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權相之門(求追讀)(1 / 2)

謀定盛唐 殷揚 4713 字 5個月前

李林甫的相府,位於平康坊。

平康坊,位於皇宮東南,和皇宮隻有一街之隔,地理位置非常好,是長安的黃金地段。

從十王宅出發,要去平康坊,需要朝南走。

離開十王宅後,順著寬闊整潔的街道,一路南行,非常順利的就來到了平康坊。

遠遠的,就看見平康坊外麵排起了長龍,一個個身著官袍的官員,趕著馬車,帶著仆人,趕到平康坊外麵,被守衛平康坊的家丁攔住了。

人數眾多,排起的長龍蜿蜒曲折,盤盤繞繞,一眼望不到頭。

李漁好生驚訝:“這是春運的火車站吧?”

錢喚寧策馬於身旁,聽在耳裡,滿臉不解:“王子,春運是什麼?火車站又是什麼?”

李漁可沒有心思為他解釋:“說了你也不懂。”

錢喚寧不服氣,想要問個究竟,然而李漁完全沒有心思搭理他,睜大眼睛,仔細打量起平康坊外的情形,搜腸刮肚,想要找一個對標物,也就是春運時的火車站能對上。

春運時的火車站,站內人頭攢動,人擠人,連轉個身都困難,然而外麵是提著大包小包,背著行李的農民工還在死命朝裡擠,一副不把火車站擠爆不罷休的樣兒。

此時的平康坊,也是這般。

區彆隻在於,春運的火車多為農民工,他們要趕回家過年,與親人團聚。而來平康坊的人是大唐官員,他們帶著厚禮,趕來給李林甫送禮。

從這些官員的官袍來看,紫袍不少,這是三品以上的官員,帶著仆人,趕著馬車,明顯帶來的禮物不少,然而他們不得其門而入,被攔在坊門外。

堂堂三品官員,也隻有候在坊門外的命,這要是說出去,很難人讓相信,然而這就是事實,李漁感慨不已:“早聞相府門檻高,沒有想到,竟然如此之高。”

錢喚寧看在眼裡,一臉緬懷:“開元年間,政令通達,不要說相府,就是一般府衙也沒有門檻一說,事務必須限日而決,若有敢違者必會被嚴懲。這才過去多少年,就成這樣了,早沒有了開元年間沒有門檻的景象。”

開元年間,聖人勤政,上令下達,通暢無比,朝事夕決,誰也不敢拖延。

到了天寶年間,聖人殆政,不理國事了,因而景象大變,不要說相府,就是各個府衙,也是門檻高高築起,無錢無財莫進來。

李漁一行來到坊門前,就被一個穿著紫袍的家丁給攔住了:“你站住,去後麵排隊。”

按照唐朝服飾製度,紫袍是三品以上大臣才有資格穿的,區區家丁壓根就沒有資格穿戴,然而誰叫人家是李林甫的狗呢,高人一等,想穿就穿了,滿朝文武百官,誰敢指出此事?

錢喚寧強忍著怒氣,抱拳行禮:“這位是棣王之子李漁王子。”

家丁斜了李漁一眼,懶得正眼瞧上一眼:“不管你是王子還是皇子,到了相府前,都一樣,得去排隊。”

李漁右手一伸,一個護衛從馬車裡拿出一個描金紅漆小盒子,遞到李漁手裡,李漁接過,遞給家丁,笑道:“區區之物,不成敬意,還請笑納。”

此來是辦正事,不是生事,即使要生事,也不會與區區家丁生事,得與李林甫去生事,因而李漁決定錢財開路。

家丁瞄了一眼小盒子,眼裡閃過不屑,作為右相府家丁,什麼東西沒見過?什麼重禮沒收過?你就這麼大一點小盒子,裡麵能有什麼好東西?

家丁不接,李漁隻得自己打開蓋子,隻開一條縫,裡麵立時射出一片珠光寶氣,漂亮極了,家丁眼前一亮,立時接過來,掀起蓋子,朝裡麵一瞧,全是價值大漲的波斯珍珠,顆顆飽滿,珠圓玉潤,價值不凡。

家丁非常滿意,接在手裡,臉上泛起笑容:“有心了。”

側身讓開:“你們進去吧。”

“多謝。”李漁抱拳行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