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出,廣場上一片寂靜,家長們的態度頓時軟化了。那些原本持觀望態度的家長們瞬間明白了其中的利害關係——不讓孩子入學,就沒資格住新建的公寓。況且,還免除束脩,並提供有魚有菜有蛋的午餐,這樣的條件,許多窮人家根本無法拒絕。對於這些窮人家庭來說,自己給不了這樣的條件,且能省下孩子的口糧,自然是求之不得。逐漸地,報名的女童也多了起來。
一位老父親走到前排,大聲說道:「卞大人,我家的二丫也要來上學!」
很快,更多的家長紛紛表示願意送女兒入學。家長們已經意識到,不僅能夠讓孩子識字讀書,還能減輕家中的負擔,何樂而不為?
卞五兒微笑著點頭,轉身對身後尤佳帶來的士卒們說:「大家夥都聽到了吧?咱們就要讓每一個適齡兒童都能上學!」
士卒們齊聲回應,聲勢浩大。家長們看到這些整齊劃一的女兵士卒,個個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們之前隻以為這些女兵不過是方夢華用來撐場麵的花瓶,哪想到她們不僅能打仗,還能寫字讀書,行事比官軍還要嚴謹。
永樂四年臘月初一,舟山市希望小學如期開學。女童的比例雖然依然比男童少,但至少不再是鳳毛麟角。開學那天,方夢華親自前來為孩子們致辭。她站在講台上,目光堅定,聲音清澈而有力:「我們開設這個學校,是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不論男女。希望你們珍惜這個機會,努力學習,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她的這番話贏得了家長們的一致稱讚,大家紛紛點頭。此時,方夢華的目光轉向了班級中一群站在一起的女童。她知道,這些女孩子們將是她未來計劃中重要的一環。
方敏作為學生中的「孩子頭」,開始在新學堂中活躍起來。她天性聰慧,又極具領導才能,很快便和其他孩子們打成了一片。然而,在開學後的幾天裡,方敏發現有幾個同學的腳有些奇怪,一問之下,才知道她們竟然被家中大人強行纏足。
當天晚上,方敏來到方夢華的房間,神情有些嚴肅。她低聲說:「姑姑,有些孩子還在纏足。妳要不要……」
「纏足?怎麼還有這樣的陋習!」方夢華聽聞此事,勃然大怒,眉頭緊鎖,臉色瞬間沉了下來。她深知纏足這一陋習不僅是對身體的摧殘,更是對其人格的扭曲。
第二天一早,她立刻通過史才的官印發布了一道告示,命令昌國縣內廢除纏足之風,所有家庭不得再纏足,否則將剝奪監護權。
然而,公告一出,引起了昌國縣的仕紳大戶們便集體反對。他們認為官府不應管得太寬乾涉家中私事,更不該挑戰「傳統」。
「纏足是我們大宋的風俗,豈能隨意廢除?」一個大戶憤憤不平地說道。
然而,方夢華得知這些反對的聲音,冷冷一笑,心知這些人不見棺材不落淚。於是,她決定派百花營的女兵們列隊上門,逐戶檢查是否執行禁令。
百花營的女兵們身著鎧甲,手持長刀,依次敲開那些大戶的家門。這些女兵個個神情嚴肅,言行如一,雖未動武,卻讓人不寒而栗。她們排成整齊的隊列,逐家逐戶走訪,令那些原本以為可以應付過去的大戶們一時心驚膽戰。看到這些女兵們氣勢逼人,家中的男丁一個個嚇得大氣不敢出。尤其是當她們直接進門查看女童的腳時,那些大戶們才意識到,這些看似嚴守紀律的女兵們,終究還是殺人不眨眼的達蓬山賊人。
「如若不執行禁令,將剝奪監護權!」女兵們冰冷的聲音在家家戶戶門前響起。
大戶們再也不敢多言,紛紛低頭認錯,保證今後不再纏足。眼見著百花營女兵毫不留情的執行力度,這些大戶們才終於明白,這位方大當家看似行事有章有法,但骨子裡依舊是那個殺人如麻的魔教首領。
沈家老爺忍不住低聲抱怨:「看她們那正經樣兒,原來還以為是官軍。現在看來,還是殺人不眨眼的賊人!」
大家雖然滿心不滿,卻也不敢再有異議。這一晚,城中大小仕紳紛紛坐立不安,仰望著夜空,心中暗暗祈禱著朝廷早日重建水師,將這群不按常理出牌的賊寇逐出昌國縣。然而,他們也明白,在北方金兵威脅不斷加劇的情況下,這個願望恐怕難以實現。
方夢華看著這些高高在上的大戶們不得不屈服,心中明白,她的改革雖然步履艱難,但隻要堅持下去,終會改變這個時代的固有思維。這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戰鬥,遠比她在戰場上所遇到的任何一場更為艱難。她站在小學堂門口,看著一隊隊學生進出,心中不禁感慨。她知道,這條革新之路注定充滿荊棘,但她無怨無悔。因為她深信,隻有教育才能真正改變人們的思想和命運。無論前路多麼艱難,她都會繼續走下去,為這些孩子,也為這個國家,帶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