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宮女的服侍下穿戴整齊,很快便有人端過來了早膳。
趙禎一邊吃一邊對著劉從願問道。
“大娘娘可遣人來問過?今日早朝怎麼樣?”
用一句後世的話來說,趙禎今天翹班了!
按照慣例,今日應該是上朝的日子。
但是昨天的事情之後,丁謂不得不灰頭土臉的,把已經擬好的製書拿回去重擬。
這會這老東西,肯定還憋著火呢。
保不齊今天上朝,就得從早晨開到正午。
趙禎可沒興趣跟他再玩這種虛與委蛇的戲碼。
之前丁謂之所以能夠得逞,讓趙禎跟著他的安排,隻是因為他這段時間的精力都放在思考以後上,沒有注意到對方暗藏的惡意。
但如今他既然知道了,自然不會送上門去給自己找罪受。
說到底,這是封建王朝。
他這個皇帝隻是沒親政而已,又不是漢獻帝那種傀儡。
就算是現在手裡沒有實權,也不是一個臣子想欺負就能欺負的了的。
“回官家,清晨太後娘娘遣人來叫了,但是您不肯起,娘娘便讓人傳命,說您身體不適,免朝了!”
劉從願站在一旁,低頭稟報道。
“不過,百官散了之後,丁相公親自進了一趟宮,不知和太後娘娘說了些什麼,但據說出宮的時候,麵色不愉。”
話音落下,趙禎忽然抬頭,頗有深意的看了劉從願一眼,讓後者心中略微有些發麻。
不過,也隻是片刻,趙禎便重新低下頭,隨口吩咐道。
“去打探一下,丁相公為何進宮!”
看著劉從願離去的身影,趙禎心中有些感歎。
都說這宮裡向來是見風使舵,但他沒想到的是,這句話有一天會用在他這個官家身上。
作為劉娥派來的人,素日裡劉從願態度雖然謙和,但是,趙禎始終能夠感覺到,他並不算是那麼儘心。
這一點,從之前讓他出宮那件事上便可看出來。
這麼一樁小事,劉從願都要先稟告太後,獲得準許之後再去辦。
可見在他的心裡,劉娥才是真正的主子。
但是,如今他的態度,明顯發生了一些變化。
趙禎猜測,可能是因為昨天晚上,劉從願在殿外守著,見到了劉娥對自己鄭重以待的神色。
於是,他也意識到自己現在跟著的,不僅僅是一個有名無實的小皇帝,而且還是太後也會平等對話的人物。
心中的敬畏心起了,自然舉手投足之間更加恭敬,辦事也更加麻利了……
填飽了腹中的饑餓,趙禎有一口沒一口的喝著碗裡的白粥,思緒又回到昨晚的談話上。
對於趙禎來說,這次談話無疑是一次大膽的嘗試。
誠然,單純論政治能力,趙禎肯定是比不上劉娥的。
事實上,就目前而言,他也並不打算直接乾預政事。
趙禎非常清楚,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趙宋的弊端很多,改革是必須的。
但是,任何一項政策的推行,都必須建立在有對實際狀況清晰的把握的情況下。
可問題也恰恰就在於此。
趙禎現在需要的,是對朝政,對整個大宋的深入了解。
但是,劉娥對他的培養,卻是按照一個傳統封建帝王的培養模式。
現如今占據他大部分時間,也是他主要的學習途徑,是日常的經筵講讀,其內容都是一些經史子集,最多再加上一些儒臣講授的治國道理,涉及實務的內容寥寥無幾。
這些倒不能說是完全無用,但是顯然不符合趙禎的需求。
要知道,劉娥對他的管束甚嚴,一天十二個時辰,每個時間段都有具體的安排。
什麼時候上朝,什麼時候讀書,什麼時候用膳,什麼時候安寢,小到衣物飲食,大到課業表現,劉娥都會過問。
這種規矩的一板一眼的生活,基本上沒有任何的自由度。
更不要提,以如今這種文書批答的方式,趙禎能夠接觸到的實際政務少之又少。
雖然早朝能夠見到一些大臣,但是,也不過走個過場而已,除了認清楚人,其他什麼都做不到。
趙禎很清楚自己如今的能力,所以他並不想和劉娥對抗,也不打算紙上談兵的去乾涉政務的處理。
但是,至少不能完全變成泥塑木雕,每一件事,每一分鐘都是被人安排好的。
他需要一定的自由度,需要被真正當做一個官家來看待,而不是讓人去召見一個照顧過他的乳母,都要被攔下來,被斥責任性的不懂事孩子。
要做到這一點,那麼他就需要表現出足夠的政治能力。
隻有這樣,讓劉娥相信,他已經不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孩子,才能逐漸讓他參與到政事當中來,慢慢的熟悉如何控製一個國家。
但這並不容易,因為他既需要展露自己的能力,同時,他又不能讓劉娥感受到,自己的這種能力,會威脅到她的權力。
尤其是在兩者意見有所分歧的狀況下,想要拿捏好這個分寸,可謂是困難之極。
不過,就目前的狀況來看,雖然談話過程當中劉娥的確表現出了這種疑慮,但是,趙禎回顧了一下自己的應對,應該還算是不錯的。
至少從結果來看,他預想的目標是達到了。
說白了,昨天的那場談話,雖然是因為丁謂的挑釁,讓趙禎臨時決定要拿貶黜寇準的製書來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