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時候,霍氏暫停了對糧食的大批量收購,轉為了售賣糧食的人,自己到牙行出售。
這樣一來,用霍氏欠條,還可以繼續賣糧食,然後買大漢運過來的便宜糧食吃。賺取差價。
而不認大漢不認霍氏的人,連以物易物都有點費勁了。
他們可以選擇把貨物賣給認識的人,但人家拿到貨,轉手還是賣給大漢的各家商號。
而如果不把貨物賣給商號,幾乎就賣不出去。
本來霍氏收購糧食就是高於市場價收購的,這裡麵又給了大量的降價空間,現在降起來就跟天崩地裂崩盤了誒一樣。
市麵上接下來出現了很多亂象。
因為通貨緊縮,商品跌價,所以賣出去時,就有很多人缺斤少兩。
賣家缺乏稱重的工具,買家更沒有。隻需要賣家把鬥子換了,很容易就能辦到缺斤少兩。
但是,霍氏商號可有稱。
一個人發現缺斤少兩後,很多人都去稱。
大規模的缺斤少兩。
這更加導致大家更相信大漢的商號不願意和本地人直接交易了。
這更加讓本地貨物不流通的現象開始惡化。
而此時,霍氏出手了。
霍氏開始收購南越國各地的資產!
隻要不是霍府公主府的內線的人的資產,霍氏全部收購!
本來,本地的東西就在狂降價格,各種資產,當然也是降價的。
米都降價了,田不降價?
田降價了田舍呢?
田舍降價,吊腳樓怎麼說?
吊腳樓降價了,縣城的大房子怎麼說?
甚至於,還出現了很多拋售現象。
這些拋售的人是怎麼回事,沒人知道。
但是他們拋出來的東西,除了霍氏之外,沒人買。
霍氏和大漢的皇帝陛下,正在瘋狂的收購南越國的一切!
這個消息在整個南越國彌漫,就算是普通的百姓,也都知道這一點。
趙嬰齊根本拿不準霍氏在乾嘛。
但接下來,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霍氏銀行第二次宣布調整儲蓄,在霍氏銀行用金屬貨幣兌換欠條,不再收取手續費保管費,完全一比一兌換。
以前一千文半兩錢,兌換兩千文五銖錢欠條,但是要出五十文半兩錢作為保管費。
而現在,直接兌走,不需要保管費了。
彆小看這五十文,正在觀望的人瘋了一樣的開始兌換霍氏欠條。
大量固守己見不願意用大漢的錢,認為不安全的人也是繃不住了,全都投了。
南越國就算是鄉村,在挑夫挑著豆腐、毛巾、肉、麵粉售賣時,購買的人掏出的也是小額霍氏欠條了!
隨著這個現象,本地除了糧食之外的商品繼續價格暴跌。
包括地產田產。
而此時,霍氏加大了收購力度。
一座縣城的房子,昨天價值一萬半兩錢,但今天你隻能八千大錢賣給霍氏。因為如果你不賣的話,明天那就隻能以六千大錢賣給霍氏了。
彆人?彆人沒錢買,也不會買!
這個現象終於讓趙嬰齊看明白了。
“他這是借了南越國人的錢,來購買南越國的東西!這還了得!”
趙嬰齊看著賬目,番禺附近都被霍氏買了百分之六十了。
他哪兒知道,其實番禺附近的田產,百分之八十都易主了,隻是有百分之二十是被南越朝堂的百官給買了。
他們可不是傻子,霍氏會白花錢嗎?肯定不會啊,你看霍武侯那麼有風度那麼聰明又有商業頭腦又有才華的人,坐鎮番禺,瘋狂收購田產,難道是沒有目的的?
當然有啊!
那咱們也買。
隻是,買歸買,不能告訴趙嬰齊。
趙嬰齊不敢砍霍武侯還不敢砍咱們南越文武百官嗎?
所以這些人全都在偷偷買,然後告訴趙嬰齊是霍氏買走了。
至於南越國除了番禺桂林這幾座大城市之外的小地方,他們就沒買了,那些地方的田土,全都落到了霍氏手中。
趙嬰齊看明白後,準備有所動作。
但是,理智告訴趙嬰齊,還不行。
霍氏居然掏出了幾十億的欠條,然後瘋狂收購南越國的田產地產。
這是這麼好收購的嗎?
雖然南越國的地產便宜,價格才洛陽的五分之一,長安的二十分之一。
但是整個南越國這麼多地產,沒有百億大錢買的下來?
所以霍氏後麵應該還有更過激的舉動。
隻要霍氏做出更過激的舉動,自己再出手絕殺,那霍氏就會崩塌,自己甚至能扭轉局勢,把大漢在本地花錢購買修建的一切,都變成自己的私人產業!
