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七十九 湖畔(十)(1 / 2)

“衛小玉和詩魂的遺憾?”李秀麗說:“首先我得能叫出他們來。這倆臨時溢出區有自己的現身規則。我之前見到衛小玉, 都還是蹭了其他人的機會。至於詩魂,我威脅了一次要燒書,他出現過一次。之後我再威脅書精, 他也不出來了。喚他出來,需要會作詩, 反正我不會。你會嗎?”

白鶴道:“會一些。但大約是達不到詩魂現身的標準。不過,不需要這麼麻煩。”

“鬼怪類臨時溢出區, 大部分本應在其人死亡的刹那出現,倏爾即散,像烈日下的一滴露珠,除非活人以劇烈的七情之炁供養、維持。

但活人塑造鬼魂的情況,也分兩種。第一種,是死者本人的炁已經全部散光了,親友以憶中的亡者本人的形象、性格、舉止來塑造的, 完全無中生有,生造、醞釀出該‘鬼魂’。

第二種,亡者本人的記憶, 本人的炁,尚未完全散去,便被活人之炁所裹挾, 一同混合形成了‘鬼魂’。”

“衛小玉千年病逝前,遊慎百年被處斬前,就已經名聞天下, 且死前均極不甘心。他們當是第二種, 雖然已經變成了‘現象’,變成了‘臨時溢出區’,再也不是人類, 卻到底保留了一些本人之炁,殘留了部分記憶、性格、情感。”

“第二類‘鬼魂’,可以用他們生前寄托了相當濃烈情感,所以殘留了一些本人之炁的特殊物品來召喚,繞過臨時溢出區的規則判定。”

李秀麗恍然大悟,環視文昌閣:“這裡是遊慎的故居。會不會有遊慎活著時留下的一些東西?”

“不大可能。當年遊家九族被誅,遊慎生前所有財物都被抄沒,文昌閣更是被官兵付諸一炬。這座宅邸是他平反後,後人仰慕他,在原址上翻建的。”

少女思索片刻:“他活著時才名蓋世。會不會有書法作品之類的東西存世?”

現代還有很多大書法家的作品真跡,千年尚且流傳。

白鶴道:“有自然是有。但他大部分的書畫作品或焚於火中,或流入官中、民間。加上他當年又是以‘詩詞藏反意’等謀反的罪名被殺,很少有人敢收藏這些。繼任的皇帝為他平反後,遊慎的作品市麵上已經很少見了。到如今,堪稱一字千金。真跡估計深藏在朱門貴府的府庫裡。”

“而且,召喚此類鬼魂,所需要的是有特殊感情寄托的物品。尋常作品,恐怕還不足夠。”

李秀麗聽到後一句,才勉強打消了聽聞“府庫”二字就開始有些無法無天的念頭。皺著眉陷入了深思。

見她神色,白鶴笑道:“劉道友何必舍近求遠?為何不去向鄭善信一問呢?鄭家手裡大約是有一件遊慎留下的,極其特殊的真跡。”

“姓鄭的?”

白鶴點點頭:“百年前,鄭善信的祖先,是遊慎父親的大弟子,與遊慎乃是至交好友。據說,遊慎被處斬前,隻有鄭家的祖先冒著生命危險,去送了他最後一程。遊慎死前,做了一首絕筆詩,將它送給了鄭家人。此後近百年,無數愛詩心切的才子,上門懇求鄭家人將這首遊慎的絕筆真跡公諸於世。均遭鄭家拒絕。”

“但如果事關遊慎本人,想必鄭家會通融一二。”

這日,因隨師遊學江南,而暫居在表親方家的小鄭,接到了門人的通傳,說是有人找他,稱是白鶴道士。

小鄭匆忙而出,走入拐角的僻靜小巷子,麵上顯一抹驚喜之色:“白鶴道長......劉小姐。”

他本以為是白鶴道長有事找他,卻沒成想,站在道士身旁的,竟是那位劉小姐。

李秀麗打量他,主動問:“你叫什麼名字?”

這是幾次匆匆相見中,她頭一次正眼看他,還主動問他的名字,而不是“姓鄭”的。

小鄭斂衣正容,道:“在下單名為‘端’,字中直。”

少女咳嗽一聲,略客氣地拱拱手:“鄭端,我要向你借一樣寶物。你家是不是有遊慎的絕筆詩?”

鄭端道:“確有此物。但父祖有言在先,若非遊家後人或者衛小玉顯魂索要,不可外展。”

但眾所周知,遊家已經斷了血脈。而衛小玉的傳說,在數日前的那個晚上之前,鄭端一直隻當這是虛無縹緲的傳說。

“如果是遊慎本人需要呢?”

鄭端微微一懵,隨即反應過來,既然衛小玉的鬼魂當真存世,孫翠蘭的厲鬼也確有其事,那詩魂的傳說,怎麼就不是真的?

他近前一步,急切道:“二位見到了遊慎的鬼魂?”

李秀麗點點頭:“我見到了。就在文昌閣裡。”

“文昌閣......”

見他神色怔怔,李秀麗道:“我發誓,我真的見到了。但是想要他再度現身,需要借這首詩。如果你家願意借,讓你家人帶過來,或者寄過來,需要多久?”

鄭端說:“我已將它帶到江南,就在這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