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群賢來朝(2 / 2)

……

八月底,今年興起的三大叛亂已平其一,目前皇甫嵩等人尚未歸朝,但雒陽城的輿論氛圍已經隨著鄭玄、蔡邕等人的陸續入京而變得火熱起來。

其中以鄭玄的應征最值得稱道。

數年前,何進征辟鄭玄入朝為官。州郡官吏脅迫起行,鄭玄不得已,隻好入朝去見何進。見過何進後僅隔了一夜,鄭玄未等授予官職就跑了。

這兩年三公府數次征辟都被鄭玄推辭。

這次鄭玄之所以答應,除了詔書來自於皇帝之外,最關鍵原因在於皇帝邀請他在雒陽講學。

鄭玄是真心不想做官,隻想研究學問,連太學負責授課的博士都不想當。

他來到雒陽之後,依舊深居簡出,不接受身著官服者的拜訪,隻與人探討學術。

鄭玄的作風顯然是很符合人們對名士的想象,於是越發期待下一位名士的到來。

蔡邕就是在這樣的萬眾期待中抵達了雒陽。

蔡邕早年間陸續得罪了好幾位中常侍,被誣陷入罪。被靈帝赦免後不得不遠遁托庇於泰山羊氏,一十二年。

期間,他將女兒貞姬嫁給了好友羊續的兒子羊衜(dào)。

羊續是黨人,黨錮因黃巾之亂解除後,羊續陸續擔任廬江、南陽太守,蔡邕也一直陪同。

此番朝廷征召,蔡邕從使者口中聽說,朝廷有詔羊續入朝為九卿的風聲。

他隻稍作猶豫,便準備出發。

蔡邕與鄭玄不同,他有政治上的追求。

不過在他心中也有比政治追求更高的目標——漢史。

在蔡邕過往的人生中,他最引以自豪的經曆就是他曾在東觀參與漢記的編修。

“阿父,這裡就是雒陽嗎?”

蔡琰的話讓蔡邕回過神來,他望向輕輕挑開車簾的女兒,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是啊,這裡是外城郭,稍後到了內城,還要更繁華呢!”

蔡琰十四、五歲的年紀,懷中抱著一把焦尾琴。

因擔心路上顛簸損壞,故而一直抱在懷中。

“昭姬可是累了?我已去信給雒陽好友,他們回信說已替我安置好了住處,就在我以前在雒陽的舊宅,為父要去拜訪好友,昭姬可先去安頓。”

蔡琰微微頷首,又關心道:“阿父,若有飲宴,還需適量。”

蔡邕忙忙答應了。又捋著胡子思索著,這次入雒陽,還得多看看好友家的後輩,有沒有適齡的賢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