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秦軍決一死戰!”這六個字,在他筆下仿佛化作了千軍萬馬,奔騰呼嘯,直衝雲霄。寫完最後一個字,趙括的手微微顫抖,但他的眼神卻更加明亮,那是一種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光芒。
趙括將筆緩緩放下,筆尖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最終落在案幾上,發出清脆的聲響,在這寂靜的夜晚裡顯得格外響亮。
趙括凝視著那份假文書,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這份文書一旦發出,不僅關乎個人榮辱,更將決定趙國的命運。
“千古罵名又如何?”趙括在心中默念,他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決絕的笑容:“隻要能消滅秦軍,為趙國贏得一線生機,趙括甘願背負一切。”
隨即,趙括站起身,大步流星地走出營帳,夜風拂麵,帶著幾分涼意,卻也吹散了他心中的一絲猶豫。
趙括高聲喚來眾將,聲音在夜空中回蕩,帶著不容抗拒的力量。
趙國將領們迅速集結,他們的眼神中既有疑惑也有期待,但更多的是對趙括這位年輕將領的信任與忠誠。
營帳內,燭火通明,氣氛緊張而熱烈。
趙括站在眾人之前,目光如炬,他緩緩展開那份假文書,一字一句地宣讀著,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敲擊在每個人的心上。
這一刻,這場即將到來的決戰,也注定會成為曆史上最為激烈、最為壯烈的篇章之一。
曆史上說紙上談兵的趙括真的挺冤,他一身隻打過兩場仗,第一場,一個月取了齊國的麥丘。
第二場就是長平。他的段位剛剛到白銀馬上就成為黃金,就被拉來和白起這種最強王者的高段位對線,還在經濟和食物都是落後一大截的情況,能贏才怪。
但是他還是重傷秦國二十多萬,趙括沒有投降,依舊決定率領殘部突圍,吼著趙將趙括,被亂箭射殺。
第二天,中午時分,正是日頭最盛的時候,長平的風緊扯著旗幟飛揚,證明了它們所經曆的無數戰事。
趙括騎在馬上,站在軍隊之前,整齊的腳步聲幾乎讓地麵都震顫,士卒將頭盔帶在自己的頭上,係緊了自己的鎧甲。
決戰的時候已經到了。
贏了,活著離開,輸了就隻能永遠的躺在這裡,甲胄相擊的聲音在山穀中回蕩,不絕於耳。
白起皺著眉頭,掀開了營簾,帳外,無數的士兵來回蹦波著,有的揣著還沒有準備好的箭矢,有的給自己紮著鎧甲,還有的正搬著圓木滾石往外走。
四十五萬人攻營六十萬,還皆是騎兵,何來自信?
“殺!!”如潮水一般的趙軍將雲梯搭在秦軍的營牆上,死士舉著盾劍密密麻麻地攀在營牆上瘋了一般的向上攀著。
數不清的趙軍和秦軍摔下牆頭,趙括身披將袍,就是他騙了四十五萬人隨他一同搏命,不成功便成仁。
就在打的激烈的時候,白霧四起,慘叫連連,接著趙軍的先鋒除了死去的屍體全部離奇的消失。
趙括隻是片刻便已經臉色蒼白。
白起背著手,說道:“按計劃出擊!”
白起在下達了部署,王齕領命退下,營牆上的血腥味飄得滿天都是,拚殺聲,吼叫,
慘叫、怒罵、無奈、不甘、痛苦、血腥、拚殺,在這個殘酷的戰場上進行著,不知道趙軍是何時退兵的,也不知道何時營牆沒了那廝殺聲。
白起看著守在城頭上的士兵,看著屍體從數米高的營牆上一路鋪到了牆下,幾乎已經在牆下堆起了一座屍山,粘稠的血汙染紅了一地,使得空氣中都帶著腥臭味。
白起垂著眼睛,這才是這亂世真正的麵目嗎······當真是,人命不如狗命······
山林之中,趙括身心俱疲,他知道如今已經是進退兩難,被切斷了後路,現在他們被困,根本是沒有防禦力。
當趙軍得知援軍無望的那一刻,天際仿佛也黯淡了幾分,厚重的烏雲壓頂,雷鳴隱隱,預示著即將來臨的風暴。
營地內,絕望的氣息如同實質般彌漫,士兵們的眼神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黯淡與不甘。
然而,就在這絕望的深淵邊緣,趙括挺身而出,他的身影在昏黃的火把映照下顯得格外堅毅,每一步都踏出了不容置疑的力量。
“大丈夫生於亂世,不求青史留名,但求無愧於心!”趙括的聲音穿透了低沉的空氣,如同一股激流,瞬間激起了層層漣漪。他的目光掃過每一張麵龐,那眼神中既有決絕,又飽含溫情:“吾等肩上扛著的,不僅僅是國家的重擔,更是家中妻兒老小期盼的目光,是他們深夜中未眠的燈火,是我們歸途中最溫柔的守候。”
趙括話音剛落,一陣風吹過,卷起地上的塵土,也似乎帶走了部分士兵心中的陰霾。
趙括繼續說道:“我們為的不僅僅是忠君報國,那太過高遠而飄渺。我們為的是,當戰火平息,能帶著勝利的榮光,平安回到故鄉,讓那些等待我們的笑臉更加燦爛。為了這份牽掛,為了身後的安寧,我們怎能輕言放棄?!”
隨著趙括的話語落下,一股前所未有的鬥誌在趙軍之中悄然升起。士兵們開始相互對視,眼中不再是絕望,而是被點燃的火焰,是對生的渴望,對勝利的執著。
他們緊握手中的兵器,發出震耳欲聾的呐喊,那聲音穿透了夜色,直衝雲霄,仿佛連天上的烏雲都為之顫抖。
“戰!為了家人,為了生存,我們誓與秦軍血戰到底!”趙軍的士氣在這一刻達到了頂點,他們不再是被動的防守者,而是主動出擊的勇士。
在趙括的帶領下,趙軍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向秦軍的防線發起了猛烈的反擊。長平之地,戰火連天,兩軍對峙的緊張氛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此時王齕帶軍殺到,無數的趙軍開始集結在了一起,舉起了手中的劍。
殺!!!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