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二十六 ......(1 / 2)

相處了這兩天, 薑熊、薑虎已經和李秀麗稍有熟悉,就知道了她的大概性子,也知道, 她大約不是什麼大宗大派裡出來的。畢竟,她雖然身懷異寶, 直接入了道,但修行常識可謂幾近於無。

連常年跟著姨母,不怎麼出世的她姐弟二人都知道的常識, 李秀麗都一無所知。

路上, 薑熊本來是教她怎麼控製傀儡身上的修為,誰知道漸漸地,就拐向了修行的各種常識上去。

“煉精化炁階段,最重要的是熔煉臟腑,將炁慢慢煉化入五臟,讓臟腑初步升華, 肉身擺脫凡人的孱弱......”

“對了, 你知道什麼叫‘炁’吧?”

李秀麗點點頭:“我知道。人之元, 而升炁。億萬念頭, 七情之屬,都是炁。”

薑熊給予了肯定:“你這段的解釋, 倒頗有大派風範。那你知道怎麼引炁入體, 以煉就五臟之精嗎?”

“不知道。”李秀麗老老實實地說。

薑熊梗住了:“你怎麼連這都不清楚?平時都怎麼修煉的?”

李秀麗想了想:“被動修煉?”

誦世天書能自動引來一定範圍的炁, 篩選出她能吸收的部分後,凝就世音, 送入體內臟腑。

有些自行入道的凡人,也不清楚。

這是正常的。

薑熊深吸一口氣:“也不能太仰仗異寶,你也得知道, 其他修行人士,尋常都是怎麼吸收炁來修煉的。”

她指點路人:“入道以後,就能看到不加以收斂的‘炁’了。凡人無法主動收斂‘炁’。你看,他們周身都環繞著哪些顏色?”

此時,二人站在縣城的市集之中,人來人往。

李秀麗看一個不慎跌倒在地的老媼,她背簍裡的貨物撒了一地,正因無法起身而哭,悲哀讓她周身彌漫著淡淡白色的炁。

薑熊說:“七情應五臟,五臟對五行,五行各有色彩。悲、憂對著肺,肺屬金,炁呈白。若煉其炁,入肺。”

二三童子舉著紅豔豔的糖葫蘆,興高采烈地從老媼身旁而過,他們身上泛著明豔活潑的紅色之炁。

薑熊說:“喜為心之誌,心屬火,其炁呈紅。若煉其炁,入心。”

路邊攤,兩攤主正在爭位而對罵,氣急砸了東西。他們之間環繞著時不時炸開的青色之炁。

薑熊說:“怒對肝臟,肝臟屬木。炁呈青色。若煉其炁,入肝。”

接下來,又隨手指了幾個路人,一一告訴她對應的顏色的炁,應該在吸收後,調整歸納到哪個臟腑中去。

“接下來,你看好。”

薑熊走到摔倒的老媼身旁,將其扶起,又蹲下去,一樣、一樣拾起她散落一地的貨物。

李秀麗就看到,老媼身上淡白色的炁逐漸飛入薑熊的口鼻,一呼一吸間,等老媼轉悲為喜,白色的炁也被薑熊吸收得一乾二淨。

如法炮製,薑熊強行“勸和”了兩位攤主,阻止了事態進一步升級為大打出手,又將青炁也吸收殆儘。

“就是這樣。”薑熊演示完畢,轉身回來,說:“方法很簡單,看到,呼吸,即可。但首先,你要與此人的炁產生聯係,關係越緊密,能吸收的炁越多。這三人經悲、怒外溢的炁,都很淺薄,各由‘跌倒’、‘爭執’等原因而生,我直接將其產生的源頭消去,它們就直接全部為我所得。有些炁,更加濃鬱,來源複雜,無法產生更密切的聯係,就隻能吸收一小部分了。”

“這樣的炁,質量也很堪憂。”薑熊感受了一下,說:“如此兩縷,入肺,入肝,起碼得重複二十次,才能略微積累一點。勝在積少成多,對煉精化炁初期階段,堅持下來,也能有所得。”

李秀麗若有所思,忽道:“那其他人呢?如果隻是這樣簡單,那其他凡人之間,是不是也能吸收彼此的炁?”

