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太子黨的府邸的人自然也都搬進去住了。
不過衛青家比較特殊。
衛青家裡就他一個成年人,他一走就是長子衛伉宜春侯,次子衛不疑陰安侯,幼子衛登發乾侯。
之所以提這三位的侯爵,是因為不得不提。
他們要是沒侯爵這個保險,什麼時候犯事兒被砍了都不知道。
因為有保險在,衛青才能安心的出去打仗,要不這哥仨,除了在劉徹麵前,那簡直是……
而且這哥仨又不是很聰明的樣子,所以衛青不在的時候實際上衛家是沒有主心骨在的。
找衛家做事兒,還得去陳府找霍去病他媽衛少兒。
因為這哥仨的原因,平時衛青家沒有搬去博望苑。
就怕他們三個什麼時候一不小心得罪了太子的貴賓或者朝中他們不認識的德高望重的那些人。
現在衛青回來了,看來他們是要搬到這邊新宅住了。
跟衛青說了幾句後霍海才走開,蔣不疑小聲:“這位就是大將軍嗎?真可怕啊,一看就殺過不少人。”
霍海歪頭:“我不可怕嗎?我難道沒殺過人?”
蔣不疑擺頭:“不一樣,大將軍是那種……看起來威脅性很大……”
霍海:“凡是不要想太多,大將軍是不可能跟你翻臉的,就算是跟其他小官員,也很少有翻臉的時候,隻要你不得罪他他就不會找你的事兒。”
“就算你得罪了他,他也不一定找你。”
蔣不疑:“這就是帝國高層的修養麼?”
霍海:“不是修養,而是他的誌向不在爭鬥上,他的腦力不會浪費在和彆人的纏鬥上,彆說是你,就算是李蔡是張湯,他也不會出手。”
“但倘若大將軍要做一件和滅匈奴有關的事情,九卿這種級彆的人想要阻攔,不出一時三刻,就會在瓶底化作一灘濃水。”
蔣不疑:“哎!這段我看過,這不……獅駝嶺,玉淨瓶?”
霍海:“那叫陰陽二氣瓶,玉淨瓶是觀音菩薩的,你看書看的挺雜啊!”
走動了一會兒,霍海去了大廳吃飯。
蔣不疑來到了偏廳。
偏廳要麼是朝中重臣的副手,要麼是有些重臣攜帶的官員,要麼是這次遺憾沒有入選上議員的準上議員。
蔣不疑比較年輕,一來就引起了注意。
有個年輕人問:“喂,你叫什麼?”
蔣不疑拱手:“在下蔣不疑。”
對方叉腰:“你也叫不疑?長安城隻能有一個不疑,那就是我衛不疑。”
蔣不疑:“對對對。”
衛不疑:“雖然你說對,但我感覺你好像不是很看得起我的樣子。”
蔣不疑:“對對對……啊不是,我怎麼會看不起陰安侯呢。”
衛不疑滿意:“你還挺上道,你是乾什麼的啊?”
蔣不疑:“哦,在下隻是個車夫,列位就不用關注我了。”
車夫?
本來不關注的人都關注過來了。
怎麼會有車夫能進這邊偏廳?
誰的車夫啊?給陛下拉車的?陛下的車夫不是奉車都尉嗎,我認識啊?
衛不疑打破砂鍋問到底。
蔣不疑:“我是霍武侯的車夫。”
衛不疑直接坐了回去:“哦哦哦,你快入座吧,我就不打擾你吃飯了。”
蔣不疑疑惑,怎麼做侯爺的車夫衛不疑這樣的人都不敢得罪自己嗎?
蔣不疑不知道,上一次衛伉跑去被人利用,去坐了主位,回去被衛青抽了一頓。
衛青告訴三兄弟,有霍海在場的時候讓他們安靜點什麼都彆說,免得耽誤了家族大事。
而其他人則是更對蔣不疑有興趣了。
項緒的接班人麼?
