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第119章(2 / 2)

“不錯,貴國找衛王討回公道是應該的。”鄭鈺銘忍著笑點頭讚同。

武銑聽到鄭鈺銘讚同的話,不由大喜,從王城傳回的情報,鄭鈺銘在吳國的威望和實權超過國主,是吳國第一實權人物。既然鄭鈺銘認可趙國對吳發兵,那麼咽喉口城池得到也就不難。

“那咽喉口....”

楚朝輝忽然打斷武銑:“其實鄙國對衛發兵,跟貴國一樣是不得已,其他書友正在看:。”

“一樣不得已?”武銑一愣,咽喉口明明是衛青趁趙軒離開去攻打衛王都時侵占的,趙軒那時對瞿城的吳兵低估,以為剛滅了北侯的衛青和曾遊隻會死守瞿城,不敢出兵搗亂,放在咽喉口防備的兵力就少了,不想偏碰上衛青那樣膽大包天的,被他鑽了空子。

“咽喉口城池的許多百姓是吳人,衛王貪婪暴虐,在咽喉口對吾百姓加收賦稅,吾百姓財產被衛王掠奪乾淨後,不能生存,隻能回瞿城求救。貴國太子向衛王發兵為自己寵姬討回公道,吾國大軍發兵咽喉口也是為自己國家百姓討回公道。”楚朝輝慢條斯理的說出理由。

衛吳兩國邊境一向沒有重兵把守,衛國和吳國的商人往來自由,有許多吳國商人貪圖方便,在咽喉口城池置有房產小住,算是住在衛國的吳人,衛王因為吳國強大,一直對吳商人很禮遇。

吳國發生內亂,衛王覺得吳國以後不能再保證自己的大諸侯國位置,國力會衰退厲害,衰退的吳國以後不會成為衛國的依靠,衛王當即轉而全麵巴結起趙國,同意趙國大軍過境乾涉吳國內政。趙**隊過境後,還殷勤的獻上糧草珠寶。

獻上的糧草珠寶當然不會全部從王宮內庫拿出,得從百姓家中收刮,失去國家保護的吳國商人首當其衝,家產被衛王沒收乾淨。

“為吳國百姓?”武銑瞠目結舌,趙軒為了有借口可以攻打衛國,設法灌醉了衛公子適,犧牲了一位美人,為自己頭上安了頂綠帽子才搞定公子適,現在楚朝輝輕輕鬆鬆也為吳國找到占據咽喉口的托辭。

“對,就如貴國太子為美人衝冠一怒,我吳軍為百姓也不惜一戰,這是衛王應有報應!”楚朝輝義正言辭。

“....”武銑無言,他想反駁楚朝輝,可是反駁了吳國為商人出兵,下麵肯定是吳國質疑趙軒的綠帽子。

“咽喉口城池就是衛王對吾國商人橫征暴斂行為的補償,誰要想染指這補償,我吳國不惜決一死戰!”楚朝輝抽出寶劍,對著身側的青綠銅鼎一劈,劈下銅鼎一角。

坐在木台上傷心的吳王笙先是被楚朝輝和武銑爭辯吸引,再看到楚朝輝抽劍劈下銅鼎一角後,不由拍手稱讚。“好!好!楚卿威武!”

武銑朝吳王笙看了看,情報說吳國新王腦袋不太靈光,可他看到的卻是一個很受吳國王庭大臣尊重,懂得孝順,還跟大臣同仇敵愾的君王。

“說起來,衛國百姓以後換成貴國賢明的太子,吾仁厚的大王治理,是他們的幸運,武使者,是不是?”鄭鈺銘站起身走下木台,朝武銑溫和一笑,他話裡的意思卻不溫和,這是要武銑承認吳國對咽喉口的占據,趙國如果承認,吳國同樣默認趙國對衛國的侵吞。

武銑隻感覺自己眼前一片炫目,他不由低垂下眼簾,定了下心神,才艱難萬分朝鄭鈺銘躬身一揖:“不錯,公子說得是。”

趙國兩萬大軍滅了衛國後,因為風雪天氣,糧草供應不上,趙軒對衛青和曾遊的軍隊情況不太了解,隻知道瞿城的糧草很足,不知道山穀供應的器械箭枝也因為天氣供應不上,隻以為吳軍軍需充足。兩廂對比,人數占優的趙軍攻打城池並不具備多少優勢。再加上吳國王都密探送回的消息。趙軒深深覺得不能再跟吳國兵戎相見,如果吳國不顧一切跟趙國死磕,趙國不但來不及消化兼並的衛國土地,還得陷入拉鋸戰的深淵,這對趙國是非常不利。

趙軒派武銑出使吳王都吊唁,就是打的議和主意,當然,可以將咽喉口要回最好,要不回,就以咽喉口為界,劃分趙吳邊境線。

吳國跟趙國使者達成侵吞衛國、和平共處的協議,劃分好兩國邊境線後,楚朝輝趕緊發出兩條命令,一條是不再招募新兵,一條是不再雇傭商人向北部大道運送磚石和泥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