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航天器飛過去,這時候就是個空白期,這時候我們就要把遠洋測控船派過去填補這個空白。”
“這個低軌的控製率,也就是轉一圈有多少航段是我們能夠測控的,這個控製率越高,不管是民用還是軍用,安全係數就會越高。”
這時候主持人問道:“那麼周教授,為什麼感覺沒怎麼聽說過白鷹國用遠洋測控船呢?”
周然解釋道:“這其實是個誤區,實際上白鷹國是全球造遠洋測控船最多的,高峰的時候有一百多艘。”
“隻不過一是因為它現在在地麵上部署的測控站比較多。除了NAAS之外,海軍空軍還有其他部門都有自己的航天測控站,大大小小加起來有上百個。”
“第二是因為航天技術的增強,它部署的衛星比較多,靠在軌衛星就可以無漏洞的進行測控。”
“其實還有一點原因,當年白鷹國測控船多,因為當年它的任務不隻是航天測控,當年叫做導彈控製船,是要承擔一些軍事任務的。”
主持人:“既然遠洋測控船這麼重要,那肯定是克服了很多技術難點吧。”
“是這樣,一個困難就是小型化,大家在地麵上看到的很多天線都非常大的,要把它小型化搬到船上是非常困難的。”
“另外一個就是海麵上的始終處於一個顛簸狀態,當你要跟蹤航天器的時候必須要穩定跟蹤,但是你不知道當天的海況會是什麼樣子。”
“這就對穩定機構,也就是伺服機構有非常高的要求,不管風浪再大,你都必須要保持一個穩定。”
“其實除了航天器的跟蹤之外,航天測控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對軌道上那些殘骸也好碎片也好太空垃圾也好,以萬為單位進行跟蹤進行跟蹤。”
“通過連續跟蹤一旦發現哪個東西的軌道變了,都會進入預警,然後計算會不會和其他的東西產生軌道交彙,會不會兩個垃圾碰撞產生更多的垃圾,這些都是非常麻煩的。”
隨著時間流逝,節目也臨近尾聲,主持人說道:“好的,那麼我們的時間也差不多,就請周教授給我們介紹一下航空航天領域對我們的意義,來作為一個結尾吧。”
周然:“為國為家之類的道理大家都應該聽過很多,我也就不老生常談了,我就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吧。”
“像地球這樣的行星是沒有辦法自身產出重元素的,那麼地球上的那些重元素都是哪裡來的呢?”
“地球上的重元素都是通過超新星爆發之後靠引力擾動,以及地球形成過程中的伴隨著各種隕石星塵彙聚而來的。之後一些重元素通過裂變衰變又變成了‘輕一些’的重元素。”
“也就是說,形成我們人體的元素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宇宙之中的,人類和星辰的組成元素有97%是相同的。”
“我們每個人都是星辰之子。”
“所以,也許探索宇宙探索星辰,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能吧。”3928824.
豹到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