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李琩現在有收人之心,但是他並不能直接任用誰,隻能先打鋪墊。
而且,高適現在的具體政治軍事才能如何,他也不清楚,引薦給王忠嗣看看,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得到李琩引薦,王忠嗣立馬重視起來,道:“先生,先容我歇一歇。”
王忠嗣歇了好一會兒,才和高適攀談。
兩人聊了一陣,似乎頗為投緣。
之後王忠嗣去主持還田之事,高適也趁此機會,跟著幫襯。
還了田,王忠嗣又提審了吳司倉,最後把結果報給刑部。
刑部複核之後,呈給李隆基。
李隆基看到奏章,大怒,當即宣布將一乾人等罷官,全部押回京城。
之後,李隆基讓人設宴,然後召來張九齡和裴耀卿。
三人入座。
李隆基道:“朕與張卿相識已有二十餘年了吧?”
張九齡回道:“回聖人,神龍三年,臣赴京應吏部試,才堪經邦科登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先天元年,聖人於東宮舉文學士,臣有幸名列前茅,聖人授臣左拾遺,如此算來,是二十餘年。”
“日子獲得真快啊!”李隆基歎息一聲,轉對裴耀卿道:“景雲元年,裴卿被授為國子監主簿,開元元年,朕親任裴耀為長安令,算起來,朕與裴卿也相識二十年有餘。”
裴耀卿聽了,頗為感動,道:“聖人日理萬機,卻還能記得臣這些瑣事,臣倍感榮幸。”
李隆基點點頭,道:“朕也是個懷舊的人,近來這段時日,朕常想起賢相姚崇,想起朕親政之初,姚崇提出《十事要說》,力主實行新政,推行社會改革,興利除弊,整頓吏治。”
李隆基這話說得雲淡風輕,但張九齡已經意識到了不對勁。
因為姚崇和張九齡政見不合。
甚至後來,張九齡因為“封章直言,不協時宰”,和姚崇嫌隙加深,張九齡辭官歸故。
不僅如此,李隆基還提到了整頓吏治。
如今,蘭州之事已經鬨得朝野皆知,吏治便是蘭州的重大問題。
張九齡尋思片刻,道:“臣雖和姚相政見不合,但向來欽佩姚相,一直以姚相為楷模。”
李隆基道:“不過姚相雖然賢能,卻教子無方,其子姚彝、姚異廣交賓客,招權納賄,和如今的蘭州官員如出一撤。”
說到這兒,李隆基取出刑部複核蘭州一案的奏章,拿給張九齡和裴耀卿。
張九齡和裴耀卿接過閱看後,對視一眼。
張九齡道:“身為朝廷官員,這些人不知替聖人善牧百姓,還報聖恩,卻上下勾結,貪贓枉法,為禍一方,不僅如此,還刺殺壽王,殘害治下百姓,所行之事可謂罪不容誅。”
李隆基聽著張九齡說完,望著張九齡和裴耀卿,道:“嚴挺之是張卿門生,是裴卿族婿,也是張卿和裴卿舉薦,他才做的中書侍郎,是嗎?”
張九齡和裴耀卿聞言,立時站起身來,同時躬身行禮,同聲道:“是。”
李隆基道:“宋司田,吳司倉,皆是嚴挺之舉薦去的蘭州,去年前年蘭州鳳遭災,嚴挺之巡視蘭州,回報蘭州各官吏清廉自守,積極賑災,現在看來卻不是那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