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當自信溢於言表(2 / 2)

得了酒精的刺激,老彼得目光驟然一亮,質問道,“但是西方也是宗教文明,而工業化和現代化,不也依然麵對的是宗教勢力的阻力麼?比如達斯科利、布魯諾、塞爾維特,以及宗教裁判所?”

“可之後有文藝複興,有生產力代表群體的推動,有政教分離,有法蘭西大革命,整個現代化的進程是和轉變成偏世俗主義社會形態過程是同步進行的。”李樂搖搖頭。

“而我們,傳統上就是一個是世俗社會,我們要克服的不是宗教的阻礙,是宗族家族,是彼此之間充滿矛盾的各個家族的集合體,他們的根本利益的著眼點在於家族,而不是國家。維係宗族體製的根本在土地,他們會阻撓一切損害他們賴以生存的,將土地作為生產資料的變革,當這樣一個社會,麵對代表先進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西方現代組織形式的國家,結果不言而喻。”

老彼得拿著杯子的手,晃了一下又穩住,歎口氣道,“是啊,家族,宗族,這才是自私的集合體,人類本性又回歸到了起點。之後呢?當新的時代來臨,家族的方向在哪呢?興衰呢?哎~~~~”

李樂瞧了瞧老爺子,眨眨眼,沒說話。

好一會兒,老彼得緩過神,問李樂,“你怎麼理解現代化的?”

“還是從生產力角度來看,就是將生產資料,社會資源從宗教宗族的桎梏中剝離之後,采用符合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高效率組織,調整成為更加迅速高效創造物質財富。”

“那,你們現在也接近完成社會的工業化和現代化了,不是麼?這一百年來,你們經曆了什麼,世界都看在眼裡,但是,根本原因呢?好像很多人並沒有發現到。”

“因為,我們在麵臨生死存亡的時刻,找到了一套超越宗族文化,以生產力為核心,帶有世俗文明普世主義的理論來重新引導方向,完成了土地改革,釋放了積累在四萬萬人中的力量,實現了重新站立起來的過程,而後,又因為世俗文明依賴生產力優勢所產生的高物質水平所帶來的文化自信,因為這份積累在十一億人中的力量和美好希望,實現了目前的成就,而之後,我們也會因為世俗文明對於生產力的崇拜,走向複興。這是不可阻擋的大勢和未來。”

看到坐在對麵的李樂,一個年輕人散發出來的強烈的自信的微笑,老彼得似乎看到了一個東方巨人踏步而來的“隆隆”腳步聲。

“真好啊,不過,你就這麼自信?”

李樂琢磨琢磨,笑道,“如果說,西方工業經濟的發展,是偏世俗化的結果,但整個文明的曆史基石仍就是宗教化。而我們正好反過來,我們的曆史基石一直是世俗化。就像數學解題,一個是基石宗教,工業世俗,另一個是基石世俗,對生產力崇拜。”

“單純的世俗或宗教是一維概念,二者結合起來是二維,加上前綴定語各種修飾是三維,在同等維度下,我不敢說我們就是最優解,畢竟文化基因決定了。但西方給我們的世俗化根基的文明,帶來的最大警醒,就是維度提升,差距大到亡國滅種。以前都是我們對於其他人,從未處在那種位置,體驗不到那種絕望滋味,但前一個百年裡,我們補上了這至關重要的一課,我們並不是天選,也不是無可取代的特殊。但信心這東西,投降輸一半。”

“現在你們雖然有發展,但依舊處在弱勢,這種差距,是全方位的,覆蓋到所有層麵的。”

“可西方宗教文明的底色,讓自身充滿了漏洞和缺陷。西方可以回到宗教,用信仰維係社會結構化和組織度,我們不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依靠高度生產力的世俗文明,有著強烈的焦慮,那種我們VS世界的焦慮。我們必須維持生產力的優勢,才能保證俗世社會的基礎不崩塌,文明高度自信,用俗世戰勝宗教的彼岸。”

“宗教文明有體係,互不兼容,無法妥協,就像耶路撒冷,千年未能解決,估計以後也無法解決,這種根本理念上的紛爭,就會使得世界處在不確定中。如果保證世界最高生產力保留在不被宗教文化侵蝕的世俗文明中,才是未來必然的選擇。”

溫暖如春的書房,幾盞燈火中,老人和青年的對話,聊天,從宏大敘事到山海之間,一瓶琥珀色的威士忌,在你來我往中,一點點見了底。

當老彼得被攙扶著出了書房,依舊拉著李樂的手,說道,“關於那個劫掠型文明和金融資本國家的終極形態,咱們明晚,接著聊一聊?”

“這個,彼得爺爺,那個北冰洋?”

“騎,但是你得伺候。”

“沒問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