈺銘隻表揚安撫了大壯,沒有對餘奎的大手大腳發表言論,在大壯告辭前,又給了大壯一個甜棗。“山穀裡我最信任你們父子,餘奎在康城的活動很重要,隻有派你去我才放心!”言下之意,派大壯去就是要大壯幫他們盯著餘奎的。
“大壯一定會好好為大人辦事。”大壯一聽鄭鈺銘對他的信任,隻覺得一股熱血衝上頭頂,隻想著粉身碎骨報答主人。
“你和餘奎在康城的事是機密,不能告訴任何人。”楚朝輝其實不擔心大壯泄密給奴隸們知道,因為奴隸們沒有泄密的渠道,不過為了培養大壯的保密意識,楚朝輝還是再三告誡。
“大壯知道!大壯不會告訴任何人。”大壯鄭重發誓:“我爹爹那裡也不會說!”
“你父親已經搬進新房子了,你快回家看看吧。”鄭鈺銘告訴大壯這個好消息。
“大人!大壯告辭了!”大壯滿臉興奮,他雖然早知道自家會是山穀中第一個有房子的奴隸,但等現在真正實現,他還是一陣激動。
大壯從彆墅出來,便去山穀鐵匠廠尋找自己的父親。大壯老爹正在剛剛建成的高爐前指導學徒。鐵匠廠有大師傅兩名,大壯老爹是其中一名,另一名是被流放的罪匠。鐵廠的負責人就是這兩位大師傅,大壯老爹為正,罪匠為副。
這名罪匠並不是鐵匠,而是製作首飾的珠寶匠,山穀中的鐵廠除了生產一些必須工具,最主要是製作武器,珠寶匠手藝精巧,製作弓箭、箭弩和金屬盔甲都需要珠寶匠工藝改進,製作出來的物品才更加合用。
這個時空的每個手工藝行業,都是采用家族傳承方式傳授技藝。鄭鈺銘為了讓產業生產流水化,便想法改變這種傳承,把山穀中大師傅的等級分了六級,每個等級的待遇都不相同,高一個等級,待遇報酬就翻倍。
範津曾為大師傅們算過帳,如果技藝等級達到六級,大師傅享受的報酬收入每年相當於南埠一個村子兩年的土地賦稅收入,這個計算結果一出來,山穀中的手藝人沸騰了,大師傅們搶著帶徒,徒工們拚著命學藝。山穀中現在幾個大師傅的等級都是一級,等級考核是用打分計算,一個徒弟出師成工匠,就會為他的師傅加上一個積分,積分數達到標準,一級大師傅就變成兩級大師傅,而徒工成為工匠後,工作滿一年,便可以收徒,工匠就可以向一級大師傅位置奮鬥。大師傅等級考核,讓工匠們有了明確奮鬥目標。
大壯老爹一見兒子進來,臉上馬上笑出了皺紋。不過因為正在教導徒弟,大壯老爹隻是朝兒子揮了下手,示意兒子在旁等待一會,等他下了班一起回去。
高爐這裡必須日夜有人,看守爐子的人施行三班倒,大壯老爹等換班的工匠來了後,便帶著兒子回了自家的新瓦房。
新瓦房是兩間兩層樓房加兩間副房,另外帶一個不大不小的院子,院子也是用磚砌成,院子裡打了口水井。房子底下修了下水道,屋後建了化糞池,兩間樓房的一樓地麵鋪了地磚,二樓地麵鋪的是木板。整個房子結構帶著一種古怪,但你住進去後,又覺得非常舒適。
“大壯,圍牆那可以搭棚子養雞養鴨養豬,這邊可以種點蔬菜。”大壯爹帶著兒子爬到樓上走廊俯視自家院子,用手指點著院子裡說著自己的規劃。
“爹爹,你要到鐵廠上班,我要到山穀外幫大人辦事,誰來養雞養鴨,誰來種菜啊?”大壯先是跟著老爹一通狂想,然後想到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