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反農奴宣言》6400字大章!(2 / 2)

吾父耶和華 千翅萬瞳 8618 字 2個月前

這些人包括了原先的市政議會議員、教會的代表、下城區的代表。基本上,新的城鎮議會議員,都會從這些人中出現。

“在座各位,今天的會議開始之前,我想向諸位宣讀一句福音:我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你們,你們也該照樣彼此相愛。”

這是天兄在最後的晚餐時,對他門徒所說過的一句話。

蓋裡斯在開會前,先說這句話,也就替這次會議定下了調子。

“眾所周知,在七月耶路撒冷王軍戰敗,居伊被俘,王國上下竟再無棟梁可獨擋一麵!”

“現如今薩拉丁主力大軍,正圍攻阿卡!待得阿卡城破,薩拉丁勢必揮兵南下,攻取聖城。”

“待得聖城城破,薩拉丁數萬軍隊,勢必席卷聖地,奪取一切他所能奪取的城市!”

“薩拉丁或許是位品德高尚之人,但他麾下的軍隊不是!那些軍隊參與戰爭的目的,除去奪取聖城外,便是要大發其財!俘獲奴隸!”

“難道我們能屈服於他人的奴役嗎!”

蓋裡斯向會議中的人發出質問,他所得到的回應自然是一次又一次的“不能!”。

空談奉獻之類的虛言,或許能鼓動人的一時之勇,但卻不得長久。

唯有涉及到切身的利益,才有可能持之以恒。

“但,你們覺得,僅憑自己,就能擋住薩拉丁的兵鋒嗎!”

“整片外約旦領地,數萬領民,唯有不足四分之一是法蘭克人!卡拉克城更是隻有五千人!”

“僅憑此區區之數,我們又如何能捍衛自己的自由?”

“唯有,整片領地數萬人,一同奮起,才能抵擋住薩拉丁的兵鋒!”

“所以……”

話說道這裡的時候,蓋裡斯停頓了一下,他目光再度掃過整個議會廳,與這些參會者對視。

“所以,我們要讓自由不再是特權,而是普世皆有,是要讓奴役本身,消失在這個世界。”

“唯有我們彼此相愛,我們才知道彼此是兄弟姐妹,才能一同向惡者揮拳,共同捍衛我們彼此!”

“就如吾父所說,祂所中意的齋戒,是要人解除不義的鎖鏈,廢除軛上的繩索,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折斷所有的軛!”

這是蓋裡斯,第一次在卡拉克城中,宣稱天主是他的父,但卻無人質疑。

會場陷入了掌聲的海洋,這是因為,蓋裡斯向會場的人,宣告了一條有希望獲勝的道路。

整個耶路撒冷王國,去掉那些附庸國,實質上的法蘭克人口僅僅隻有十幾萬,以此之數對抗撒拉遜人過千萬人口,自然不可能獲勝。

可若是將民族矛盾,轉變為自由與奴役之間的矛盾,那麼生活在伊克塔體係下的穆斯林,便一樣可以是同盟軍。

至於宗教信仰問題?

哪還有什麼宗教信仰問題?

舊的先知,已經從曆史中歸來,被灰塵遮掩的真相,勢必要向世人揭露。

不遵從一個現世的活先知,難道還要去相信被後人所篡改的教義嗎?

伊斯蘭教的哈裡發奧斯曼,燒掉了他版本之外的所有人《古蘭經》。

天主教的也是在以教廷的權威,對聖經做出獨家解釋,禁止他人質疑。

那些古時的諸多隱秘,都將被蓋裡斯所重申,替世界的眾生,再度帶來真實不虛的“福音”。

“我們雖居住於天地四方,言語不通、文化不同,但我們同出一源,共成一家!”

“同時,我們也隻有一個最終的彼岸!那是我們所共同向往的天國!”

“我們要將天國降臨的好消息,傳播到天地四方,再也不分彼此,一同在基督內合一……”

聖哉!聖哉!聖哉!

【全能的天主聖父,一切崇敬和榮耀,借著基督,偕同基督,在基督內,並聯合聖神,都歸於禰,直到永遠。】

……

蓋裡斯的出現,使得耶路撒冷第二王國的存在,已經成為了事實。

在完成了卡拉克城的解圍後,哪怕是城鎮裡的穆斯林,也推崇起蓋裡斯。

但並不是所有穆斯林都是這種態度,有一個群體的穆斯林,既不生活在城鎮中享有城鎮自治,又不生活在遙遠的鄉村僅僅是被征稅。

他們是農奴,是非自由民,他們生活在莊園,被約束在土地上,有著一套與外界截然不同的生活秩序。

西歐莊園的農奴,其來源其實多種多樣。

但對於耶路撒冷王國來講,卻清一色的頗為雷同——領主依靠武力,強行將某些穆斯林村莊轉為私人莊園。

然後大量隨同領主貴族而來的西歐法蘭克人,則以自由民或協助管理者的形式加入其中。

而這樣的穆斯林,在外約旦領地中,占有相當一部分比例。

這一群體的生活,相對於其他群體而言,自然是相當悲慘的。

可悲慘也是要進行比較的,不存在說換成了穆斯林的封建主,這些農奴們的生活就能改善。

要知道在同時代的埃及,有著尼羅河滋養的豐潤土地上,農民們照樣能夠被剝削到連件衣服都沒!

