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反應(中杯)(2 / 2)

作為蔣安業心腹的謝曉偉,卻沒有站出來的想法,因為他本來準備去找蘇南蕾幫忙,結果卻打聽到蘇南蕾和高思齊昨天傍晚出車禍了,母子倆當場死亡。知道蘇南蕾是蔣安業秘密情人,高思齊是蔣安業私生子的謝曉偉,瞬間就察覺到問題,一切都太巧合了,巧合得讓他心底發寒。

這下子,謝曉偉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他在家裡麵坐立難安,不過一想到蔣安業對自己的救命之恩,他還是撥打了一個國際長途。

嘟嘟…

“喂?誰呀?”

“夫人,是我,大蟹。”

“是你呀!有什麼事?”

“夫人,先生昨天晚上去世了。”

“…”過了一會:“我馬上回去。”

“不,夫人,你和大少千萬不要回來,你聽我說完…”謝曉偉將這幾天的事情,以及自己的猜測一一告訴對方,最後他嚴肅地提醒道:“夫人,你們千萬不要回來,不然後果難以預料。”

“造孽!造孽!他這是自作孽啊!”對麵的女人哭罵著,過了一會才再次說道:“我知道了,蔣家的事情我不想再管了。”

“夫人保重。”

掛了電話,謝曉偉也知道自己仁至義儘了,如果對方仍然看不清形勢,那就自求多福吧!

看著滴答滴答的壁鐘,那一分一秒仿佛在提示他時間不多了。

他知道自己幾斤幾兩,雖然這些年靠著蔣安業,他賺了三百多萬,除了被掉的那一部分,還剩下大約239萬華元。

這點錢,如果想移民去東瀛、澳洲或者楓葉國,那是癡心妄想,更何況他又不會英文。

左思右想了半個小時,他終於下定決心,沒有繼續留下來的想法,直接拖家帶口,連夜飛閩南,準備去投靠老家的一個遠房親戚。

畢竟在他看來,高家的勢力再強,也隻是大琉球南部的地頭蛇,他直接跑內地,對方的手肯定沒有那麼長。

已經準備逐步清理蔣安業家族和安業公司的高老頭,聽到了謝曉偉連夜飛內地,倒是高看了這個家夥一眼,能夠急流勇退也是一種聰明。

既然對方離開了,高老頭也不會窮追猛打,畢竟他沒有那麼大的能量。

江淼這幾天晚上,抽空看了這一場精彩的大戲。

同時還順手牽羊,將蔣安業儲存在國外不記名賬戶中的幾千萬美刀,轉入了自己設立在國外的秘密不記名賬戶之中。

反正蔣安業已經死了,這筆錢就變成了死賬,與其便宜了外國銀行,還不如被他利用一下。

而另一邊。

西遠集團的金元基,同樣收到了蔣安業意外身死,安業公司內部一片混亂的情況。

釜山附近的養殖基地內,金元基揉了揉太陽穴:“你們對這件事怎麼看?”

在場的幾個管理層麵麵相覷。

過了幾分鐘,其中一個麵容陰翳的年輕人說道:“社長,不如我們趁機吞噬掉蔣那一份,反正合同是蔣以個人名義和我們簽署的,他現在人死了,我們完全可以不承認有過這份合同。”

其他幾個管理層也眼露貪婪。

顯然蔣安業手上那4成利潤,已經讓他們心生貪念,畢竟這可是一年至少可以賺上億美刀的生意。

“可以考慮,反正到時候他們有人過來,我們就拖延時間,讓他們去告好了。”金元基冷笑著,他們這種財團對於在本土打官司,優勢是非常明顯的,除非對方是來自阿美麗卡的財團勢力,不然很難通過打官司的方式擊敗西遠財團。

緊接著,金元基看向兒子:“皓睿,你儘快前往歐美,尋找合適的企業合作,價格可以放低一點,每公斤3100~3200美刀左右,應該可以吸引到很多客戶。”

剛才提議吞了蔣安業份額的陰翳年輕人,就是他兒子金皓睿,隻見此人一臉自信:“社長請放心,我一定為集團發展出足夠多的客戶。”

西遠集團還在繼續著之前的計劃。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現在簽的訂單越多,以後的損失就越大。

