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長夜
董重跟董太後就像鳥兒的雙翅,共同支撐著河間董家在大漢的天空中翱翔,然而現在,董重死了,董家便像折斷了一隻翅膀的鳥兒一樣,雖然拚了老命地“撲哧”但那沉甸甸的身子,卻依舊不聽使喚地往下掉落。
董重死後的第三天,何太後便如願以償地將董太後送進了幽宮,本來此事也就到此為止了,畢竟董太後是先帝的生母,既然現在已經徹底失勢,再也無法對何太後造成一星半點的威脅,那麼何太後也應該放她一把,好維護皇室的尊嚴與顏麵。
然而,生性好妒的何太後卻不管這些,在董太後的餘黨徹底被何進鏟除之後,她立刻派人鳩殺了董太後,以宣泄心頭多年之恨。手段之狠辣,氣得董太後在臨死之前也要破口大罵:“某之今日,汝之明日也!”
但何太後正是誌得意滿,壓根就沒將董太後的詛咒放在心上,待親眼看見董太後死絕之後,她便飄飄然地返回後宮,獨享權力給她帶來的無上快感去了。
除掉了董太後,何太後的心情那是一個舒暢,然而她的兄長,大將軍何進卻又陷入了新的煩惱之中。因為,當初支持他對驃騎將軍董重下手的士人,現在開始向他索要回報了。
本來這也沒什麼,畢竟士人幫助何進鏟除董重,何進幫助士人鏟除宦官,這是雙方事先商量好的,何進如果想要食言,那後果將會是非常之嚴重的。但問題是,在要不要鏟除宦官的這件事上,何進驚訝地發現,原本他以為是鐵板一塊的何家,竟然出現了幾近無法調和的分歧。
首先是這幾年就一直與自己貌合神離的何苗,這家夥第一個跳出來,堅決反對異父異母兄對宦官動手,並且放言:“沒有宦官的幫助,哪有我們何家的今天?”
何苗這話雖然不錯,但何進一聽,卻不由得當心一涼,因為同一陣營之中出現兩種相互衝突的聲音向來是一個陣營的大忌!更何況,這種反對聲音還出自資曆幾乎跟自己相當的何苗呢?
然而,更令何進惱怒的是,他的妹妹何太後也並不同意他對宦官動手的計劃,而且理由也跟何苗相差無幾:“當年,要不是張侯等人拚死相救,何家,早就被陛下滅門了。”
何進簡直要被氣得跳起來,因為何太後給出的理由不僅點出了宦官與何家相互依存的關係,更將這事上升到了道德層麵,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何況救命之恩乎?
現在何進竟然要向曾經對自己有救命之恩的宦官們動手,這事要是傳出去,那天下之人,哪個不會指著何進的鼻子來罵?一旦如此,何進要將何家變成南陽何氏的努力,也必定跟著一起泡湯了。
在巨大的阻力之下,何進也不禁心生退意,然而士人那邊卻是越逼越緊。比如,袁紹就再次向對何進強調:“自和帝至今且百年,未聞有大將軍與宦官相安無事者。”
“本初的意思,某知道,但奈何太後不聽,車騎也不願啊。”何進兩隻手個拍著一隻膝蓋,言語之間,滿是“知音難尋”的無奈。
“張讓等人掌權十餘年
,雒陽諸軍之中,難免有其親舊。因此,太後,何車騎才會有此顧慮。但大將軍不妨以白波賊強盛,威脅雒陽之名,召集四方的軍隊趕赴京城。如此一來震懾軍中蠢蠢欲動之人,二來,也可給太後,何車騎壯膽。”
袁紹的計策,聽得何進直搖頭:“本初,邊軍似虎,宦官如狼,這驅虎吞狼之事,搞不好會惹禍上身啊。”
“大將軍,不入虎穴,虎子焉得?”袁紹不慌不忙,鎮定自若地勸說道,“任何勢力的內部,都不可能是鐵板一塊,更何況邊軍並不在某一人的掌控之下。”
“就像並州的丁原,跟涼州的董卓就並不對付,若能讓他們倆率軍進雒陽,一來可以震懾宦官,二來他們倆亦可相互牽製。即使一方有歹意,也會因畏懼雒陽的數萬西園軍以及另一方的兵力,而不敢付諸行動。”
“更何況,大將軍忘了嗎?鮑都尉已經招募到上千泰山兵,現正在返程的路上。”
何進被袁紹連珠炮般的理由給震住了,一個勁地點頭:“說得是啊,那就按本初說的去辦吧。”
然而,令袁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前腳剛說服何進,後腳就有人高呼“不可”了。這第一個高呼的人,就是他的發小曹操。
曹操找了個機會單獨麵見何進:“大將軍,我聽說驅趕虎豹去吞食豺狼,雖然能夠達到目的,但這驅趕虎豹的人,也極容易被虎豹所傷。大將軍想調集邊軍入雒陽,以鏟除宦官,這難道不是驅逐了豺狼,卻引來了虎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