項緒雖然才二十六,但畢竟這裡是大漢,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個年紀都是頂梁柱一般的年紀了。
項緒一出山,就是安洛鐵路的總經理的職務,大家不覺得他不能勝任,反而覺得這個項目可能配不上他。
項緒的接班人,應該不是凡人。
此時,偏廳的巨大屏風被拉開了。
和主廳互相看得見了。
那邊劉徹剛剛在主廳講完話,然後開口:“今天除了總結過去的一年,展望下一年,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安洛鐵路的報告。”
“經曆了長達一年半時間的企劃後,安洛鐵路終於要開始了,目前項目所有計劃全部做完,隻需要資金到位,然後馬上就能動工。”
“今天,安洛鐵路公開募股。”
“項緒。”
項緒站了起來,給劉徹行禮,然後才抱著一份文件,走到了講話的台子上。
旁邊的人也是拿起了大喇叭,準備喊話讓全場的人都聽到。
而項緒沒有來虛的,上來就是一記重拳。
“四年前,陛下調集六百萬石糧食從黃河口走渭河進長安,河道一刻不停,用了九個月。”
“去年,陛下也調集了一批六百萬擔糧食從黃河口走漕運,河道一刻不停,用了三個月。”
所有人都被吸引了注意力。
“六百萬石,也就是十八萬噸糧食,從渭河走了九個月,意味著渭河一年的總運輸量是二十四萬噸。”
“漕運走了三個月,也就是說漕運一年的運輸量為七十二萬噸。”
“今年,出現了四百噸輪船,預計漕運一刻不停的總運輸量可以上翻五十倍以上,達到三千五百萬噸。”
此話一出,現場到處都是吸涼氣的聲音,現場溫度都提高了兩度。
項緒:“大家覺得很高是不是?”
李蔡:“這個數字高到誇張啊!”
“現在日子也是好起來了。”
項緒:“是嗎……”
“去年,少尉府一直在進行各種統計,其中就包括肉食統計。”
“長安人群去年,吃了三百萬條狗,請記住,這裡是不包含單條私下售賣以及吃自家的狗的情況的,是從四麵八方的肉狗場,以及從其他地方買的狗集中運過來的總數量。”
“三百萬條。”
長安人“驟富”之後報複性消費,因為禽類不容易大規模養殖,牛羊肉禁食,所以豬狗食用量暴增。其中豬肉量還沒上來,而狗因為繁殖能力強,所以成了大半個肉類消費品主力軍。
“這三百萬條狗,平均出肉二十公斤多一點。”
“有經驗的養過狗的人都該知道,狗的料肉比……也就是喂養糧食漲體重的比例是四比一。”
“也就是說二十公斤的狗,要吃八十公斤的糧食才能長出來。”
“對了,豬7狗8羊對半,除了研究院正在研究正在繁育的專門用來吃肉的畜類之外,大部分畜類都符合這個說法,也就是豬出肉率是百分之七十,狗是百分之八十,羊是百分之五十不到。”
“所以,實際上,出產二十公斤肉加骨的狗,吃糧食要吃一百公斤。”
“全長安三年前,狗銷量不能計算,隻能預估,預估不超過十萬條。”
“這兩年長安所有人都賺錢了,生活質量飆升,也意味著大家吃的更好了,吃上了牛奶,雞蛋,狗肉,豬肉,吃上了很多從西域帶回來的蔬菜,甚至水果,乾果。”
“這狗養殖的代價是什麼呢?”
項緒慢條斯理的計算著:“一條狗吃一百公斤糧食,三百萬條,就是,三億公斤糧食。”
“三億公斤糧食,就是三十萬噸。”
這個數字算出來後,所有人都懵逼了。
項緒:“簡單來說,渭河的運量,都不夠長安的狗吃糧。”
“漕運在沒有輪船的情況下,運量的一半都要用來養狗吃肉。”
“要不要我再給大家公布一下去年長安人吃了多少頭豬?豬可不是二十公斤重,而且長安喜好吃肥肉,養過豬的人都知道,隻養七個月,豬的肉料比最低,但不長肥肉,要長肥肉必須糧食喂養超過一年,越往後肉料比越低。”
“換句話說,在不動用輪船的情況下,漕運的糧食,剛夠長安的豬狗吃。”
“那麼問題來了,豬狗是給人吃的。”
“豬狗隻是人吃的十數種甚至數十種東西之一。”
“長安的人,去年吃了多少糧食?吃了多少蔬菜??”
“長安的人去年穿了多少噸的衣服,多少噸的皮毛,多少噸的絲綢?”
“大家想過這個問題嗎?”
所有人都瘋狂的計算了起來。
項緒:“大家不用算了,我來告訴大家。”
“從今年的秋天輪船出現在漕運之後,整個懷朔輪船廠卯足了馬力,瘋狂的生產,不停地生產,但是生產的船還是不夠用。”
“現在,此時此刻,端到桌子上的糧食,不是通過運輸從外麵運到長安的,而是去年前年被運輸到長安,然後被陛下買下來壓倉底的糧食,現在被拿出來給大家吃了。”
“啊?!”
