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正北方石堆!”
“距離!一百步!”
“仰角!密位0-90!”
“裝藥!7盎司!”
“點火!放!”
伴隨著一旁炮長的指令,蓋裡斯用纏繞著火繩的點火器,點燃了火炮引信。
在引信被點燃的同時,蓋裡斯轉過身就是一個衝刺,眨眼間閃到了十米之外,然後才轉過身看向火炮。
接著,不出所料,伴隨著一聲巨響,由馬爾萬所打造出來的桶炮炸膛了。
一時間硝煙氣息彌漫,鐵渣四濺。
也就是蓋裡斯人跑的快,眨眼間閃出了十米距離,方毫發無損。
有關早期火炮的炸膛問題,是近乎無解的。
而蓋裡斯又需要儘量保護自家炮兵的安全,因此關於火炮壽命以及最大裝藥量的問題,勢必要去不斷測試。
就目前來說,桶炮壁管厚度與炮口半徑接近的情況下,裝藥量不應該超過炮彈質量的70%。
而剛剛蓋裡斯裝藥7盎司,其實已經達到了炮彈質量的80%了。
假設以5盎司栗色火藥作為常規裝藥的話,那麼這麼1門該口徑桶炮的使用壽命,應該在發射300次左右。
當然,考慮到桶炮一概都是鐵匠敲打而成,他們之間的質量不可一概而論。
那些見證過火炮炸膛的預備炮兵們,一個個都有些忍不住的雙腿打顫。
在真正的戰場上,他們可沒法和先知一樣,點個火後閃個十米遠。
不過好在,先知通過一次次以身犯險,成功幫助他們了解火炮,在什麼情況下容易炸膛。
因而他們中的大多數也都心中有底了。
這種火炮的裝藥不能超過6盎司,也不要低於4盎司,5盎司正正好。
既不會因為裝藥太多容易炸膛,也不會裝藥太少射不遠。
但即便如此,炮兵們依舊向蓋裡斯提出了請求。
“【先知】能幫忙祝聖嗎?我們覺得、還是要有聖神與聖人的庇護,才更放心一點。”
【敬仰在天諸聖,並請他們代禱,是許可而有益的事】
——信理
對於炮兵們的請求,蓋裡斯自然是沒有拒絕的道理。
因而當新一批四門桶炮被鍛造出來之後,在這蒼茫天空之下,阿爾喬斯與蓋裡斯捧著聖水,已經等候多時了。
“主啊,禰以智慧建立世界,以公義統治萬邦。”
“我們今在禰麵前謙卑祈禱,求禰降福這門火炮,願它成為正義與保護的工具,而非傷害無辜者的利器。”
“求禰賜予使用它的人力量與智慧,使他們的心懷公義,不因戰爭迷失,亦不因武力而驕傲。”
“全能的主,求禰賜予我們力量,抵禦一切邪惡與不公的勢力,願這火炮不被濫用於殘暴或不義的戰爭中。”
“耶穌基督,禰是和平之王,亦是公正之盾,願這武器成為保護無辜者的壁壘,而非毀滅生命的工具。”
“聖靈啊,求禰降臨,願禰的旨意成就,戰鬥的勝利終歸於禰。”
“因父及子聖神之名。”
“阿們。”
蓋裡斯帶著阿爾喬斯神父,當著眾多炮兵的麵,一邊雄渾富有感染力的嗓音祈禱,一邊拿著法器沾著聖水,將之灑向這些桶炮。
聆聽著這低沉的祈禱,炮兵們也隨之一同畫起十字,與蓋裡斯一同讚美【萬軍之耶和華】、讚美【和平之王耶穌】……
在內心祈求這些火炮能夠百發百中、從不炸膛,祈求著耶和華、耶穌、聖神能夠庇護著他們平安使用這些可怖武器。
從而使得他們能夠藉由這些火炮,清洗世間的罪惡,宣揚【先知】的名。
——給武器祝聖,讓武器百發百中,絕不炸膛
——給銀行服務器祝聖,祈禱盧布彆繼續貶值
除去灑聖水外,蓋裡斯與阿爾喬斯,還參考著聖經中【聖膏油】的配方,改良出一種專門用於保護武器的【聖油】。
經由特殊的儀式,加上信眾們的虔誠祈禱,這些【聖油】有著保護武器免遭鏽蝕的效果。
當然,蓋裡斯還是具體講解了一下【聖油】防鏽的原理,無非便是聖油幫助鐵製的武器隔絕了氧氣,避免氧化之類。
然後炮兵們一致認為,【聖膏油】的誕生,是天主早已設計好的,除去用於縛禮外,便是要好生保養這些凶殘的利器。
【你要從香料中取五百舍客勒的沒藥,二百舍客勒的肉桂,二百舍客勒的香膏,按聖所的舍利子所要求的分量,再加上一亨的橄欖油;】
【用這些材料配製傅禮用的聖油,像配製香膏的方法配製,作為傅禮用的聖油。】
——《出埃及記》30:23-25
