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青詞宰相——嚴嵩(1 / 2)

史事講將1 徐夏半生 4779 字 3個月前

嚴嵩,字惟中,號勉庵、介溪、分宜等,江西袁州府分宜人,祖籍福建邵武,明代政治家、權臣。六十三歲時入閣,加少傅兼太子太師、謹身殿大學士,後改少師、華蓋殿大學士,誣害夏言,再任內閣首輔,專擅國政近十五年之久。晚年因事激怒嘉靖帝而失勢,勒令致仕,嚴世蕃案發,遭罷職抄家,寄食於墓舍,兩年後病死,年八十七。書法造詣深,擅長寫青詞,《明史》將嚴嵩列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稱其“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透過戲曲和文藝作品、曆史典籍,嚴嵩的奸臣形象已深入民間。

嚴嵩,父親嚴淮是位久考未成,而又醉心於權力的人,自然把一切的希望都放在兒子身上,於是便悉心的栽培、教導。五歲在嚴氏祠啟蒙,九歲入縣學,十歲過縣試,十九歲中舉,二十五歲時,嚴嵩終於完成父親的心願,考中乙醜科進士,為二甲第二名,被選為庶吉士,後被授予編修,後來嚴嵩得了一場大病,迫使他退官回籍,在嚴嵩的退官十年,正是宦官劉瑾權傾天下之時。

劉瑾與其黨羽被滅後,嚴嵩北上順天,正式複官,在此後的十多年內,嚴嵩先後在北京與南京的翰林院任職。嘉靖年間,皇帝沉迷道教,好長生不老之術,對政事漠不關心,朝中事務皆交由朝臣處理,禮部尚書夏言得到世宗的寵信,又是嚴嵩的同鄉,於是嚴嵩拚命討好夏言。世宗即位幾個月之後,嚴嵩升南京翰林院侍讀,署掌院事,升南京禮部尚書,兩年後改南京吏部尚書。

嚴嵩赴京朝覲考察,被世宗留下,任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由於世宗對議禮的重視,禮部尚書在部院大臣中地位尤其顯赫,往往成為進入內閣的階梯。嚴嵩和世宗的接觸開始頻繁起來,據他自己說,當時世宗忙於同輔臣及禮部尚書等製定禮樂,有時一日召見兩三次,有時至夜分始退,他住在城西約四裡,乘車驅隸弗及,往往是單騎疾馳。

有人上疏請獻皇帝廟號稱宗,以入太廟,朝中大臣,包括嚴嵩在內,欲加阻止。世宗怒,著《明堂或問》,嚴厲質問群臣,嚴嵩儘改前說,並且“條劃禮儀甚備”,獻皇帝入廟稱宗之爭,是大禮議的尾聲。首輔夏言革職閒住,嚴嵩加少保、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入閣,仍掌禮部事。

夏言自視甚高,反對世宗沉迷道教,漸不為明世宗所喜,世宗將沉香水葉冠賜予夏言、嚴嵩等大臣,夏言並不戴上,但嚴嵩每次出朝都會戴此冠,還特地用輕紗籠住以示鄭重。世宗見狀,越喜嚴嵩而嫌夏言。嚴嵩晉升為太子太傅,羽翼已豐,開始攻擊夏言,嚴嵩又慫恿世宗罷黜夏言,夏言被罷後,嚴嵩為所欲為,吏部尚書許讚、禮部尚書張璧與嚴嵩一同參與機務,但世宗遇事隻召嚴嵩。

後來,嚴嵩抓住韃靼入侵中原的機會,迫害夏言,韃靼入侵河套,陝西總督曾銑發兵奪回河套,並上呈奏疏,建議從府穀黃甫到定邊修築一段邊牆,再水陸並進,逼韃靼退兵,此舉得到夏言的支持。夏言向朝廷舉薦曾銑,並與之商討計劃,世宗決心奪回河套,並褒揚曾銑。此時,嚴嵩買通皇帝近侍,稱其“輕啟邊釁”,並指使邊將仇鸞誣稱曾銑掩敗不報,克扣軍餉,賄賂首輔夏言,嚴嵩更在世宗麵前說兩人奪回河套彆有用意,世宗果然相信。

許讚以老病去職,張璧去世,世宗再度起用夏言,這時夏言知道嚴嵩的為人,處處小心防範,嚴嵩表麵上對夏言謙恭,但懷恨在心,日後嚴嵩再憑借青詞奪回世宗的信任。曾銑被殺,妻子流放兩千裡,夏言下獄,後來嚴嵩利用傳言,使世宗“得知”夏言毀謗自己,夏言被斬首,夏言的親信或貶或罰,嚴嵩重新出任內閣首輔,從此擅專朝政。

世宗崇道齋醮追求長生來說,嚴嵩為了媚上,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管花多大的人力、財力、物力,都在所不惜。其中單是營建,齋宮秘殿並時而興,工場二三十處,役匠數萬人,軍稱之,歲費二三百。經費不敷,乃令臣民獻助,獻助不已,複行開納,勞民傷財,視武宗過之。當時,明王朝的太倉歲入隻有二百萬兩,而齋宮秘殿等的營建,歲費竟至二三百萬,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數字,對此,嚴嵩實難辭其咎。

要齋醮禱祀,就要撰寫青詞,嚴嵩因善寫青詞而得寵。自他擔任首輔後,他經常在世宗左右,醮祀青詞,非嵩無當帝意者,為了撰寫好青詞,他傾注了很大的精力,有時廢寢忘食,甚至在庚戌之變時,當俺答兵包圍了北京,並在城郊大肆殺掠的重要時刻,竟不顧國家安危和百姓死活,還在專心致誌地大寫青詞。特彆當左諭德趙貞吉提出抗敵之策,在奉敕諭軍之前去謁見嚴嵩時,嵩竟以撰青詞辭不見可見在嚴嵩的心目中,青詞的位置遠在家與百姓之上,難怪人們嘲諷他是“青詞宰相”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