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爾和米婭都貨真價實被她的突然撲來嚇了一跳,即使她並非在即興演出,這一段是劇本裡就有的,他們都知道她會這麼演,卻下意識的退後。
因為她的眼神太瘋狂了,瘋狂得並不像是演的,帶著與他們一起玉石俱焚的悲憤。
——那可是個在結局裡麵,沒有回頭地跳進火海裡自儘的女人啊!她怎會不狠心?
在不起眼的角落觀察著這一切的馬克不知何時臉色變得凝重——她比試鏡的時候發揮得更好了。
難道她是體驗派?
體驗派演員追求的是真實,讓表演接近生活,因此必須去體會角色的內在情緒,並且由角色的內心出發去塑造出該角色的形象,發自內心地相信自己就是這個人。
那麼他得相信角色的處境,把虛構的處境當成真的,從而作出本能的反應,而不是事先就設計好要這麼演。跟著劇本去演,跟代入角色去演,出來的效果完全不一樣。
馬克認為海瑟是體驗派的演員,因為她的演技給人一種自然至極的感覺,沒有絲毫在走劇本的生硬,而且她演得比上次更好,爆發出來的情感更豐富,除非她在試鏡時沒有出儘全力,否則隻有一個解釋——她正在親曆其境。
試鏡的時候沒有任何道具,更沒有其他演員,隻有四麵牆壁,她隻能靠想像去完成一場獨戲;而現在,她穿上了伯莎的衣服,來到伯莎的房間,麵對真實存在的羅切斯特以及簡,這才100%的把自己投入在其中,成為伯莎·梅森!
用體驗派的方法去演戲,首先要對角色作出全麵的剖析,特彆是心理上的,還需要豐富的想像力去豐滿角色的形象,去完善劇本上沒有提供的線索,沒有一定的天賦是很難用這種方法去體會角色。
因此在馬克認識的體驗派演員裡麵,無一不是天才!
羅切斯特在伯莎的攻擊下反抗,他眼裡的痛苦並不比伯莎少,被關在閣樓的是伯莎,被剝去的卻是他自由的靈魂,這樣的一個妻子對他而言是沉重的負擔,是一個詛咒,以及一生都不可告人的秘密,讓他連深愛的女人都娶不了!
兩個人都在掙紮,最後還是體格更強壯的羅切斯特贏了,他推開伯莎,下意識的走到簡麵前以身體擋著她,怕伯莎連她都會傷害。
但是伯莎並沒有向簡撲去,她隻是遙遙的望著那個女孩,眼裡流露出一絲淡淡的哀傷。
她彷佛在簡身上看見自己的影子——一個即將步入名為“婚姻”的牢籠的女人。
最後,簡被這一切震驚得說不出話,本能地轉身逃離。
“cut!”
凱瑞喊了停,這會除了馬克以外,在場所有人看海瑟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她好入戲!
在他們的想像裡,應該是由邁克爾和米婭兩位有經驗的演員帶領海瑟去完成這場戲,卻不料她一來就入戲了,完全不需要引導,她掙紮時麵目猙獰的模樣把大家都實實在在的嚇了一跳,跟邁克爾糾纏在一起把他們都看得提心吊膽的。
沒想到這樣一個美女為了拍戲真的絲毫不顧形象,彆的不說,光是這敬業的精神就值得他們敬佩了。
……這個女孩真的是新人嗎?
有人在竊竊私語:“聽說奧利弗·溫斯頓最近簽了個模特兒,看來真的是她。”
“溫斯頓?那個‘溫斯頓’嗎?”
“白癡,不然還有哪個溫斯頓?”
海瑟的戲份最後隻拍了三次便完成,前兩次ng的原因是因為凱瑞不滿意機位,第二次是覺得他們的走位不夠順暢,在第三次他終於滿意了。
三次就過的效率高得驚人,一場戲就算重拍個十次都不算多,連凱瑞自己都感到神奇,結束這場戲後甚至主動找海瑟說了幾句話。
不過,伯莎的戲份完成了不代表海瑟可以拍拍屁股的走人,在導演的要求下,她還得在劇組多待兩天,以免有鏡頭需要補拍。
導演今天滿意了,不代表他明天重看片段時也滿意,導演們都總有些藝術家脾氣,對自己很苛刻;或者他突然靈機一觸,想增加伯莎的戲份也是有可能的。
海瑟並不介意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多待上兩天,現代城市的生活步伐太急速了,她初來的時候很不習慣街上都是人和車,手機又總是響個不停,來到這個沒wifi的地方才感受到久違的清靜。
她在帳篷裡換回自己的衣服後再出去,迎麵就遇見了馬克,對方似乎在等她。
馬克吊兒郎當的插著褲兜,問她:“拍完第一場戲的感覺怎麼樣?”
海瑟聳肩:“隻要不去想在這場戲之後我的下一份工作遙遙無期,一切都很好。”
馬克訝異:“奧利弗沒跟你說嗎?”
海瑟眯起眼睛,眼神在一瞬間變得危險:“說什麼?”
“他為你聯絡了一個試鏡。”馬克不著痕跡的退後一步,如實招來,“一部電影的女配角。”
——女配角?她沒有聽錯吧?
她乾巴巴的問:“什麼電影?”
“《午夜巴黎》,導演是伍迪·艾倫,一部浪漫奇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