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防患於未然(1 / 2)

阿桃心思縝密,觀察著她的動作,幾天的功夫就弄清楚了溫度計該如何使用

李令皎將信將疑,將溫度計夾在了病人的胳肢窩裡,等了半天後拔出來,盯著上麵的水銀柱一看,果然燒已經退了。

她轉頭看向阿桃,將手裡的溫度計朝她遞去:“你記得是在哪兒?指給我看。”

阿桃接過後,很快就指出了上麵標記著37的數字,有些怯怯地說:“我記得是在這兒。”

李令皎低頭一看她指的地方,還真沒有錯。一般腋下測量體溫36-37℃不算發燒。

“這樣吧。”李令皎想了想,乾脆說,“從今天開始,廚房那邊就不用你負責了……”

沒等她說完,阿桃臉色一變,眼神瞬間緊張起來,“是、是我做錯了什麼嗎?”

“不是。”李令皎失笑地搖頭,溫和道,“是準備讓你專心學習治病救人,以後好將這方麵交給你。”

“交給我?”阿桃睜大了眼睛。

李令皎耐心地說:“我會的東西也不多,隻要你願意學,全都可以教給你。不過其餘的,就要靠你自己摸索領悟了。”

阿桃的臉在瞬間由緊張變為驚喜,她展開笑顏,重重地點了下頭,語氣無比篤定:“嗯,我一定會好好學的!”

“念書寫字也要學。”李令皎說,“以後總不至於連藥方都不會寫。”

“知道啦,仙姑。”

看過一圈病人,見沒有誰有病情加重的征兆,李令皎這才放下心來。

她可真的是太害怕,流行性感冒會發展為瘟疫了。

帶著阿桃離開病房,兩人一邊撐著傘走在雨裡,一邊說著話。

得了仙姑要教自己醫術的準信,之前許多不解的問題,阿桃也敢放心大膽地問了,就比如說:

“為什麼每次用過了那根棍子之後,都要用那個小白團子擦一擦呀?”阿桃問。

李令皎耐心地告訴她:“那根棍,叫溫度計,是專門用來測量體溫的。小白團子,叫酒精棉,是沾了酒精的棉花,擦拭東西可以消毒。”

“棉花?那也是一種花嗎?消毒?難道用了那根溫度計人會中毒?”

“棉花……”李令皎有些卡殼,一時不知該如何解釋,那應該是一種花吧?

她想了想說:“也是一種從地裡長出來的,可以紡成紗、織成布,也可以填進衣服裡保暖。”

“那不就同絲綿差不多?難怪要叫棉花!”

李令皎又給她解釋了消毒的意思。

病人的身上會有病毒,正常人接觸了之後,很容易就會被傳染上疾病,也就是古代所謂的“過了病氣”。

隻要經過消毒,那些病毒就會大大減少,其他人被傳染的概率也會降低。

阿桃很會舉一反三:“那咱們每次進屋裡,仙姑您都要咱們帶上那擋著臉的……額、口罩,也是為了防止接觸到病毒吧?還有您平時讓咱們噴在屋裡的那種怪味的水,也是消毒的嗎?”

李令皎點頭,“是。”

阿桃又想到了彆的:“熱水也是可以消毒的嗎?那些用過的口罩,您都讓咱們放在熱水裡煮開了。還有,就連平時咱們喝水,您也說要喝燒開過後的。”

阿桃的問題多的數不清,李令皎隻好一一解釋。

但經常上一個問題還沒有全部解釋清楚,阿桃馬上又提出了新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