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風雲帳下奇兒在(2 / 2)

高弘圖起身拜道:“皇上請收回此言。為人臣者如何能令君父受屈?”

朱鬆扶起高弘圖也行了一禮:“高卿不要說這種話,眼下生民水深火熱之間,朕食不下咽,又有什麼臉麵錦衣玉食?”

“不過朕剛剛想到,與其彈壓這些忠義之輩,為何不能去剿滅那些鬨了兵變的士卒?朕風聞於永綬所部都搶了足達百萬家財,就不能擒拿歸案嗎?”

高弘圖歎氣:“現眼下於永綬一黨已經逃入儀真。臣以為這件事需要皇上下諭旨才可能了結。”

朱鬆倒是懵了:“怎麼個意思?”

高弘圖也有點懵,前麵看到皇上所說,自己都頗為動容了,現在卻不知道這皇上是要和自己打什麼樣的啞謎?

高弘圖隻好老老實實說道:“皇上龍禦淮上南下繼承大位時,正是馬閣老遣靖南侯黃得功一路護送皇上至儀真過江。於情於理,黃得功都是天子重臣,臣擔心內閣的公文黃得功未必會聽命。”

朱鬆聽明白了,眼睛裡都放出光亮:“這麼說來,是不是隻要朕發一道諭旨,黃得功就會把於永綬送回來?甚至搶掠的百萬家當也都會送回來?”

高弘圖雖然有點犯嘀咕,但是還是說道:“應係如此。”

朱鬆拍了下手:“妙啊,這樣就能給各地的官兵都發一發欠餉,還能給鎮江府發去賞賜鼓勵其忠義。”

朱鬆突然想到了什麼,立刻對高弘圖說道:“前麵說的,內閣再補充一點,殉難百姓裡是否有幸存之人,若有,家中丟失了多少財物,讓他們細細統計。情況允許的話,朝廷也應該做出撫恤。”

高弘圖吸了一口氣,也知道自己並沒有看走眼,說道:“皇上真是如天之仁,臣這就回去擬寫公文。”

朱鬆說道:“慢來,朕還有個事情想和高閣老商量,朕想把這一伍浙兵和剩餘遼兵交給朱成功統領,你看合適嗎?”

高弘圖倒是沉思了一下:“臣恐朱成功不能服眾。”

朱鬆擺手,對著高弘圖說:“那是因為你不知道他的本事,你要是知道了,你肯定也會心悅誠服的。”

...

“皇上美意,臣感激不儘,但臣不敢受。”演武場上,朱成功一臉認真地向朱鬆說道。

朱鬆賣力射出一箭,不解說道:“這是為何?”

朱成功認真比出三根手指:“一則臣年僅弱冠,承蒙聖愛,已經不勝惶恐。二則臣雖略熟弓馬,但不通軍務,恐沒有調兵遣將之才;三則浙兵遼兵之間矛盾恐極大,臣自認沒有那個能力勘合軍心。因此臣請辭上意。”

朱鬆聽完點了點頭,抽出一箭來,喃喃念著:“說的也是。”

入夜來,朱鬆把這幾天的事情細細寫了下來,又著重寫了“文臣”“武將”“修路”“軍民不和”“民生水火”等等大字。

隨後在下麵倒是認真寫了個“解:”,寫了好幾大段,各種方法想來想去,都覺得行不通。

就算是不曾打仗,自己慢慢休養生息,這前幾年都難過的緊。

既然得不出答案,朱鬆索性就不解了,寬衣躺到了床上。

輾轉反側之間,朱鬆突然想到,軍民不和這點,是不是可以讓士兵去幫這些受難的老百姓重建家園呢?

一來二去,這不就可以解決鎮江軍民矛盾的問題了嗎?

不過現在的士兵恐怕也沒有這樣超高的素養,屆時還是要朝廷撥付報償,不能讓這些士兵白乾。

而且京口這塊現在的兵民矛盾實在是太大了,就怕弄巧成拙,總得要找其他地方的人馬來入駐京口。

朱鬆想到這又想起山東的百姓了。

要讓百姓離開自己的家園南下,怕是說什麼也是一萬個不願意,還要提供安居的地方,地方官員如果調配不當的話,絕對是事倍功半。甚至上還有林慶業這個麻煩,怎麼想都頭大的很。

想來想去,倒是煩躁了起來,隻好拿著前麵總算是想出了的一個解決辦法來安慰自己。

而且要是黃得功做出表率,向朝廷表示恭順,再加上還有百萬財貨。

總算是把這個難解的局麵破局了吧?

朱鬆這樣想著,才堪堪睡去。

自己托高弘圖寫的諭旨去得極快,沒想到黃得功回複的公文來更快。

內容也很簡單:僅削永綬職之鎮,請功償明日。

朱鬆看著這個回複,一時間有點懷疑人生了。

...

武昌城外,左良玉的大營內。左良玉的大帳被掀開,左夢庚緩緩走了出來說道:“父帥的意思,你們二人被黃澍蒙蔽,雖然有罪,但也談不上什麼死罪...”

台下的武自強和白良輔聞言大喜,直接下跪磕頭說道:“多謝平賊將軍”

左夢庚雖然被二人打斷了,但是臉上還是露出笑容,直接說了下麵的內容:“不過父帥有意讓你們帶所部人馬去收複湖廣。”

去德安、承天一帶和李自成留守的大軍交戰,雖然可能有凶險,就算打不過還怕逃不過嗎?一時武自強和白良輔心下大定,紛紛答應著要為大帥效死力。

左夢庚看著這個反應,繼續笑著:“二位將軍願意去,那就再好不過了,把衣甲全卸了吧。”

武白二人一時沒聽明白什麼意思:“卸甲?卸什麼甲?”

陽光灑在左夢庚身上,顯得左夢庚笑意更足:“父帥的將令!雖是無心,但是盧監紀被折磨得苦不堪言,父帥為人最講公平,那你們就身著盧監紀當時的衣著出戰吧。”

武白二人終於聽明白了,這不是要自己死嗎?於是俯首想求饒命。

左夢庚隻是繼續說著:“而盧監紀既然能受餓十餘日,想來你二人所部也能做到。”

也不管二人的饒命聲一起一伏,說完這句隻是鼓噪著軍士們喊著“卸甲!卸甲!”就兀自轉到自己的大營去了。

---分割線---

時南京解糧餉未至,左良玉奏承(天)德(安)將士餓死二千餘人。——《後明史.列傳卷八十三忠義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