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經濟血管和第一次科舉改革的提議(2 / 2)

“照這樣下去,錦衣衛會越來越膨脹了。”朱元璋提醒道。

“暫時的,主要是現在可用的人才太少了。”朱雄英感歎。

“過了這次科舉就好了。”

朱雄英不置可否,“您又不是不知道,那幫人能用的沒幾個,他們從根子上就是有問題的。能中途改變,並突破自我認知局限的人,少之又少。”

這句話,讓羅貫中和道衍下意識地對視了一眼,他們彼此都知道,自己是那少之又少中的一個。

“你太小看你爺爺我了。”朱元璋樂了,“這些新晉的翰林待詔,你爹不是用得挺好嗎?”

“那是因為當下財政部要麵對的問題,多半隻涉及到了一些技術層麵的事而已。以後若是涉及到了國家財政政策的大是大非問題時,他們會怎麼選擇我不用猜都能想到。更何況,這種技術培養雖然已經有了成效,但在很多人的眼裡,包括宋訥在內,都認為這種方式是離經叛道的。”

朱雄英總體上還是無法信任這個群體,所以他在人才選拔問題上的下一步著力點,還是在錦衣衛的內部學校上,這所學校當然不會隻收錦衣衛子弟。軍戶,匠戶,勳貴,宗室,甚至包括灶戶,這些階層的子弟才是他培養人才的基礎搖籃。

“離經叛道與否不是他說了算的。”朱元璋不屑地哼了一聲,“這批學子能用兩年培養出來,下一批再培養兩年就好了,不行就四年。而且你已經幫咱準備好了人選。”

“這批科考的人嗎?”

“你想擴大這次科考的上榜人數的想法是要出大問題的。”朱元璋直接了當地說道,“所以咱改了改,科考結束後,所有落榜的考生都進國子監學習。”

“陛下聖明啊!”道衍第一個說道。

羅貫中和朱標反應過來後,紛紛對這一方法稱頌不已。

理解了這種做法的原因後,朱雄英也是苦笑,他真是沒有自己的爺爺想得這麼深,當初他隻是單純的想著借著這次的考試,看看能不能挖出一些思想上具有進步傾向的學子出來。但自己的爺爺已經想到了更深一層的辦法,字麵意義上的實現,天下人才儘入吾彀。

“既然如此,那不如就更進一步。”朱雄英提議道,“直接一杆子捅到底。”

“怎麼個捅法?”朱元璋也來了興趣。

“借著這次必然會有大批學子落榜的現實,宣布對科舉製度的第一次改革。科舉考試不再成為選拔官吏的標準,而是進入國子監學習的標準。國子監內的教學內容也要進行改革,根據這次科考的內容,讓國子監成為一個真正的官吏培訓學校,為期四年,四年後,根據學子們的成績,分配其進入相應的崗位。”

“看來你心心念念想推廣的大學,比想象中要來得快。”朱標笑道。39288150。。

等待日出的月亮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