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畢竟年輕,做事衝動。”錦衣人邊喝著酒邊打量武商人神色,他想武商人回去說動武銑,由武銑向趙軒進諫,想法勸說趙軒改變對吳國的邊境政策。
武商人因為趙軒派大軍封鎖咽喉口邊境,經濟上受到巨大損失,早就對趙軒的封鎖政策不滿,聽到錦衣人對趙軒的評價,深有同感。“不錯,太子這事莽撞了,跟吳通商對趙隻有好處。”
“唉,吾這次臘祭將麵見大王,會向大王進言,請求大王不要封鎖邊境。”錦衣人準備回去後聯絡其他種植紡織原料的貴族,一起到趙王麵前給趙軒上眼藥。
武商人點點頭,他也準備回去後跟族弟說說,讓族弟想法扭轉趙軒的想法。
大秦最隆重的節日就是臘月的臘祭,趙軒是趙國的實際掌權人,準備置辦臘祭物品的王宮管事不停的到太子府請示。
“稟太子,獻祭的錦帛缺少。”管事俯拜在趙軒麵前。
“怎麼會缺少?難道沒有錢帛購買?”趙軒臉色很冷,最近他的心情不好,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對待下人變得易怒。
管事頭低得更低。“最好的錦帛是吳國所製。”趙軒封鎖了咽喉口邊境,不知道為什麼,在陳國和楚國經商的吳國商人,也不賣東西給趙人。
“原來用的不是楚國的?難道楚國錦帛比不上吳國?”趙軒現在一聽到吳國頭就疼,好看的:。
“原來是楚國絲綢最精美,現在楚國絲綢比不上吳國南埠所製。”管事心裡也痛苦,他知道買不到吳國貨物就是拜眼前之人所為,臘祭獻給天神的祭祀用品必須是最好,所以買不到吳國的錦帛,管事也不敢買楚國的次檔東西對付著用,那是對天神的不敬。
趙軒陰沉著臉。“孤知道了,你去太子妃那裡,太子妃會解決這個問題。”
太子府府庫中有許多吳國錦帛,都是以前嬡姬購買,自趙軒發怒嬡姬的愛好,嬡姬受太子妃懲罰後,嬡姬被迫將自己房間的吳國用品都上交給太子妃,太子妃將這些東西封存在府庫中,其中就有許多精美華麗的錦帛。
“今天的米飯為何這麼粗燥?”趙軒等管事走後,讓廚房上中午膳食,不想他喜歡吃的米飯盛上後,卻發現和原來不一。
“稟太子,吳國大米沒有了。”侍者小心翼翼回複。
趙軒神色一窒,才想起自己近兩年來,吃的米食都是從吳國南埠購買,吳國不向國外銷售梗稻,隻銷售脫過殼的大米。
趙軒勉強用了午膳,門外有通報,武銑和文宰求見。
“殿下!王都各處缺鹽缺得厲害。”武銑率先開口。
“缺鹽可以至唐國購買。”趙軒肚子裡有一股子氣。
“唐國之鹽太貴,是吳的兩倍,而且量少。”唐國因為采取煮鹽法,花費大量人力,周圍的火柴都被使用乾淨,煮鹽的乾柴需要從遠處運去,加大了成本,又因吳國廉價海鹽衝擊唐國市場,唐國煮鹽所需的代價竟然高過吳鹽價格,高價鹽根本就無處銷售,這迫使唐王不得不讓鹽場減產,趙國就是高價收購,唐國也沒有多少鹽可以銷售。
“太子殿下!不要禁止吳國貨物進趙了,現在是吾國受到的損失嚴重啊。”文宰苦著臉進諫,最近文宰家的大門門檻被許多貴族踩平了。
“怎麼是吾國受損?”趙軒心口越加煩悶,封鎖邊境可以不使趙國錢帛外流,怎麼現在變得不讓吳國賺錢,全趙國上下都不滿意?
“吾國大量的棉麻賣不出去,如果就此爛掉不能去吳換成糧食,國內不能安寧。”那些種植棉麻的貴族,都是賣給吳國,再從吳買回糧食和其他百貨,如今不但棉麻無法賣出,糧食也收購不到。貴族們非常喜歡吳國大米,他們已經習慣吃香噴噴的米飯。
“我早說過應該多種糧!”趙軒深恨這些貴族貪利陷入被動局麵。
武銑見趙軒一臉怒火,謹慎進言:“其實種植棉麻對吾國有利。”
“還有利?”趙軒覺得,那幫貴族都已經被吳國牽著鼻子走路了。
“許多農莊也試著種植稻穀,可收獲甚微,收成不到吳國的三分之一,種植棉麻到吳國換到的大米,比自己種植的多出一倍。”
趙軒雙眉倒豎,鼻子重重冷哼:“多出一倍又如何,隻要吳國像如今這樣封鎖邊境,趙國就會陷入糧荒。”
武銑心底腹誹,吳國封鎖邊境也是拜你所賜,不過武銑隻敢心中嘀咕,不敢再說什麼,而文宰雖然不完全認同趙軒見解,卻感覺趙軒說的有點道理,一個國家不能讓另一個國家牽著鼻子走路。
就在房間內陷入沉默時,門外侍者進來稟報,趙王傳召趙軒進宮敘事。
作者有話要說:最後一段如下:
就在房間內陷入沉默時,門外侍者進來稟報,趙王傳召趙軒進宮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