薑熊肯定了她的想法:“當然可以。你抬頭看。”

李秀麗一抬頭,竟見空中蘊著淺淺的一層煙霞般的“炁”,五色流轉,源自行人吞吐間,各有不同色澤的“炁”,彩色交織,糾纏難分。

薑熊說:“炁必生於人體,人之元,方升炁。人人吞炁吐炁,自然互相交互、影響。人聚而成社,成村、成縣,成府,乃至成國。人之身份、命運、行為,也隨炁的交融,而彼此交織、影響。”

李秀麗道:“那豈不是人人可入道?”

“理論上,是這樣。”薑熊說:“但你仔細觀察,看看他們身上炁的出入。”

在她的指點下,李秀麗定睛看去,隻見那些不自覺、不自知之中吞吐“煙霞”,洋溢炁的行人,他們有時吞入一些“炁”,但同時也被他人從自己身上吸走一些“炁”。

出入之間,人們身上的炁總是處於一種運動著的、整體的平衡,總量或有略漲略落的波動,然則大體不變。

而總量的多少,又似乎與老少男女相關。老者的炁總體衰弱單薄。青年的炁大多旺盛活潑。

薑熊又指指自己:“你再看我。”

薑熊的“炁”,卻與周邊往來的凡夫,都大不相同。她周身,薄薄一層光華,緊貼肌膚,既不四散,也不與人交互。如果不仔細看,幾乎會忽略掉。

李秀麗若有所悟,低頭看了看自己的手,果然,也是這樣。

“這就是入道的修行者,與凡人最大的區彆之一。”薑熊說:“修者入道之後,首先身體發生的變化,就是斂炁。自身的炁不再隨意四散,也不再與他人輕易發生交互,不會被人不自知地吸收走。修者對於發自人生之始的炁,開始從無知無覺不能自控,到能主動控製。”

“如此,煉化人間之炁,以補元炁。元炁不斷壯大,直至蛻變之日,肉身脫凡。”

“也正因為如此,實際上,才無法人人修行。”

“欲要斂炁,必先聚人間之炁。以大量的炁去衝刷你的臟腑,包圍你自己的元炁,不斷地壓縮、壓縮,就像鐵匠不斷捶打器胚,周身之炁不再逸散,這時候,就入道了。”

“而欲聚人間之炁,前提,必須和大量的人同時在同一件事上,產生一種極關切的聯係。普通人怎麼做到?”

“一個人,一輩子能接觸、並產生極關切聯係的人數總量,是有限的。尤其是大夏中人,男耕女織,大多數人麵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最遠不出縣城。更有大夏的女子,一生灶前床頭,難離家門。認識的人都有限。何況是同時和數以千記的人群產生極關切的聯係?”薑熊搖搖頭:“太難了。”

這時候,薑虎拎著口糧,牽著蠻兒回來了,聽見姐姐的話,插口:“倒是也有凡人自行入道的。不過,多是名震一時的王侯將相,或者是大儒大賢,或是機緣巧合下,天助人勢的英雄豪傑。他們往往能同時影響很多人,作出驚天之舉,影響一方,導致聚炁不散,於是紅塵入道。”

薑熊歎了口氣:“是啊。所以連一些大奸大惡的混蛋,應當遺臭萬年的,也能步入修行。如今之世!這些......唉,因此門徒弟子,隻論權勢,甚至有......”

她頗義憤,還想罵。薑虎噓了一聲:“附近有城隍廟。”

李秀麗聽著,思路卻轉到了《道種》公司對金卡、紫卡、藍卡、灰卡的劃分上。

玩家自己摸索出來不同卡彆的身世區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