現場一片嘩然。
項緒:“我不是說長安缺糧食了,長安缺少糧食,自然把其他沒那麼重要的貨物停了,開始運輸糧食到長安了,整個大漢所有運輸公司的總經理董事長大股東今天都在現場,你們應該很清楚我說的是真的,從年末開始你們就不再運輸彆的東西了,而是瘋狂的往長安運糧,因為長安的糧價比夏天漲了百分之三。”
就是這百分之三,自然的調控了一切,讓所有人都在往長安運糧。
項緒:“我告訴大家這件事情,隻是為了讓大家明白一件事情,長安現在人口一百多萬,並且還在急速膨脹。”
“漕運的運輸量,已經撐起了十四家年利潤上億的大型運輸公司,但是這點運量根本不夠長安人用。”
因為很簡單的道理,漕運他不可能全年無休一秒都不停的瘋狂連軸轉。
他隻會白天堵船排隊,晚上空無一人。
誰會大晚上的冒著翻船的風險走這條路?瘋了?
為大漢做貢獻?奉獻自己的全部家產?
做運輸的特彆是貨物運輸的,誰不是每次運輸都砸下了幾分之一的家底?
所以,漕運的理論運輸量上限,是要對半打折的。
就算是有輪船,漕運的量,也不夠人口急速膨脹,物質要求飛速飆升的長安人使用。
項緒:“怎麼辦?”
項緒很淡定,但是有些人不淡定了。
有年輕官員忍不住喊了一聲:“推車運。”
項緒:“好,推車運,一車長距離運輸極限就是五百公斤,需要一匹馬一輛新式馬車。”
“從三門峽到長安,需要三個月。”
“也就是說,運輸一千萬噸物資進入長安,需要五百萬車夫。”
用五百萬車夫,養長安城一百多萬人?
長安城一百多萬人付得起五百萬車夫的運輸費嗎?
那物價要飆升到什麼程度?
有人喊了一聲:“修鐵路。”
項緒點頭:“擺在我們麵前的方法就隻有一個,那就是修鐵路,這條鐵路將會非常累,從它修建成功開始,它就肩負著千萬噸各類物資,還有數百萬人次的客運的使命。”
“長安的人口擴張什麼時候停止?我猜至少是四百萬到六百萬人之間。”
“也就是說,長安的貨運需求客運需求,還要提升四倍。”
“這條鐵路會非常累,從修建好的第一天開始,一直到後麵擴建,也許未來它的運輸來給你,是以億作為單位的,一年需要運輸上億噸物資。”
項緒還是很實際的,沒有說一個很離譜的數字出來。
不過,長安未來隻要上億,不代表這條鐵路運輸量就是上億,他洛陽要不要運貨?他宛城呢?
項緒:“我們的計劃是,從長安修建一條鐵路到洛陽,在洛陽往黃河邊修建一個大型碼頭,來轉運魯國方麵的貨物進長安,從洛陽往宛城修建一個支線,送南方的貨物進長安。”
“就這麼簡單一個計劃。”
“目前一共有陛下、霍武侯出資的二百億大錢,還需要六百億大錢的資金,隻有五天的認購時間,如果到時候認購數量不足,安洛鐵路就直接上市。”
項緒講完直接就下台了。
什麼起哄,什麼讓人當托兒帶頭投錢,什麼講述未來例如有多高,股價能漲多高。
不需要。
講一下市場,在講一下集資多少,然後直接不說了。
安洛鐵路的集資,是大漢做新商改以來,最恐怖的一次集資。
你彆看匈奴公司市值誇張,其實一開始集資的時候,壓根沒有多少錢,一共就三百億不到。
隻是因為上市後就猛漲,看起來誇張。
如今這安洛鐵路,光是劉徹、霍海外加原始募股,就要七百億,到時候原始股在市場發行的時候,起碼發行百分之六十以上,也就是說七百億隻是百分之四十。
一共的就是一千七百五十億大錢!
這個錢遠不止可以修建安洛鐵路了。
這個錢砸下去能把洛陽變成第二個長安!
甚至帶動宛城達到發展後的成都的級彆。
不過,這並不是項緒計劃的全部。
霍海左右看了看,看其他人都在談安洛鐵路,都在思考問題,於是毫不客氣的拿起筷子就整。
一個人吃一桌,爽!
不對,是兩個人吃一桌,因為霍海的筷子夾到了劉徹的筷子。
劉徹瞪了霍海一眼:“吃沒吃相,帝國武侯呢還。”
霍海尬笑,整了個大肘子。
劉徹瞪眼:“你去祭祖去。”
霍海急眼了:“上次就沒吃上席,這次又祭祖?!高祖老人家吃這麼好嗎?!”
劉徹:“不是現在。”
霍海鬆了一口氣,但沒有鬆掉肘子。
劉徹:“明天初一,祭天祭祖,你帶頭。”
霍海戰術後仰:“啊?!”
這我特麼哪兒會?
劉徹趁機把肘子整個插到了自己碗裡。
他想看看,這一次高祖他老人家還會不會顯靈。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