鏄ラ煻锛堜簲锛(1 / 2)

入慕之賓 海青拿天鵝 3001 字 2個月前

景璘見到我時,和太後一樣的怒氣衝衝。

“你來這裡做什麼?”他從肩輿上下來,急道,“這是你該來的地方?”

“為何我不該來?”我說著,將懷裡的盒子遞給他,“陛下難道還怕太後吃了我不成?”

景璘看著那盒子,似明白了什麼,朝安樂宮裡望了望,目光複雜。

“你不該插手此事。”他說,“朕會親自去辦。”

我搖頭:“此事,無論陛下還是上皇出麵見她都不合適。既然牽扯到了我姑母,自當由我來說。”

“她承認了麼?”景璘緊問道。

“沒有不認,隻說那遺詔是矯詔。”

景璘愣了愣,少頃,唇邊浮起一抹苦笑。而後,他再度望向安樂宮,眉間儘是無奈。

自回京之後,他的身體眼見著好轉,臉上的鬱鬱之色卻一直沒有消失。

“上皇可知此事?”片刻,他忽而問道。

“他巡營去了。”我輕描淡寫,“我來不及與他商議。”

景璘看我一眼,對我這等手腳已是習以為常。

“母後必是十分憤怒。”沉默片刻之後,他說。

“我已經讓安樂宮的人,時刻將太後看好。”

景璘頷首,沒有說話。

他看向那盒子,沒有動,隻遞給張濟,讓他送回大理寺去。

我看著張濟離開,對景璘道:“陛下可後悔將先帝的遺詔找出來?若陛下什麼也不做,此事亦無人會知曉。”

景璘搖頭,沒有一絲猶豫。

“父皇臨終之前,曾問朕,為君者,何為首要之事。”他說,“那時,朕回答說,為君者的首要之事,乃以社稷為重,心懷天下,護國佑民。”M.XζéwéN.℃ōΜ

先帝是在回京城的路上駕崩的,在他預感到自己大限將至的時候,就親自擬了詔書,將一直跟隨在他身邊的景璘立為了儲君。

“如此。”我說,“陛下答得很好。”

景璘繼續道:“父皇問朕,若有朝一日,朕當了皇帝,身邊的至親之人卻成了那些首要之事的掣肘,朕如何取舍?他問朕,本朝以孝治天下,可孝與天下,孰輕孰重?”景璘的臉上有些自嘲之色,“朕先前回答的那些話,不過是從死記硬背的道理中翻檢而來,遇到此問,竟是一時答不上來。”

我訝然,道:“然後呢?先帝如何說?”

“他似乎早知道朕答不上來,對朕說,若有朝一日果真遇到了這樣的事,就去找前大理寺卿令狐沭,父皇有東西讓他保管著。”

我很是詫異。

先帝那所謂的至親之人為掣肘,不必十分細想,就能明白他指的是什麼人。

他這一輩子,講究製衡之道,最為忌諱的就是一家獨大。

無論是以前的上官家,還是景璘登基之後,注定要以外戚之身被扶持的龔家。

就連他當年不曾處置龔昭儀的因由,在我看來,也在這規則之內。

先帝的幾個兒子,都各有背景,母親不是出身世家就是出身功臣。唯有景璘不一樣。龔家並不強盛,景璘又聰明伶俐,將景璘立為儲君是上選。

那時太子還在,先帝卻已經日益對他不滿,決定將他換掉。其中最大的阻力,就是來自上官家。

父親一直擁護太子,反對先帝行廢立之事。如果龔昭儀的所作所為被父親知道,那麼他不但不會放過龔昭儀,還會全力阻止景璘繼位。

縱然先帝已經對父親日益不滿,但上官家樹大根深,仍須安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