畢竟他們這一次的目標客戶是歐美公司,如果到時候無法按時供應玻璃鰻,或者玻璃鰻的激素殘留被查出來,那簽了合同的歐美公司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以南高麗在歐美卑躬屈膝的地位,西遠集團必然要賠償一大筆錢,才能了結這件事。

要知道,西遠集團的總資產雖然高達67億美刀,但去掉了固定資產,流動資金才20億美刀,年淨利潤更是隻有1.4億美刀。

以金元基的計劃,是上一次投入500畝成熟的鰻魚,加上500畝半成熟鰻魚作為備用,預計前半年的每月可以生產2億尾玻璃鰻,半年之後產能提升到每月4億尾玻璃鰻。

一個月2億尾,以平均每1萬尾3150美刀計算,那就是6300萬美刀。

既然要拉客戶,肯定不會隻讓對方訂購一點,這種合同往往都是半年的供應合約起步。

也就是說,西遠集團要將未來半年的產能,都通過預售的方式賣出去。

這就達到了12億尾,總價值達到了3.78億美刀。

如果金皓睿好大喜功,甚至可能簽下更大的預售額度。

按照歐美的國際貿易習慣,這種固定金額的采購合同,違約金通常是未交付貨物的30%左右。

也就是說,單單是違約金,西遠集團就至少要賠償1.134億美刀。

更何況,這還沒有計算成熟鰻魚產卵之後死亡了,這1000畝鰻魚,每畝的投入成本大概在1萬美刀左右。

加上為了培育鰻魚苗,每1萬尾玻璃鰻也需要投入1700美刀左右的成本。

又加上金元基擴大了養殖規模,整整擴大了5000畝露天魚塘,加上300畝室內養殖場,這些也需要8000萬美刀左右的投入。

全部加起來,至少會損失4.28億美刀。

這些還僅僅是直接損失,還有很多間接的損失,比如打官司的費用、負麵消息影響子公司股票,賠償沒有到位之前的利息等。

雖然不可能瞬間壓垮西遠集團,但是對於一家年利潤才1.4億美刀的公司而言,一下子損失五六億美刀,估計也要傷筋動骨。

所以現在金皓睿拉到的客戶越多,後麵他們的損失將越慘重。

至於他們能不能將有問題的玻璃鰻蒙混過關,賣給歐美企業,江淼已經暗中告訴了鹿兒島鰻魚公司和布朗公司這件事,如果西遠集團和歐美企業敢冒險,那就讓他們擇機舉報西遠集團的出售的玻璃鰻。

到時候,就不是合同違約的問題了,而是故意傾銷激素超標產品的問題,罰款肯定是免不了的。

甚至連西遠集團的其他產品,也會被重點檢查。

這就是國外有合作夥伴的好處之一。

對付其他後來的競爭對手,那是鹿兒島鰻魚公司和布朗公司的本能反應,畢竟對於這種可能威脅到他們賺錢的家夥,當然要狠狠的落井下石,威懾其他試圖進入鰻魚繁殖產業的企業。

為了配合海陸豐公司,鹿兒島鰻魚公司、布朗公司,也在這幾天,陸續發布了三個月後,將對玻璃鰻價格進行調整的公告。

這下子,更加坐實了海陸豐公司的技術外泄的情況。

反正國內的很多養殖戶已經信以為真。

隻是他們並不知道,這都是一個局,到時候西遠集團暴雷,三大鰻魚苗生產商會進行集體漲價,再次拉高鰻魚苗的市場價格。

雖然不會拉太高,但每公斤提高兩千塊錢,已經可以讓每個月的利潤增加幾千萬。

不過國內倒不是所有養殖戶都持觀望態度。

比如同樣在汕美地區的海景公司,他們最近擴大了1000畝的露天魚塘,用於養殖鰻魚,還是照常采購著。

主要是顧海景察覺到了一些情況,畢竟作為本地的地頭蛇之一,他並沒有發現海陸豐公司停止擴張的動作,反而還在馬宮鎮隔壁的紅草鎮,又投資了一個麵積500畝的草莓種植園和一個草莓加工廠。

種種跡象都顯示,海陸豐公司非常淡定。

這種消息也就這些地頭蛇才可以及時了解,遠在南高麗的西遠集團,很難在短時間內摸清楚海陸豐公司的內部情況。

因此顧海景覺得,這一次可能又有人要倒黴了。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