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乾就乾。
沈樂全宅子巡視了一遍,在第三進正房東邊的第一間廂房,也是整個住宅唯一一間有空調的房間,放下行李。然後,就卷起袖子,開始乾活:
為了驗證修理這些物件,能不能給銅片充能,毫無疑問,需要儘量縮短修理時間,才能儘快出結果。既然如此,挑選修理對象,就非常重要了。
沈樂把這三進院子從頭到尾走了一遍,挑中了第一件修複對象——第二進西廂房角落裡,一麵小小的紫檀木描金山水樓閣紋插屏。
之所以選擇這個,是因為修複工程最小:它隻是撐腳鬆動,屏身歪斜,木頭失去光澤,並且,表麵上的描金圖案曆經歲月,黯淡、褪色。
沒有斷裂,沒有腐爛,沒有缺少什麼部件,不用現場鋸木頭、然後做個差不多形狀的補上去。沈樂有把握,能在一天之內把它修好,當天就能看到結果。
“開工!”
他首先抖開一張床單,鋪在臥室邊的小桌上,當成工作台。然後,從行李箱裡掏出一柄橡膠錘,開始輕輕地敲打插屏:
想要把這些部件拆下來,用普通的錘子是不行的,會把修複對象敲壞。普通鐵錘,一錘下去木頭凹坑,兩錘下去木頭裂縫,三錘下去,木頭直接斷給你看。那不是古建築修複,那是古建築破壞狂。
隻有錘頭用橡膠製成的橡膠錘,質地柔軟,具有良好的吸震功能,才能把老木器的構件,無傷地拆解下來:
當當當,當當當,先拆下屏風底部的座腳,然後是座腳上方,屏風左右兩邊、前後兩側,用來固定站柱的,四根卷草形的站牙;
站牙拆完,再拆下被站牙固定的,兩根深棕色的站柱;
然後是兩根站柱當中的插屏主體:
最下方,波浪形的披水牙子;披水牙子上麵,用以承托屏心的長長木板,也就是雕著蘭草的橫棖;
屏心左右,雕刻萬字回紋的絛環板;
最後,畫著描金山水樓閣紋的屏心,脫離了外麵的一切支撐和包裹,被沈樂單獨拿在手裡,珍而重之地平放在工作台左上角。
光是拆完這些,沈樂就細細地出了一身汗。稍微休息了一下,他挨個拿起這些,檢查每一個部件的榫卯結構:
“啊……至少一百年過去,這些榫卯,果然有點鬆動了……”
不過還好,身為一個古建築修複方向的碩士生,修這點鬆動,沈樂已經熟極而流了。
他先把每個部件擦乾淨,去除表麵的灰塵和汙垢,再打開工具箱,取出最小的一柄鏟刀,屏住呼吸,開始輕輕鏟除榫孔當中的汙垢。
插屏是放在桌子上當擺設的那種,各個部件上的榫孔,最小的連小拇指都伸不進去。幸好榫孔的形狀還都是方形、梯形,沒有出現弧線形,他隻要一下一下,筆直地鏟過去就行了:
一下、一下、再一下。6mm寬度的平口小鏟刀,用鉻釩合金鋼打造,不說削鐵如泥,對付這些榫孔裡麵的汙漬,那還是手到擒來。
唯一的壞處,就是移動的時候要相當小心,不要給榫孔添加額外的傷害。本來就有點鬆動了,架不住再削掉一部分了!
好消息是,這麵插屏的每個部件,都是用紫檀木做的。哪怕曆經歲月,木質也沒有腐爛,榫孔內部,隻有少少的一點發軟。鏟除、修整一遍以後,沈樂又拿出砂紙,把插屏各個部件粗磨一遍:
“嗯,這樣就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