趙嬰齊也是聚集了南越國朝堂中比較重要的官員。
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百官明白這個道理,但是趙嬰齊怎麼贏,他們是一點都不知道。
都是看著趙嬰齊。
而趙嬰齊說出了自己的絕殺方法。
“霍氏銀行之所以挺立的原因,就是百姓認為,霍氏銀行有錢,隻要去兌換,就一定能兌換出錢來。如果兌換不出來,霍氏銀行就崩了。”
此話一出,大家心裡是不屑的。
一個小文官賈蔑開口:“王上,霍氏銀行的確有錢啊。”
趙嬰齊微微一笑:“但是他們把錢拿來購買重資產了。”
“我看過了,所有售賣田產房產的人,都是覺得現在不太平,想要把錢囤起來,所以他們不收欠條,收的是半兩錢。”
“霍氏把半兩錢都給拿去買房子買田產了,如果全民都去兌換半兩錢,至少需要百億大錢,他們哪兒來的半兩錢可以兌換?”
賈蔑懵逼了:“半兩錢?但是霍氏銀行不止在咱們南越國有啊,他們在大漢也有,彆說一百億錢,就算是兩百億三百億也拿得出來。”
趙嬰齊哈哈大笑:“蠢!從一開始,孤王就抓住了他們的命脈,規定了在南越國隻允許用半兩錢,所以,百姓都隻會兌換半兩錢,不會兌換五銖錢。”
“現在霍氏銀行裡已經沒有半兩錢了!”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皆驚!
所有人都沒想到這一點。
趙嬰齊想到了。
大家猛然一想,好像是這麼回事!
以前穩定發展,所有人都手握著田產地產,都出租給普通人耕種,自己收租子。
現在局勢不穩定,他們都把這些換成了半兩錢,放在家裡。
現在霍氏的半兩錢,都是南越人存的,都拿去買田了,現在哪有錢拿去兌換欠條?
如果所有人都去兌,那就兌不出來。
如果兌不出來,百姓就不會相信霍氏欠條了。
這樣一來,霍氏欠條就成了廢紙了!!!
而這個時候……似乎能吃下好大一口肉啊!
趙嬰齊哈哈大笑:“如此一來,到時候霍海狗急跳牆私自鑄造半斤錢……孤就可以出兵殺了他,這事情就算說到長安去,漢皇也沒話說!”
“因為他們現在講究的就是商業信譽,他們自己說的。孤不敢出兵對付朝廷,但是出兵擊殺私自造幣的霍海。”
“如此以來,他搞了這麼久的資產,就全是孤的了。”
“至於田產地產,當然也會給諸位愛卿分一點。”
眾人一聽,好像是這麼回事啊!!!!
等會後,幾人湊在一起。
“幫誰。”
“說吧,彆藏著掖著了,難道你們購買了田產的事情以為我不知道?”
他們現在也很糾結。
他們自己的半兩錢也兌換成暴跌價格的田產了。
這比一年之前購買便宜將近一半,本來購買一百畝的錢,現在購買了二百畝。
但是,如果霍氏真的輸了,這些東西又歸趙嬰齊後,自己這錢豈不是白花了?
因為如果霍氏輸了,自己搞二百畝地,根本不需要出錢!
“廢話,誰贏幫誰。”
“你們說王上料定武侯還會有更瘋狂的舉動……”
“如果霍氏還有更瘋狂的舉動,那就說明王上猜對了。如果沒有,那就是王上說錯了。”
這一天沒有等太久。
十一月,報紙宣布《居民存款將能獲得利息,年利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
每存一萬大錢在霍氏銀行,完整的一年後將會獲得一萬零五百大錢。
倘若是存三年,三年後獲得一萬三千大錢!
而作為憑據,不再是霍氏欠條,而是銀行存折。
存折原則上隻能本人或者其家人去取。
看到報紙,趙嬰齊嘴都笑歪了:“哈哈哈哈,瘋狂,太瘋狂了,不愧是追名逐利最厲害的霍武侯!”
趙嬰齊認為自己早就看穿了霍海的本質。
什麼跟其兄一樣遠擊大漠,放屁,那肯定是匈奴突然變拉胯了,匈奴不會是上任了個傻子單於吧。
還是霍去病這人不惜欺君,給他霍海搞了個假戰績。
這人這幅樣子,根本不像是正經文人,也不像是正經武將,而是個貪婪鬼!
