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為了支持叛軍首領:奢崇明,以實現自己稱雄一方的宿願,使得貴州承宣布政使司境內貴州宣慰使司治下的明水西宣撫使司同知(彝族水西宣撫使司土同知)安邦彥,也想借機發難。
為此他還特彆到貴州總鎮巡撫官邸前去拜見,還聲稱與奢氏有仇隙,願意發兵出剿永寧宣撫使司叛軍以自效。
然而明貴州總鎮巡撫:李枟,自知其心懷叵測,便謝絕其要求。
但明水西宣撫使司同知:安邦彥,雖然碰了軟釘子,他卻不死心,依舊還是返回大方後,積極策劃反明事宜。
又恰逢朝廷要調水西宣撫使司土司兵趕赴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去平叛,因此明水西宣撫使司同知就乘機以援川為名,準備密謀發兵。
另一邊因奢氏造反攻打成都府,其黨叛賊:樊龍,又占據了重慶府附近多達九個月,為其聲援。
而這重慶府地勢險要,三麵臨江,其出入必經要道唯有佛圖關至二郎關一條路,因此叛賊:樊龍,從通遠門城壕至二郎關連營十七處,宿精兵數萬人把守。
10月24日,三岔河上開始結了冰,廣寧衛的軍民就認為東虜建奴賊兵定會渡過河來,故此有部分軍民紛紛出逃。
於是明遼東總鎮巡撫:王化貞,就和明遼東總鎮巡按:方震孺,商議要分兵把守鎮武堡、西平堡、閭陽驛、鎮寧堡,等多處城堡,在以18萬主力明軍駐守廣寧衛。
就連明兵部尚書:張鶴鳴,也認為廣寧衛值得擔憂,就請明熹宗:朱由校,命令屯駐在廣寧右屯衛的明遼東總鎮經略:熊廷弼,負責外扼鎮武堡、閭陽驛。
故此明遼東總鎮經略就派遣明廣寧衛總兵:劉渠,以兩萬人駐守鎮武堡,明甘肅總鎮總兵兼援遼總兵:祁秉忠,以一萬人駐守閭陽驛,又派明平遼副總兵:羅一貫,以三千人駐守西平堡。
這是熊總鎮經略第一次獲得調兵權利,因此他還重申了一遍他的命令,說道“敵人來攻時,若跨出鎮武堡一步的,則文武將吏都要殺無赦,敵人到達廣寧衛而鎮武堡、閭陽驛不出兵夾攻的,以及敵人搶劫廣寧右屯衛餉道,而三路兵馬不救援的,均罪名相同。”
待明遼東總鎮經略剛剛部署完畢之後,怎奈明遼東總鎮巡撫又相信了間諜的話,突然發兵過三岔河,準備奔襲海州衛。
但由於遭到了後金正藍旗、鑲紅旗的阻擊,便又退了回來。
這讓明遼東總鎮經略覺得非常可笑,就上書道“王總鎮巡撫進兵,到現在已經有五次了,軍隊屢進屢退,敵人早就看透了我方的計謀,本部院的虛名也因輕易出兵而受到了損傷,希望陛下能夠明確指示撫臣,對自己的行為慎重些,不要再給敵人們嘲笑了!”
此舉被明遼東總鎮巡撫知道後,卻很不高興,還飛章上奏,為自己辯解,並說道“臣請求陛下給出六萬兵馬,臣保證把敵人一舉蕩平,就算是不如意,那也一定能夠做到死傷相等,使敵人一蹶不振,管保它不再成為河西之憂!”
並請準許他便宜行事。
當時明內閣首輔:葉向高,非常讚成,隻有明遼東總鎮經略上書說“就請按照王總鎮巡撫約定的辦吧!更應及早罷掉臣的官職,以便於鼓舞士氣。”
在奏折上交之後,朝廷內外才知道原來;總鎮經略、總鎮巡撫,兩人不和,這一定會壞了邊疆的大事,大臣們的奏章也在天天討論此事。
12月12日,明都察院河南道監察禦史:江秉謙,便上奏道“經撫不和,還請陛下火速處理。”
隨後明熹宗急忙下令,召集廷臣們商討會議。
明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正月初5日,明熹宗以經撫不和,熊總鎮經略不能節製邊關軍務為由,令廷臣們商議兩人去留?
其中明兵部尚書:張鶴鳴,偏袒明遼東總鎮巡撫:王化貞,就上奏請求撤掉熊總鎮經略,更換他人,但明熹宗不準,傳令再議。
正月11日,河套部蒙古人從白城子集合兵力入侵陝西都指揮使司延綏總鎮,由紅柳河一路南下接連攻破兩道長城防禦,深入大明境內六百裡地進犯延安府,為了讓明軍分散兵力圍剿,便也開始分兵三路。
一路去陝西總鎮平涼府固原州劫掠、一路去慶陽府劫掠,河套部蒙古軍們還揚言必縛明延綏總鎮總兵:杜文煥,先前的出兵報複。
而此時的明延綏總鎮總兵卻不敢正麵交鋒,隻得避戰不出調地方明軍鎮壓,自己則躲在延安府堅守待援。
致使河套部蒙古軍在大掠了十餘日後,才安然離開。
事後各地鎮壓的明軍均無太大功勞,因此明陝西總鎮巡撫:張之厚、明延綏總鎮總兵:杜文煥,就藏匿消息不上報,但還是被明甘肅總鎮巡按兼都察院江西道監察禦史:高推,給上奏彈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