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浩擁有了天然居三成股份以後,便迅速進入股東的角色,跟高家兄弟商量後,將天然居暫時關門歇業,讓他們兄弟兩個好好學習手藝,整頓後再重新開業。
中華廚藝,素來有“七分刀工三分熱炒’,‘無刀不成菜’的說法!一個合格的廚師,刀工是必要的基礎。想成為多好的廚師,便需練就多好的刀工!
好在高得富有大半年的基礎,雖然做菜沒學會,刀工倒是練出來了,起碼鐘浩覺得比他自己強。鐘浩雖然會做許多菜肴,但畢竟沒有真正拿出時間去磨練過刀工。
刀工差不多了,還要練習掂勺。炒菜時,掂勺也是必須要掌握的技能。
好在高得富腕力不小,鐘浩讓他用鐵鍋裝上二斤小石子,每日堅持掂,掂了半個多月,他便基本掌握了掂勺的技巧。
當然,高得富掂勺所用得鐵鍋不是原先燉菜用的那種厚重的大鐵鍋,而是按照鐘浩的要求,去鐵匠鋪打造的小一號的適合炒菜的薄鐵鍋。那種燉菜用的厚重大鐵鍋,就是不裝石子,高得富兩隻手也掂不起來。
如今天然居後廚的灶台上全都換成了這種適合炒菜的薄鐵鍋,灶台上也都加裝了鐘浩設計的風箱。
掂勺練好了,鐘浩便開始教高得富做各種炒菜,這個沒有什麼速成的方法,每種菜肴不同的下鍋順序、翻炒的時間長短都會影響菜肴的質量,隻能按部就班的把自己會做的菜肴一樣樣教給高得富。
至於做燒酒倒是比較簡單,天然居後院就有原先的釀酒作坊,高得利按照鐘浩的要求,在後院又加蓋了一間大房子,作蒸酒的作坊用。鐘浩專門囑咐要用磚石壘就,這年代大部分是木結構的房屋,但這間屋子需要整天在裡邊點火蒸酒,鐘浩還真怕失火。
蒸酒作坊蓋好後,鐘浩又指點高得利安置蒸鍋、安裝銅管和冷卻用的水池。
等一切就緒後,鐘浩發現酒樓的人手不夠,又和高得利去城西的流民中挑了四個個少年做幫工夥計。
鐘浩和高得利挑選的這四個少年,看上去都是老實本分的樣子,而且都是洪災中失去家人、無依無靠的孤兒。
高得利跟四個少年簽得是十五年典身長契,四個少年自典自身,典賣於天然居為奴仆夥計。如今大宋不支持蓄奴,即便大戶人家的典買奴仆,最長期限也是十五年,大宋是不允許簽死契的,典身契約到期之後,必須放奴仆自由。
高得利和四個少年的典身契約上寫明的工錢很高。其實鐘浩本來是想簽個雇傭契約的,但高得利卻說簽典身契對他們約束更大,畢竟主奴關係比雇傭關係約束力大些。
一個無依無靠的逃荒而來的孤兒,酒樓給他們活計乾,有高工錢拿,還能學手藝,又有典身契約束縛,隻要酒樓對他們好一點,他們便不太會生出彆的想法,這樣也更利於保護炒菜和燒酒的技術。
當然,一開始鐘浩和高得利是不會讓他們接觸炒菜和蒸餾酒的,他們主要是在廚房幫忙做洗菜、擇菜、燒火和酒坊初期釀造酒時投糧食、出酒糟等閒雜工作,這樣也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對炒菜和燒酒的技藝保密。
+++++++++++++++++++++++++++++++++++++++++++++++++++++++++++++++++++++++
這段時間馮氏每日早起出攤,中午飯點過後,才回到家中。
隨著豆漿油條這種新吃食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馮氏生意也越來越好。
馮氏把賺來得錢,除了留下備料和生活必需的,剩下的基本都給鐘浩買了各種書籍和筆墨紙硯這些讀書用品,殷殷期盼鐘浩好好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