當然,衣服在埃及,也談不上什麼生活必需品就是了……

貴族領主,特彆是騎士階層通常來說都是以武力為本職。

他們或許懂得如何統兵作戰,了解如何以刀劍斬敵,但對於管理領地這方麵,就往往顯得很薄弱。

故而領主們會賦予城鎮一定程度上的自治,換取足額的稅收與兵役。

同樣他們也會委任莊園總管,來代替自己管理莊園,從而獲得固定的稅賦,或征召自由民去加入軍隊。

敵視法蘭克人的地理學家和旅行家伊本·朱拜爾,在他的文字中寫過這麼幾句話:

【星期一拂曉,我們從托倫(漢弗萊的領地)出發——願上帝毀滅它!】

【經過一條路,路過穆斯林居住的莊園,他們在法蘭克人的統治下過得很好——願真主保佑我們免受這種誘惑!】

【對他們施加的規定是,在收獲時交出一半的穀物收成,並繳納一金第納爾七基拉特的人頭稅,以及對他們的果樹征收少量稅。】

【穆斯林擁有自己的房子,以自己的方式統治自己。這就是法蘭克領土上的莊園和村莊的組織方式。】

【許多穆斯林,因為在穆斯林統治下的生活很悲苦,因此很想在這裡定居。】

【他們讚美法蘭克人的行為,他們總是可以信賴法蘭克人的正義。】

簡單概括一下,就是一個旅行家,他發現法蘭克人隻收5成稅,然後隻要把稅交夠,領主就懶得管穆斯林。

屬實是太有封建契約精神了!

以至於周邊的穆斯林農民,甚至想潤去耶路撒冷王國當二等人……

隻能說,這是一個比爛的世界,願意製定封建體係規則的法蘭克人,在不少人眼裡,已經比那些“無限權力之人”的蘇丹、埃米爾,要更加的像個人。

這是伊本·朱拜爾的旅行路線。

基於這種情況,蓋裡斯說他們同薩拉丁之間的對立,並非是宗教或民族,完全可以轉化成【奴役或自由】。

城市裡的議員們是相信的,事實上城鎮裡的穆斯林們,也能這麼相信。

畢竟,在開羅或者亞曆山大,時常上演無限製格鬥大賽的消息,並非什麼稀奇傳聞。

至於城外的那些農奴,他們之所以不想當農奴,更主要是因為他們渴求城市的自由,或者其他法蘭克人之下穆斯林村莊,那種更高的自治權限。

又不是說他們真想潤去敘利亞。

如果卡拉克城能夠推動附近莊園的農奴自由民化,再加上蓋裡斯的傳教能力,那麼想要動員穆斯林群體的力量,組織穆斯林民眾反抗薩拉丁,就並非什麼不可能的事。

這個過程中,穆斯林會獲取一定的政治參與權限,農奴則會被轉為自由民。

不同的莊園,也將因地製宜,要麼向自由民村社轉換,要麼成為自治農莊。

這些莊園中歸屬於雷納德的,將會被全部直接奪取。

至於非雷納德,但莊園主又不在莊園的,則被伊莎貝拉宣布,如果一年內沒有“王權稅”那麼就將被廢除莊園主身份。

而如阿爾諾這樣,目前依舊在自家領地的莊園主,雖然被承認了土地的使用權。

但農奴製必須被廢除,原先莊園裡的農奴必須向自由民轉變,同時減租減息也要推行。

蓋裡斯、確切說是卡拉克城議會,並沒有強硬的取締莊園製。

一是因為這個莊園製作為集體生產的模式,在這個時代存在一定的必要性。

二是因為如阿爾諾這樣的莊園主,在沒有觸犯相關法律的情況下,依舊被議會中的相當一批人視為自己人,如果貿然強行奪取莊園,會使得不少人感同身受。

三則是蓋裡斯自己的看法,農奴是被約束在田地上的,但自由民是擁有自由遷徙權力的。

在後續的改革運動中,如果類似阿爾諾這樣的莊園主,願意轉變成農業資本家,那麼蓋裡斯是能夠容忍的。

現如今的這個社會狀況,也確實容不得一口吃成胖子。

接下來的這段日子,蓋裡斯又仿佛回到了當初在斯卡爾的時光,處理各種焦頭爛額的事情。

好消息是,最初的一批帕拉丁,已經得到了西蒙的認可,算是正式出師了,被派到了蓋裡斯身邊。

這些帕拉丁接受著蓋裡斯教導的同時,也開始組織成傳教宣講的隊伍,與蓋裡斯一同在各個莊園裡巡回布道。

在如此繁雜的事物中,蓋裡斯還要忙裡偷閒,去組織一次婚禮,要去替新人送去祝福。

一更頂兩更,感覺狀態找回來了,這個周末,肯定會加更還欠債的。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