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風篁當然在打其他主意。
她從進宮起,對袁太後就滿懷戒備,畢竟比起目下無塵的紀太後,這一位初見就不是省油的燈。
後來江氏遠道而來,一番提點,她去袁太後跟前請了罪,雙方算是有個短暫的融洽期就是這會兒,雲風篁也沒覺得袁太後多親切,不過是抱著井水不犯河水,大家互相給麵子和和氣氣的相處的想法。
結果好景不長,隨著袁楝娘的越發作死,袁太後毫不掩飾的拉偏架,雲風篁這個本來“懂事又聰慧的孩子”在她心目中地位飛速下降不說,甚至因為袁楝娘的緣故,袁太後越發對雲風篁心生厭煩。
如今宣妃等人進了宮,雲風篁的存在不再是不可替代了,袁太後就更乾脆了數數洛寒衣她們入宮以來,這太後都多少次敲打雲風篁、明裡暗裡的給她添堵了?
因此雲風篁今兒個從春慵宮回來的路上,就覺得,這位慈母皇太後,不能留了。
這要換個人肯定不敢有這想法,到底是三位皇太後裡跟淳嘉感情最深刻的一位,一手栽培出了這位被認為具有“明君之姿”的年輕帝王,要名份有名份要情分有情分,最關鍵的是袁太後能夠從一個藩王王妃走到現在,可見她絕對不是袁楝娘那種蠢貨。
縱然一時懈怠,一旦引起她警惕,可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母子情誼在,反噬起來,誰能抵擋得住?
但雲風篁並不在乎,戚陳氏還是戚九麓的親娘呢,她那會兒跟陳氏但凡有著意見相左,戚九麓什麼時候不是順著她?
隻要挑撥技巧好,哪有情分毀不了?
她親娘江氏當年耳提麵命她婆媳關係,核心是婆婆為難媳婦很容易,而不是媳婦必須沒腦子的服從婆婆……所以在雲風篁看來,婆婆不喜歡自己的話,也不一定得忍著,要麼換夫婿,要麼換婆婆唄。
可淳嘉這夫婿實在不好換,她膝下的小皇子才這麼點大,就目前廟堂的複雜,她還不適合現在就升皇太後呢,所以隻能請這婆婆涼涼了。
故而此刻哭訴了委屈,要求了淳嘉日後要多疼愛些自己膝下的一雙兒女,哪怕往後再有了其他孩子,也不能因此疏忽了這實際上的長子長女,就輕描淡寫的妥協了。
麵對淳嘉不信任的試探,雲風篁珠淚盈盈道:“正如妾身剛才說的,以太後娘娘之前對皇長子的疼愛,便是不給皇長子辦滿月,也沒人會覺得,太後娘娘不心疼皇長子。陛下平素是怎麼對妾身的,前朝後宮誰心裡沒數呢?難道這一回,您不去太後娘娘跟前為妾身說情,妾身就要懷疑您不心疼妾身了嗎?”
又說,“這要是其他人,妾身是絕對不會讓步的。畢竟陛下您也知道,妾身就是這麼個掐尖好強的性.子。打小是這樣,改也改不了。可這會兒是太後娘娘發了話,妾身雖然不賢,尊敬長輩的規矩還是有的。而且,您待妾身這樣好,妾身怎麼忍心叫您為難?”
一番話說的淳嘉大為感動,恨不得立刻去春慵宮為她緩頰被雲風篁甜言蜜語的給勸住了,讓他千萬不要這麼做:“太後娘娘當著眾人的麵那麼說的,如果滿月宴還是給倆孩子分開辦的,不拘說辭多好聽,外頭肯定還是有那起子人會嚼舌根,說太後娘娘在宮裡說話沒了分量……妾身思及陛下的厚愛,如何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反過來,依了太後娘娘,人家頂多笑話妾身不討喜,連帶皇嗣都受
了委屈……”
“可妾身跟皇嗣都是太後娘娘的晚輩,這晚輩為了長輩受點委屈,又算得了什麼呢?”
“隻要陛下往後多疼愛些妾身娘兒仨,那些話也不敢在妾身跟前說,那麼妾身權當沒聽見好了。”
“難為這些日子,私下裡議論妾身的人還少了嗎?”
“妾身,早就習慣了。”
這要是換個平素懂事的妃子,比如魏橫煙那種,這種話不要她說,淳嘉也覺得,為了太後受點委屈應該的。
畢竟國朝倡導的就是以孝治國不是嗎?
彆說後妃了,就是他這個天子,從小到大,難道沒有委屈難過的時候?
還不是忍了。
繼續做慈母皇太後的乖兒子。
但雲風篁自來就是個不安分的主,沒理也要攪出三分理,從進宮那會兒,還是個小小的宮嬪時,撕架爭鬥,就沒怵過誰,更沒跟誰退讓過,哪怕對著淳嘉都是想方設法占上風的這會兒難得讓步一次,淳嘉理智上懷疑她在玩以退為進,情感上卻還是忍不住感動了一把。
覺得愛妃真是太懂事太貼心太乖巧太委屈了!
更覺得這些日子以來對這妃子的好,都沒有白費,她也記在心裡呢!
他這麼一感動,頓生補償之心,於是勉勵了一番雲風篁之後,就提到了兩個孩子取名的事兒:“之前答應愛妃,在滿月宴上為皇兒取名。隻是愛妃與貞熙淑妃情分深厚,隻提了皇兒,卻未提皇女。朕膝下子嗣單薄,皇長女縱然無法承嗣,豈容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