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印刷術後續(1 / 2)

“殿下,此雕版印刷,采用的是太學石經?”

劉辯點了點頭:“印刷經典,自然要用正經。”

早年間東觀的經典藏書因有損壞,字跡難辨,便有人借著職務的便利或是花錢賄賂,在修複經典時夾帶有利於自家學說的私貨。

熹平四年,靈帝接受蔡邕等人的建議,正五經文字,刻石立於太學前,鐫刻四十六碑,包括五經與《論語》在內,共計二十餘萬字。

百分百的官方正版。

當時,盧植也曾參與其中。

不過,因為文武雙全,半道上又被任命去做彆的事了。

不一會兒,劉辯遞給了盧植一個古裝影視劇中經常出現的線裝本。

此時紙書乃是效仿竹簡的用法,通常采用卷軸的形式,到了隋唐以後,才產生分頁折疊的裝訂形式,如今劉辯要編書,自然要一步到位。

盧植一看,封麵上便有兩個大大的隸書,曰《論語》,邊上還有兩個小字,曰西園。

《論語》雖不在五經之內,卻是基礎。如果不是覺得有些違和,劉辯都想印一個皇家書局出版了。

盧植翻開一看,上麵雖因技術尚不純熟的緣故在某些字上有墨點汙穢文字,而且字也過於大了,此本也非《論語》全本。

可即便有這麼多缺點,但盧植依然越看越喜歡,根本不舍得將此本離手。

他雖早已達到了不追求物質上享受的境界,卻也做不到無欲無求。

劉辯道:“這本《論語》是第一批成書的,其中能看的也就數本,此乃是我特意為盧師準備的,用以留念。”

“多謝殿下。”盧植滿意地微微頷首,他打定主意,今晚彆的不說,先去找蔡邕和鄭玄炫耀一番。

其實劉辯原本第一本想印《孝經》的,《孝經》的字數比論語少多了,而且還能表達孝心……

後來想了想,可以,但沒必要。

他已經過了要用《孝經》展示孝心的階段了,這才換成了《論語》,到現在論語的全部雕版還沒製作完呢!

緊接著他又帶著盧植參觀了印刷的過程,與官印印在紙上不同,雕版印刷是將紙放在雕版之上,用軟刷在紙背麵刷過,其中的速度力度都需把握。

盧植道:“乍一看似是不難,但隻要細想,這其中的巧思……而且將書編修成冊,比起書卷來,更方便讀書……殿下聰慧如此,實乃國之大幸啊!”

在劉辯的印象中,盧植當麵誇他的次數屈指可數,麵對此次稱讚,他沒有敬謝不敏,而是臉不紅心不跳地坦然受之。

“左伯紙本就貴,此印刷術一出,隻怕雒陽的紙又要更貴了!”盧植感慨說。

“是啊,唯有造價更低的紙,才能讓雕版印刷發揮價值。”

劉辯順帶著告訴畢嵐:“畢卿若是能繼續改良造紙術,本宮絕不吝封侯之賞。”

改進造紙術的蔡倫能夠得以封侯,靠的不是造紙術,而是鄧太後的青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