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大章)買下南越國!(1 / 2)

大漢有活爹 長夜天高 15666 字 16天前

霍海放下了手中的書信。

很意外,這封書信是一個想象不到的人寄過來的。

是衛伉。

霍海對於這個小表弟過於熟悉,以至於想不到他會給自己寫信。

看完書信,霍海開始懷疑人生。

勞動真就那麼教育人?

衛伉居然完全變了模樣。

如果是眼下這個衛伉,霍海甚至不知道他怎麼會被削去爵位。

俗話說得好,小偷針大偷金。

在大漢,這句話叫做小偷針大偷淫。

衛伉被削去爵位,是因為不帶禦賜的腰牌,直接進入後宮。

這種說法很明顯是為各方都留麵子的說法,衛伉百分之一千萬就是在後宮偷人了。

具體是宮女還是劉徹的妃子,不好說。

後者可能性巨大。

當然,霍海記得不是那麼清楚,霍海隻記得衛伉乾了個不法之事,然後削爵。

後來才在巫蠱之禍中被連累死。

現在江戶已經去了東太島江戶,巫蠱之禍爆發的可能性極小。

但不耽擱衛伉作死自己。

但是看完書信,霍海感覺,衛伉應該是真正的被改變了。

書信上講的內容很簡單,衛伉拉了一下家常,他首先講自己在礦上待到六月之後,就被工友推舉,被管事的羽林衛推選成為了鐵路的段長,同時擔任一個礦的工長,負責給這個鐵路站點提供煤炭。

書信裡沒有說清楚,但是這些站點什麼樣,霍海一清二楚。

而衛伉在權力之內,幾乎把這個站點發展到了極限。

隻用了短短一個月。

比如書信中衛伉提到卜式在從北境第二次回歸時在印台站補給吃飯,得知兄長您依舊沒有回到長安,讓我向您問好。

這麼簡單一句話,霍海提取出了很多信息。

印台距離同關火車站不是很遠的,就是二十來公裡的樣子。

聽起來遠,但是火車就算慢慢搖,一個小時也就到了。

但是!這輛火車居然在印台停車補給,而不是在同關停車補給,說明什麼?

要知道這輛車上可是有卜式這樣的重臣,應該是匈奴公司的包車,而且屬於特殊班列。

這說明,第一,鐵路係統越來越繁茂了,同關的站台已經不夠那麼多班線使用了。

第二,印台站搞的非常好,以至於彆人檔次很高的車都願意不在同關停留而是到印台補給。

這說明,印台站在衛伉這個段長的帶領下,短短一個月時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的確,衛伉比普通人見識廣,他要是用腦子想事情做事情,比普通人容易成功。

但是他這輩子用過腦子乾事兒嗎?

他開始長腦子了?

而書信中還說到,劉徹親自召見了他,說了一些勉勵的話,讓他離開段長這個職務,有其他事情安排。

段長,在目前大漢的體係中,差不多是縣令的級彆,但是屬於超級強縣令,比郡守弱一點點。

再通俗一點點說,就是類似於霍海的長安少尉這個職務。

畢竟鐵路現在就那點,段長有這麼高的地位是必然的。

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好的仕途起步點了。

如果不是衛伉做的非常不錯的話,劉徹斷然不會讓他離開這個位置重新安排。

現在的情況是大漢擴張太快,不隻是皇子不夠用了,衛霍兩家的人也是不夠用了。

衛伉如果做出了成績,劉徹另眼相看,然後重新安排職務的可能性很高。

隨後,衛伉又把礦上的一些情況彙報給了霍海,並且說見到了司馬相如,司馬相如說要和霍海鬥詩。

寫到這裡後,衛伉基本上已經把礦上的事情交代完了,他又開始寫家裡的情況。

最近大將軍衛青又一次北上了。

今年大漢本來是要收服鮮卑和肅慎之一的,但是因為南麵發展的太好了,大量資源傾斜了過來。

但是,當一個區域富裕了之後,難免有多的想法,所以衛青再次北上坐鎮。

一方麵匈奴公司那邊,單於本部已經被蠶食的隻剩下二十來萬核心了,非常慘。

而長安城現在一切安好,衛伉離開礦上回到長安後,先後拜訪了公孫賀,陳掌等長輩。

長輩讓衛伉以霍海為榜樣,不要再像以前那麼晃蕩了。

衛伉深以為然,認為自己以前屬實過分了。

然後衛伉又說起了自己和居元是好朋友,請霍海能夠照看居元一二。

說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再見到居元,對大海也是沒有見過,想象不出來,詢問大海味道是不是真的很像醃鹽肉後剩下的水。

