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朕現在隻想搞錢(1 / 2)

朕,崇禎挽救大明 kk妹 6088 字 4個月前

崇禎帝此刻猶如困獸猶鬥,手中無刃,更無一支鐵心效命的鐵騎。

他深知,無兵之君,猶如跛足巨人,步履維艱;而自身更陷盲途,因前任輕信東林浮言,削弱了東廠與錦衣衛之臂膀,猶如自斷耳目。

他夢寐以求的是一支令行禁止、能為他披荊斬棘的忠勇之師,宛若雷霆萬鈞,掃除世間魑魅魍魎。

他渴望恢複錦衣夜行、東廠鷹隼,使之成為他洞察天下的慧眼,利爪刺破暗流,鐵腕整肅朝綱。

然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此間士兵非比尋常,非以空談抱負所能駕馭,金銀之賜,方為攏心之要。

崇禎雖已心中有譜,忠良名單熠熠生輝,卻苦於囊中羞澀,空有壯誌難酬。

大明帝國,昔日輝煌不再,國庫空虛若洗,區區二十餘萬兩銀子,何以支撐乾坤?

此等窘境,令人扼腕。

若再無財源廣進,恐連維係軍需亦成奢望,更遑論宏圖大展。

崇禎麵臨的,不僅是兵力之困,更是財政之殤,大明之舟,似乎正駛向風雨飄搖的深淵。

除了批閱如山奏章,崇禎帝近兩日尤為關注山陝、河南旱魃肆虐之報,篇篇皆是請款賑災之聲,實則皆為“銀海求珠”。

戰事頻仍,陳奇瑜征討李自成、張獻忠等賊寇,亦是銀錢如流水;加之九邊軍需浩蕩,百官祿廩、勳戚賞賜,皆是國庫重負。

每念及此,崇禎不禁龍顏大怒,國庫空虛,百官豈會不知?

然則明知無米之炊,仍日夜催銀,仿佛帝王能點石成金。

然則,大明真乃貧瘠之地乎?崇禎心如明鏡,憶及李自成破城後,其部將僅從京官囊中搜刮白銀數千萬兩,珍寶古玩更是不計其數,足見藏富於民,亦或藏汙納垢。

然此刻,崇禎卻不敢輕舉妄動,時機未至,唯有先圖京營之兵。

除陳奇瑜率四萬精銳入山陝外,西山大營尚餘五萬眾,久受勳貴欺壓,貪腐成風,昔日鐵血已消磨殆儘。

崇禎深知,欲振國威,必先整肅軍紀,此等腐朽之師,亟待革新。

京城軍營之內,將領與朝臣間早已編織成一張錯綜複雜的利益網,崇禎帝憂慮若稍有風吹草動,必遭其反噬,然此刻他已彆無選擇,決心破局。

欲圖大事,兵馬為先;兵馬之需,唯財是問;而財之源流,又需兵馬護持,崇禎帝仿佛置身於一個無解之環,苦思冥想,不得出脫。

“帝王之路,荊棘遍布,非凡夫俗子所能駕馭!”

崇禎帝心中感慨萬千,晨曦初破,他凝視窗外,萬千思緒化作一聲悠長歎息。

“陛下,早膳已備,請移步用膳。”

殿外傳來太監王承恩恭謹之聲,打斷了崇禎帝的沉思。

“王公公,來得正好,朕正欲詢問,國庫尚餘幾何?”

崇禎帝揮手示意王承恩近身,眼中閃爍著急迫與期待。

王承恩,一名忠誠無二的宦官,其忠貞在前朝末路時展現得淋漓儘致,與崇禎帝共曆生死,其情誼非比尋常。

“何謂情深意重?

是共讀詩書,是並肩作戰,還是同享風月?”崇禎帝心中暗笑,這些皆非,唯有生死相隨,方能見證真章。

王承恩,便是那同赴黃泉亦不離不棄的忠仆,這份情誼,比任何誓言都要堅不可摧。

稟聖上,國庫銀兩已趨緊,微臣昨夜複盤,僅存白銀二萬餘兩,實乃捉襟見肘之境。

王承恩近身崇禎,低語間略帶躊躇,神色中滿是不安。

近兩日來,王承恩心懷忐忑,猶如驚弓之鳥,皆因察覺龍顏有異,昔日熟稔的君主仿佛隔世之人。

身為帝側近侍,多年相隨,本應洞悉聖意,然自陛下龍體欠安,其心境竟成謎中謎,難以揣度。

猶記陛下病愈初醒之夜,王承恩侍立榻旁,卻見龍顏驟變,恍若隔世歸來,目光遊移,神色恍惚,宛若失魂落魄,緊緊抓住臣手,詢及歲月方位,此景駭人,令臣心驚膽戰。

欲請禦醫探視,卻遭陛下婉拒,繼之以連串疑問,後匆匆遣臣退下,複歸寢榻,此景反複,令臣憂心如焚,慮及大明江山風雨飄搖,若聖體再有閃失,國將不國矣。

幸而夜色深沉之時,陛下神誌漸複,然言辭漸稀,時而緊鎖眉頭,似有所思,時而揮毫潑墨,不知所書何物,令臣心緒難寧,憂國憂君,難以自禁。

"綢緞庫存尚豐,陛下似有他圖?"

王承恩察言觀色,見崇禎眉宇緊鎖,沉吟不語,遂輕聲續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