而為了更好的記錄武器出廠、使用次數、保養方式、使用方式等條文,這些火炮的炮管和放炮的木箱中,都被敲了蠟印以及寫有宣言和禱文的羊皮紙。
這些禱文內容,除去《聖詠集》第九一篇:[天主是義人的護佑]那首詩歌外,還有蓋裡斯寫的一些祈禱詞。
或者一些簡短的、來自聖·斯大林的炮兵訓令。
如:“火炮需要集中使用”之類
當然更為關鍵的是,在這些羊皮紙的背麵,詳細記錄了該型火炮的生產日期、封存日期、已使用次數、裝藥極限、操作要領、適用炮彈類型等。
務求炮兵對操作武器了如指掌,借由聖神的力量安撫火炮、避免炸膛。
出廠要灑【聖水】祝聖,保養要用專門的【聖油】,炮箱裡貼著【純潔印記】。
這些新訓練的炮兵,一個個心中有信仰,堅信自己走在正確道路上,時刻都與蓋裡斯和耶穌同在。
當然,不隻是炮兵,在目前帕拉丁群體數量,有盈餘的情況下。
蓋裡斯也開始著手解決軍隊的精神需求。
各地方議會組織的民兵群體暫且不提,在吸納了卡拉克城部分軍士,整編了巴利安麾下軍隊,再加上重新招募一批士兵後。
目前耶路撒冷王國軍,擴編到了9個連的編製。
一開始隻是一個連長的騎士喬治,如今光榮的升任耶路撒冷王國陸軍元帥。
嗯、下轄9個連的陸軍元帥喬治,同時他還在著手組建參謀部。
除去軍事長官外,每個連還會被派遣一名帕拉丁擔負神職。
平日裡的主要職責在於組織士兵們祈禱,帶領他們學習知識理論,了解蓋裡斯神學的基本教義。
同時連隊帕拉丁還需要傾聽士兵們的需求,將士兵們的意見向上反饋,排解他們的精神壓力。
在戰爭時期,帕拉丁也有義務帶領士兵們英勇作戰、帶頭衝鋒。
而在後續計劃中準備實現的營團級軍事單位中,也將要安排隨軍神父,以解決士兵們的宗教需求,包括不限於接受士兵的懺悔、舉行各種聖事、對武器進行祝聖。
一切都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著,在耶路撒冷淪陷後幾個月裡,蓋裡斯他們已經聽聞了越來越多的消息。
加沙也好、雅法也罷、又或者亞實基倫,乃至於巴利安的老家伊貝林堡,都接連淪陷。
現如今耶路撒冷王國南部的港口城市,都已經淪為薩拉丁的控製範圍。
接下來,薩拉丁勢必要把目光再度投向提爾。
哪怕提爾三麵環海,但在薩拉丁從埃及調集艦隊之後,大軍逼近、水陸夾擊之下,可以說早晚也要淪陷!
解圍提爾已經成了一件宜早不宜遲的事。
9個常備軍連隊,被蓋裡斯抽調了整整7個,算上一些其他人員,總兵力約為一千人規模。
另外兩個連隊則留在了外約旦,仍舊由陸軍元帥喬治來指揮,主要是從難民群體中訓練新兵,擴建常備軍規模,為日後的對外作戰儲備軍力。
嗯,現在陸軍元帥喬治隻剩下2個連可以指揮調動了。
在將阿梅代主教請來阿爾哈迪鎮學校,接管過阿爾喬斯的執教任務後,阿爾喬斯被任命為軍隊的隨軍神父,並在主持了一次彌撒後。
全軍開拔。
按照地圖上的規劃,這次的行軍路線,為了避開沿途薩拉丁所控製的城鎮,分明直線距離隻有210千米,但行軍路線卻長達255千米。
在行軍過程中,除去每天輪換一個連作為警備部隊外,其他所有士兵的鐵甲,都被折疊起來用馬車或駱駝運輸,從而減輕士兵負重,加快行軍步伐。
從上午八點整出發,算上中午的大休息,以及每小時一次的小休息,當時間來到下午六點時。
第一日行軍距離超過30千米,在一處丘陵的背風處紮營。
當完成一係列的檢查工作並吃過飯後,蓋裡斯、伊莎貝拉還有巴利安幾人圍繞著一個火堆烤起了火。
現在已經12月了,哪怕是黎凡特地區,夜間氣溫也開始接近7攝氏度。
為此,士兵們也好又或者蓋裡斯他們,身上都披著厚實的棉衣。
而如武裝衣、棉甲之類的,更是直接隨身穿著。
在這麼一個處境下,雖然眾人是在烤著火。
伊莎貝拉依舊縮進了蓋裡斯懷中,借著蓋裡斯的體溫、借著蓋裡斯身上的大衣保暖。
她絲毫不在意旁人的目光,反倒是與蓋裡斯貼的緊緊,頭發與蓋裡斯的脖子磨蹭著。因為經常用香皂洗澡的緣故,伊莎貝拉身上的氣味並不算難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