再然後,衛伉說起有一件事情想要解決,詢問過居元,居元說衛伉可以問問霍海,他說自己本來是很想給霍海寫信的。

但有了這個事情後,反而不好寫了。

猶豫了很久,才寫來了這封信。

霍海繼續看下去,直呼好家夥。

原來,當時衛青想要迎娶平陽長公主,本來都已經要給劉徹說了。

結果,那時候劉徹以為居元這個人是作假出來的,就去微服私訪了居元家裡。

居元的母親,就講起了衛伉那天來家裡,嚎啕大哭的事情。

衛青霍去病都在旁邊聽著呢,就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原來,衛伉在居元媽媽麵前,提起了自己去世的母親,說起了自己去世的母親害怕他受欺負時讓他做的那些事情。

什麼能搶的一定要搶,能占的一定要占,能撒潑打滾就一定要撒潑打滾。

衛青這才知道,原來衛伉的母親這麼擔心衛伉失去家業。

知道這個事情之後,衛青就不再跟劉徹提起要娶平陽長公主的事情了。

平陽長公主就跟衛少兒抱怨過這個事情,埋怨衛青說話不算話,還什麼帝國的元帥呢,分明是個沒有信譽的男人。

衛少兒就跟霍去病說了這個事情。

霍去病能怎麼辦?霍去病兜兜轉轉,就乾脆找來了衛伉,把事情告訴了衛伉。

霍去病不會跟衛伉去分析什麼家族勢力,什麼政治連結,什麼勢力發展,什麼抱團取暖。

霍去病隻告訴衛伉:“天下英雄哪有隻娶一個老婆的,更何況你爹一個老婆都沒有。”

衛伉現在也不是笨蛋了,知道自己要什麼。

衛青為了自己,不再娶親,這個態度,就已經說明問題了。

而自己耽誤老父親娶妻,反而有問題。

以前還可以說大將軍衛青是因為帝國戰事,所以沒工夫續弦,如今呢?

所以衛伉就詢問霍海自己應該怎麼辦。

霍海看完信件後,就給衛伉回信了。

話裡話外就一個意思,讓衛伉去跟劉徹說,同時還要把自己給劉徹的信件送去給劉徹。

……

衛伉拿到信之後很奇怪,表哥寫給陛下的信,乾嘛要假我之手?

無論是官方驛丞,還是霍氏的信使,誰都可以最快的把信件送到皇宮裡。

自己算怎麼回事兒?

但是,衛伉仔細的考慮後,還是決定照做。

衛伉在皇宮,見到了逗劉墨的劉徹。

劉徹逗了幾下,用自己的胡子去紮劉墨,劉墨抗拒,劉徹哈哈大笑,回頭:“你說吧。”

衛伉把自己的老父親的婚事說了一遍。

然後開口:“姑父……”

劉徹思索了一下,開口:“你父親自己不願意提,是因為愛護你,朕又有什麼好說的呢?難道讓朕,直接下旨給他賜婚。”

衛伉深吸一口氣大聲:“臣就是這個意思!”

劉徹哈哈大笑:“倒是有意思,兒子幫老爹提親。”

關鍵是還是跟新娘的弟弟提親。

以後怕是很難出現這個場景了。

劉徹笑著:“讓朕想想。”

衛伉從懷裡掏出書信:“姑父,這是表哥給您的。”

劉徹:“哪個表哥?”

衛伉:“霍海。”

劉徹歪頭狐疑:“霍海?霍海給朕寫信,讓你幫忙送信?”

劉徹拆開信封,打開來看。

【吾皇萬歲萬萬歲,千秋萬載,公蓋前史。臣在東海之濱,見到……才覺陛下恩厚,故而……陛下猶如……】

劉徹瞥了一眼,第一頁全是這種話。

劉徹也是看煩了,直接把第一頁給拿到了最後。

要不是當世紙張出現的時間太短,沒有書法家,霍海就是最出名的書法家,劉徹能給他這張廢紙丟咯。

第一次聽還新鮮,聽多了劉徹就知道霍海是在擺弄文采了。

誰說拍馬屁的時候不能炫耀自己呢?

