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閣老不滿張世康的最大原因,並非是張世康玩世不恭的態度,而是張世康頭上兵馬元帥的頭銜。
他們始終認為,天子將軍權單獨交給一個臣子,是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理論上來講,如果這個手握天下兵權的臣子想顛覆朝廷,並不是件困難的事。
這太瘋狂,也太危險了。
但海中期等人卻又知道崇禎皇帝的脾氣,隻得將怨氣都撒在張世康頭上,借此逼迫張世康主動請辭。
不論如何,海中期等人心裡,是真的裝著大明的。
“哦。”張世康倒是很老實的應下,緊接著道:
“我覺得做一件事,不能因為沒做成功就直接放棄,需要總結經驗教訓,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失敗。
就說咱大明的寶鈔,一開始好好的,為何後來就不行了呢?
想來此事諸位也很清楚,印的太多了唄?”
“可是張閣老,問題是究竟印多少是多?又印多少是少?難的是這個數額的界定呀!”工部尚書範景文道。
這個問題對於目前幾乎沒有經濟學的現在,確實是個老大難的問題。
眾人本以為這個問題會難住張世康,沒曾想張世康很快便道:
“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呀,國庫裡有多少白銀,便印多少份額的紙幣。”
銅錢本來就不適合作為一般等價物,因為它連貴金屬都算不上。
放眼整個世界,也就大明以及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周圍小國使用銅錢作為貨幣。
而且這玩意兒極容易造假,光是大明內部的銅錢,就有不少是民間偷偷熔鑄的,成色更是五花八門。
張世康之所以希望朝廷廢除銅錢,還有一個原因,那便是日後大明肯定是要開海通商的。
如今大明禁海,歐羅巴人的商品進不來,倘若以後歐羅巴人的商品能進來,誰又能保證人家不直接來賣銅錢呢?
要知道大明缺銅,這才導致鑄造銅錢成本高,以及虧損的問題。
歐羅巴人掌控著許多銅礦,成本又低,而銅錢的鑄造技術並不難,民間都能複刻,歐羅巴人必然也能複刻。
真到了那時候,大明的貨幣體係不得崩潰,畢竟賣貨物,哪有賣錢賺的多。
當然,這是張世康的防患於未然之策,不過不管怎麼樣,用銅作為貨幣,還是主要貨幣,都是不合適的。
然而張世康寥寥的一句回答,卻仿佛捅破了一張窗戶紙一般,使戶部尚書海中期陷入了沉思。
這時候雖然沒有係統的金融、經濟學教育,但海中期畢竟是戶部尚書,對貨幣總歸是有深刻的研究的。
張是看所言,以國庫白銀為依托來印紙幣,仔細想想,好像真的可行。
“其實不止是紙幣,紙幣畢竟容易損毀,倘若找到更合適更容易獲得的金屬,或許仍舊可以生產硬幣,哦,也就是銅幣的替代品。
也可以紙幣和硬幣共存,當然,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很長的時間準備。
我去歲時曾向小弗朗機人訂購了兩船銅礦,這樣吧,這批銅礦就先給海閣老用於鑄造銅錢。
當務之急,應該是發行紙幣的準備工作。
比如……先成立我大明的國有錢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