居然提出了付利息去收獲存款。
趙嬰齊知道,百姓比霍海還貪婪。
他們肯定會願意存的。
趙嬰齊繼續看向報紙,笑的更狂妄了:“哈哈哈,居然專門規定隨時可以提取,隻是定期存款提前取出就沒有利息了。”
“他肯定是怕普通人不信任,才出此下策!”
“終於!終於撞本王手裡了!終於!”
趙嬰齊一眼看過去,已經是光芒萬丈的未來。
自己發動百官去兌換欠條,並且放出話去,說霍氏銀行根本沒錢,霍氏銀行花錢買了南越國大量的良田,根本沒有錢了。
隻要有一個人開始去兌換,接下來就是滾雪球一樣的擠兌。
隻要有一個人兌不出來,那所有人都會去瘋狂擠兌。
瘋狂的百姓管你什麼霍氏什麼大漢皇帝的資產,椅子都給你搬空!
到時候為了保命,為了平息民怨,霍氏隻能出來借錢。
但是沒人有錢借。
除非,把地賣給我!賣給我這個南越王!隻有我南越王可以造幣,才能解決這個困境!
到時候,自己以百分之一的價格收購霍氏今天收購的一切,都算是給他們麵子沒有整死他們!
而霍氏的魚當頭,霍氏的大船,霍氏的所有東西,都是孤的!
趙嬰齊深吸了一口氣,聞到了空氣中稻花的香味。
自己的爺爺,就算拿下了所有田地,也是分給了大軍將士,如今,在自己手裡,卻可以把整個南越國沿海平原的良田全部集中在一起。
自己是掌握南越軍隊的人,又掌握了南越所有良田和城市土地,等於自己掌控了南越的所有一切!
鐵板一塊的自己,不再需要借用越族來維護統治。
而是讓所有人都變成自己的家奴。
鐵板一塊之下,自己豈不是如當年周武王?
周武王當的天子!我為什麼當不得?!
稻香,金錢,權力。
趙嬰齊睜開眼睛時,不知道的是,自己眼睛裡透露的貪婪,遠比他認為霍海的貪婪還要貪婪一百倍,一千倍,一萬倍!
……
南越國的百姓,有錢的瘋狂存錢。
所有錢都往霍氏銀行聚集。
“錢留在家裡有什麼用,回南天還生鏽,直接放到銀行存起來,要取錢的時候利息百分之五啊!如果存三年以上,每一年都是百分之十的利息啊!”
“三年後,一萬三,再存三年,利滾利,一萬七。再三年利滾利,二萬二!十年翻一倍啊!”
“我們自己賺錢,我一萬大錢的本錢去買田,要種一百年都種不成二萬大錢啊!”
大家可能不太會算數,但是非常會算錢。
存折瘋狂的發出去,銀行的錢越來越多。
霍海背負雙手:“商富,這次經驗一定要記好了。長安未來也要實行這一套。”
“一百個普通人的存款,聚集起來借給一個商人,商人能把這一百個人的存款在商業上發揮出三百人的價值。”
“而且,商人還會給我們比我們給存款戶多十倍的利息。”
“未來銀行變成了一個盈利的公司,不再是每年往裡麵貼錢發工資了。”
商富震驚於霍海的想法如此天馬行空,但卻如此的好用,南越國所有人這麼短時間就接受了這一套,長安人會不接受嗎?
關鍵是,一個普通人很難積累到發家致富的第一桶金去做商業。
但是,如果集中一百個普通人的存款,讓一個商人去發展,就很容易成功了。
回過頭來一百個普通人也分到了這個商人成功的回報,銀行也吃到了回報。
這對商業繁榮度的貢獻,比以前所有的手段都要厲害!
隻是,如果鏈條崩塌,比以前的所有東西的毀滅性都要大。
商富不知道的是,這才哪兒哪。這都隻是銀行業最初級的小手段。
在宏觀來看,存和商業貸,幾乎沒有任何風險。
除非遇到經濟危機。
但是……霍海早就給這個世界設計了一套獨特的【漢心脈動】體係,一個比貨幣潮汐還恐怖的體係,讓全球的人去給大漢兜底,根本不可能爆發經濟危機。
代價是,全球人都要把本來應該過的日子降低三檔質量去過。
但好處是,大漢不來,他們本來該過降低一百檔的日子。
對於這個時代過了百萬年苦日子一路過到今天的人來看,霍海簡直是神佛,普撒光輝。隻是靈山腳下,撒的多點罷了。
————
24年最後一天跨年到元旦晚上寫的,一開始寫的煩躁,有點寫不出來(卡文),看到字數已經一百二十萬字了有點嚇到了,沒想到能寫這麼多,更沒想到寫到這個字數了,居然才寫了一半!
但,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