第二頁看了一段,劉徹狂喜。

霍海寫的是,前幾日衛長公主嘔吐,隨行醫生檢查後確認衛長公主懷有身孕。

劉徹大喜過望。

自己要當爺爺了,準確的說是外公。

劉徹繼續看下去。

原來衛長公主本來就暈船,如果這段時間坐船,孕吐肯定會更厲害,而如果過幾個月再坐船,肚子大著恐怕不合適。

所以,霍海和衛長公主商量了一下,決定要把孩子生了,才會回長安。

劉徹狂喜之後也是深深的擔憂。

衛長公主暈船這個事情的確是厲害。

之前在漕運衛長公主還能忍,適應了好久才適應下來,到了黃河又加重了一個程度。

到了大海上就不必說了。

霍海天天借口衛長公主適應暈船,在千乘待了七八個月。

而現在衛長公主懷孕,更敏感了,就算之前已經適應了海船,現在怕是也不行了。

看完後,劉徹想要召人,但是手裡又抱著劉墨,於是大漢:“來人!”

王內侍和羅烈雙雙上前。

劉徹:“通知皇後過來一趟!”

“還有……你去傳旨,讓平陽長公主來一趟!”

衛伉一臉懵逼,難道表哥幫忙求情了?

但是怎麼表哥一說,陛下就這麼大的動靜啊?

想不清楚的事情就不想,衛伉就在旁邊看著。

等衛子夫來了,聽了劉徹和衛子夫的對話,衛伉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甚至可以說,這件事情是長安城今年最重大的事情。

知道去年霍嬗出生後,得到了多大的恩賜麼?

霍去病是劉徹帶大的,而霍去病的兒子,就像劉徹的孫子一樣,劉徹喜愛極了。

如今,霍海如此受恩寵,而衛長公主又是劉徹最受恩寵的子女,這倆人生的孩子,將會是什麼樣的恩寵?

這一下,衛伉知道怎麼回事了。

現在劉徹心情開心的離譜,誰上去說句吉祥話,那都是賞千金,所以,自己老爹的婚事,應該是有著落了。

不過衛伉並沒有想到,自己的事情也有著落了。

劉徹在跟平陽公主談過之後,又召見衛伉,明確表示自己已經下旨賜婚衛青和平陽公主。

然後告訴衛伉:“男兒誌在四方,你已經不是那個受母親保護的小孩了,隻有劉墨這樣的小孩子,才在母親羽翼之中。”

“如果你母親擔心你這一脈失去傳承,那大可不必擔心,即日起,你就是鎮美大將軍,去美洲吧,打出基業來。”

衛伉現在什麼職務,什麼未來都可以接受。

鎮美大將軍?

衛伉也知道新大陸被發現,因為沿岸雪山和巨木海岸線過於美麗,被命名為美洲的事情。

去海上麼?

衛伉還沒看過海:“是,陛下!”

……

十一月,第一批從美洲運過來的橡膠樹樹苗,已經在紅河三角洲的邊緣種植了。

這個舉動毫無疑問是挑釁趙嬰齊。

但是,趙嬰齊根本不為所動。

趙嬰齊認定了霍海即將崩盤。

南越國,一畝優質土地,價格是二百大錢,一畝中等良田價格是一百大錢,而劣質土地,價格是四十大錢。

這裡都是半斤錢。

換算成大漢的錢,就是優質土地四百大錢,中等良田二百大錢,劣質土地八十大錢。

這個價格,差不多是洛陽區域內非近郊的土地價格。

其中劣質土地比大漢地價最便宜的地方都便宜。

沒辦法,這裡是南越國,這裡有兩個三角洲衝積扇,還有一整個沿海平原,這個沿海平原,雖然狹窄,但是長度達到了上千公裡。

他們目前開發出來的良田數量是九十三萬頃,什麼概念?比蜀郡上一次統計的時候統計的數字不差。

不過成都平原的耕地是天生肥沃,同時改造了幾百年了。

而這邊的田土次等肥沃,隻改造了幾十年。

而一頃等於一百畝。

所以,整個南越國,所有的田,算下來價格是二十八億大錢不到。

他們流通中的土,價格合起來,是二十二億大錢不到。

他們所有縣城的重要土地宅院,價格是十七億不到。

合計起來,一共是六十七億。

實際上,霍海的錢,輕鬆就能吃下整個南越國。

甚至於,大漢發展到今年,除了霍海和劉徹之外,還有其他人能吃下這裡。

比如李家曹家聯合,差距就不是很大了。

比如劉彭祖和魯王劉光,合起來也差距不大。

霍海之所以慢慢吃,是在給南越國朝堂百官反應時間。

不要以為這些人未來能在這裡當土霸王。

等南越國一回歸,長安成都洛陽甚至是千乘的資金將會湧入這裡,把地給拿下來。

至於這些人得到的錢,霍海不會去動。

但是人不能擁有自己本事之外的錢,市場會拿回去的。

但是,現階段,霍海需要他們擁有南越國大量資產,然後站在自己這一頭,把趙嬰齊架下去。

霍海看著賬本,商富興匆匆到來:“開始了!”

霍海挑眉:“哦?”

商富:“市場上出現了一股莫名的勢力,開始收購欠條。”

這個生意很奇怪,欠條其實就等於是錢,它可以直接流通,可以購買物品,可以換取金屬貨幣。

為什麼還有人出錢收購欠條?

而且是加價收購?

這個人想要乾什麼?

這個人隻有一個目的。

擠兌半兩錢。

他害怕自己擠兌的時候彆人不跟,所以他需要大量收購半兩錢。

“現如今,南越國的通貨緊縮這麼嚴重,趙嬰齊還拿半兩錢出來兌換欠條,你猜是誰沒飯吃了?”

商富思索了一下抬頭:“南越軍隊。”

霍海點頭。

現在南越國所有的百姓,都是跟隨霍氏走的。

農業居民,即將要開始種植霍海的土地了,因為不久之後彆人手裡就沒有土地了,隻有霍海有。他們隻能租霍海的土地種。

就算是自己有土地的普通農民,也要依靠霍氏高價出售稻米,購買隻有稻米價格三分之一的小麥製品過日子,這樣才有餘錢購買其他想要的各種生活必需品,柴米油鹽醬醋茶。

城市居民,跟隨著霍氏的產業工作。

就算不是霍氏旗下的工人,也是在二級轉賣霍氏批發的商品,購買霍氏的商品生活吃霍氏的魚,端霍氏的碗。

讀書人,讀著新學。

南越國本來就注定了不可能獨處,因為他們一直就是用的大漢的文字。

他們可不是隻使用小篆,在大漢那邊改隸書後,這邊的有識之士馬上開始學隸書。

在長安開始教新學後,這邊的有識之士馬上開始學簡體字。而現在霍氏還在積極推動學校建立,學習簡體字的更多了。

南越百官,跟隨著霍氏購買田土資產。

他們現在和霍氏共同掌控著南越國八成的固定值產。

除了目前不能買賣的未開發的山林,趙嬰齊王室直屬的土地,各地郡縣官衙直屬的土地(官府開荒),其他的資產,都是他們和霍海共同持有的。

整個南越國,所有的階層,隻有兩個群體跟隨著趙嬰齊麾下。

一個是本地漁民,他們看到霍氏就生氣。

一個是軍隊,他們隻吃皇帝的飯。

但是,不久之後,霍氏要開始在南越國全沿海地區收集魚粉,運送到千乘到長安,來增加豬狗雞鴨的額產量。

不久之後南越國的漁民,都得站上霍氏的船。

唯一剩下的,還在南越國王趙嬰齊手中的,就是南越軍隊。

而現在,趙嬰齊為了收購欠條,開始出售半兩錢收回欠條。

他一直在造幣,但是南越國造幣技術銅提煉技術,造幣能賺多少呢?造幣速度能有多快呢?

所以,他隻能挪用軍費。

南越國將士,在一個蒸蒸日上的環境裡,在所有人都越來越有錢的環境裡,突然吃不上飯了。

他們,還站在趙嬰齊那邊嗎?

南越國的普通市民突然有了工作,月入翻了七八倍。

南越國的富人,把固定資產賣了,手頭的錢更多了。

南越國的百官,從百畝之家變千畝之家巨千畝之家,甚至萬畝之家了。

所有人都越來越富裕,吃的越來越好。

這個時候,軍隊斷糧了。

商富:“但是公子,您這麼兌換,到時候趙嬰齊還是要發動擠兌的。”

“我們到時候哪兒來的錢兌換呢?”

霍海淡然:“我們有多少欠條就有多少半兩錢。”

商富:“可是我們不是用了大量的半兩錢,兌換給了南越富人們購買他們手中的田土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